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RFID在行动,揭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的“帐篷医院”!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20-02-05 10:16:32
摘要:2月4日下午,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57名队员正式启程前往武汉。这支队伍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抵达武汉后,他们将迅速建立“帐篷医院”,成建制开展救援工作。
关键词:智能腕带

2月4日下午,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57名队员正式启程前往武汉。这支队伍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抵达武汉后,他们将迅速建立“帐篷医院”,成建制开展救援工作。

这是一家能“起飞”的帐篷医院。

业内的人都知道,在野外,要让呼吸机正常运作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制氧机。医用制氧机重2-3吨,是个庞然大物,运输成为难题。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厂家研发了小巧的便携式制氧机,能让呼吸机正常工作,真正“救命”。这台制氧机只有200公斤重,可实现航空运输。

除了能“起飞”,该“帐篷医院”在智能化水准、救援理念等方面都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检伤实现智能化

该医疗队专家介绍,医疗队为队员配备了单兵作战系统。戴在头上的单兵视频装置,能让后方指挥中心实时看到现场场景,实现前方与后方的语音、视频的双向传输。更重要的是,当发现伤员后,手持电子检伤的终端手机,就能立即录入伤员的信息。

医疗队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院长现场展示了该系统的运作。队员先给伤员带上腕带,腕带里暗藏着一张芯片伤情识别卡。急救队员通过手持终端“嘀”一声激活芯片,便可录入伤员的姓名、性别、受伤部位等基本信息。

该电子检伤一体化系统还可以语音输入,并给伤口拍照、拍摄视频上传到指挥平台。“这样可以保留原始的受伤资料,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支持。”田军章介绍,这张伤情识别卡戴在伤员的手腕上,相当于伤员的住院号,也是伤员在整个帐篷医院接受的各类检查、治疗的唯一“身份证”。这些伤情都会完整保存起来,并同步到指挥平台。指挥平台对每位伤员的情况也一目了然。

在韩剧《太阳的后裔》里,扮演医生的宋慧乔为伤员带上了红、黄、绿、黑等4种不同颜色的识别卡,根据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进行医疗急救和转运后送,以利于有限的现场救援人力与资源。而该系统的启用,告别了过去只有纸质检伤分类的历史,体现了救援分诊的智能化、信息化,解决了检伤分类信息的传递与共享问题。

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帐篷医院的手术室。资料图

模拟手术中。资料图

智慧云平台贯穿救援环节

事实上,智能化贯穿了整个“帐篷医院”。

首先是队伍集结、人员调度实现了智能化。医疗队副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观明介绍,医院研发软件,建立了预制模块库。一旦接到命令,会根据当时的灾难相关疾病多发情况,从队员里调出相应的人员。比如地震会侧重选择骨科医生,水灾则会侧重选择皮肤科、呼吸科等医生进入救援队伍。

其次,这家“帐篷医院”的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电脑大管家——急救医疗云平台,实现设备与物资管理的高度智能化。在“帐篷医院”指挥中心,田军章打开急救医疗云平台系统,在上面所有的队员的位置、前方救援情况,每一位伤员的情况、设备设施情况等都一目了然。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连万民介绍,在“帐篷医院”内,每一台设备在待命时状态是否正常、所在位置、数量,平台上都能显示,同时设备物资从应急设备物资仓库出库、入库都通过RFID技术自动感应实现。他表示,这一系统为指挥人员及时、准确、详细掌握救援设备与物资的存放状态,实现对“进、出、 用”各环节的管理提供了便利。

此外,在过往的救援中,不少重伤员在转送过程就危在旦夕了。医院研发了小型的生命体征监护仪,重量小于2公斤,在救援中医护人员可以随身携带。更重要的是,该监护仪可与后方的指挥平台联网,实时传送数据,对患者的心电、呼吸、体温、血氧、血压、脉搏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帐篷医院。资料图

垃圾、废水处理接轨国际

这家“帐篷医院”的救援理念也走在国际前列。

在“帐篷医院”内,急救室病床旁边的洗手盆下面有几个白色的罐子,专门用来接水。

据介绍,过去的救援中,医疗废水往往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但在这里,废水将被收集起来,经过专门的净水设备消毒、净化后,达标合格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这里的医疗废水处理机24小时处理废水能力最大达12000L。同时,还另有一台水质监测设备,定时监测污水排放。

不单是医疗废水,在“帐篷医院”,所有的医疗垃圾、排泄物等都是分类收集,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用专用容器收集,密封包装运送。传染病病人排泄物单独收集并且经过消毒处理。

田军章介绍,过去救援中侧重于救命,其他环节不够重视。但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应急医疗队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组建,因此按照国际标准注重全环节的规范。“我们从单纯的只讲究抢救,转变为全流程的救援规范,而且更强调在救援中做到环境友好。”田军章介绍,“帐篷医院”建立了434个标准操作流程,大到医院部署启动,细到帐篷诊室物品摆放、临床操作的步骤,都有规范。

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队员的日常训练。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