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世界上造假的人多了,就有了防伪”——揭开溯源防伪的神秘面纱

作者:包二叔
来源:印刷包装1985公众号
日期:2019-04-29 10:03:34
摘要:中国是世界包装大国,但不是世界包装强国。中国是世界防伪大国,也绝对是世界防伪强国。

中国是世界包装大国,但不是世界包装强国。

中国是世界防伪大国,也绝对是世界防伪强国。

从烟酒、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到书刊杂志、金融集资、房屋买卖,再到科研论文、学历学位、结婚离婚等,假冒伪劣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造假界的标杆当属云霄假烟。云霄不法人员造假烟造出了诺贝尔奖的水平。别人家造假,都是挖空心思模仿正品,云霄假烟不是,他们不只是模仿正品,而且还开发新产品。

上海烟草的牡丹烟,以前都是红款包装,云霄假烟觉得产品不够系列化,顺手给牡丹设计了一款蓝色包装,推向市场大受欢迎。

上海烟草看不下去了:你能造假,我就能造真。上海烟草随后模仿云霄假烟,也推出了一款蓝牡丹,烟民却觉得它是假烟。

云霄假烟造假是认真的。他们凭空杜撰了“中华珍品”这款假烟,造假者为每小盒内20支烟都一一裹了一层保护膜。这个创新很有价值:一来防潮;二来可以保证抽到的第一支烟和最后一支烟口感完全相同;三来卫生,再不担心用手直接拿到过滤嘴了,比侧开盒和倒装烟好多了。简直就是填补国际空白。

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造假,哪里就有防伪。中国式造假成就了2000亿元的防伪大市场。

蛋糕已经做好,众人蜂拥而至,斧钺剑戟、刀叉勺筷,十八般兵器统统用上。一时间中国大地上注册的防伪公司竟达一万多家。

防伪市场风起云涌,各路诸侯攻城掠地,一场波澜壮阔的以防伪技术为主力军的抗击造假贩假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溯源防伪逐渐兴起,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大有成为超越传统防伪技术成为“防伪一哥”的趋势。

2019年4月3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发布了一条消息:重要产品追溯谋划更缜密顶层设计。这则标题类似病句的新闻,给溯源防伪注射了一支吗啡,整个行业都兴奋得流鼻血。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丈。溯源防伪要借风口浪起来了。

1

北京二环西北角有一个城门叫西直门,西直门是老北京“九门八嘡”的九门之一 。出西直门往西沿西直门外大街走约2公里,右手边有一座门牌为甲143号、戴圆顶头盔的西洋古典建筑,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全国7家印钞公司、3家造币公司、2家钞票纸生产企业都归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管辖。该公司的产品深受全国各行业、各阶层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该公司官网介绍:“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这套在设计、印制、防伪技术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五套人民币。整套钞票采用磁性微文字安全线技术、光变油墨、阴阳互补对印技术、凹印隐形技术、固定人像水印技术、无色荧光、有色荧光、红蓝彩色纤维、胶印缩微文字、凹印接线、双号码技术。2005年提升版人民币,根据总行要使公众易于识别,造假者难以伪造的指示精神,又增加了白水印、凹印手感线、开窗安全线、防复印等技术,使第五套的印制水平和防假水平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掐指一算,第五套人民币采用了至少15种防伪技术,这可能是中国使用防伪技术最多的产品了。

这么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防伪技术携手上阵,有没有杜绝人民币造假呢?很显然并没有,市场上照样有假币。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部分防伪技术被造假者破解了;二是假币根本不需要把真币上的防伪技术全做出来,公众不易识别的他们不做。

纸钞上采用的这些防伪技术,尽管种类繁多,其实都同属一个范畴:物理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的特点是采用特种材料或特殊工艺形成技术壁垒,如采用特种纸张、特种油墨、镭射薄膜、特殊印刷工艺等。

1962年,世界上第一张实用的激光全息图拍摄成功。在激光全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压激光防伪标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非常盛行。

这种激光防伪标签,用的时候往包装上一贴,亮晶晶的,既方便又美观,一时间成为防伪界的霸主,是物理防伪的典型代表。

物理防伪的核心内涵是“技术的领先性”。在技术上占领高点、形成壁垒,使造假者无法模仿,从而达到“人无我有”的防伪效果。

山外青山楼外楼,楼里楼外尽高手。欧阳锋破解了打狗棒,王重阳废掉了欧阳锋;九阳神功能解玄冥神掌,北冥神功能克九阳神功。只要有破绽,再上乘的武功都可破解。

物理防伪技术都有被破解的可能,一旦被破解,就失去了防伪的作用和意义。一项物理防伪技术能保持两年的壁垒就很不错了。

以镭射标签和特种油墨为代表的物理防伪技术,目前在市场上仍有应用。这也有两个原因:第一,这类防伪技术有美化装饰的作用,可提升包装的视觉效果;第二,这类防伪技术也在不停地进行自我迭代,不断有新技术推出。

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的车轮进入21世纪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防伪技术自带光环地驾临包装行业。

2

2002年6月,美国议会认定电话的发明者是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他比贝尔早5年提交了电话的发明专利。电话发明人的宝座由贝尔转给了梅乌奇。历史不辜负发明家。

改革开放初,中国的固定电话普及率不到0.5%,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固定电话开始推广普及。即便如此,一部固定电话的初装费也要5000元左右,只有少数家庭装得起。直到2005年,固定电话普及率才达到20%。

电话查询防伪在此背景下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这是一种新的防伪方式,与物理防伪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物理防伪技术是“自证型”防伪。验证者通过观察防伪标识,结合自身经验和判断,给出防伪验证结果。

电话查询防伪是“他证型”防伪。验证者必须依靠第三方,由第三方给出验证结果,验证者本身的经验失效(也不需要经验)。

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卢曼曾提出过一个命题:自我指涉。

“自我指涉”又叫“自体再生”,其含义是:依靠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生产出另外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

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

电话查询防伪有可能陷入“自我指涉”陷阱。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系统都是假的,既使查询结果是真的,那结果也是假的。

再解释一下,消费者打电话去第三方查询,如果接电话的人本身就是造假公司的人,那么,即使他说这个产品是真的,产品也是假的。

3

固定电话在中国发展了25年(1980-2005)装机率仅达到20%,正当雄心壮志准备开发剩下80%的市场时,没想到被汹涌而至的移动电话给吞噬了。市场就是这样冷酷,“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移动电话发展到智能手机时代,二维码终于等来了登台表演的机会。

二维码是一种信息编码。它通过算法把字节信息转换成方块内黑白点的位置信息,完成信息植入;读取时,用解码软件扫描,还原黑白点所承载的字节信息。用户没有单独安装解码软件,是因为像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软件已经内嵌了解码软件。

二维码是QR码的一种,作为信息载体或信息链接入口,它很有优势。但是,由于二维码是开源码,而且可复制性又很高,致使二维码不具有防伪功能。但有两种情况例外:暗码和一物一码。

暗码即是裸眼不可见的二维码。暗码也有两类:隐形码和隐藏码。

隐形码一般采用隐形墨水喷印或隐形油墨印刷。裸眼看不到隐形二维码,在专门仪器的识别下,二维码便现身。

隐形墨水(油墨)属于特种材料,种类很多。比如,紫外墨水(油墨),只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才可以看到。其他的有磁性墨水(油墨)、导电墨水(油墨)、超声波墨水(油墨)等。

隐形墨水(油墨)不光可以印制二维码,也可以印制其他标志或符号,也可以起到防伪作用。

隐形码的缺陷是消费者不能直接观察到码,故不能被消费者用手机直接扫描识别,只能用于专家级防伪。

隐藏码是另一种暗码。它采用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编码算法,把二维码巧妙地融合到印刷图像中,读取时再用解码软件,把二维码还原出来,进行识别。

隐藏码技术与数字水印不同。数字水印是数字图像与数字图像之间的验证钥匙;隐藏码则是数字图像到硬拷贝,再到数字图像的算法,比数字水印要复杂。

隐藏码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印刷加网原理而开发的。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印刷网点的特性,达到隐藏与读取信息的目的。

隐形码和隐藏码,因其自身具有隐蔽性,且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因此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

一物一码,有的也叫“一品一码”,无论叫啥,都是指一个产品拥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编码。

很明显,二维码可以用于一物一码。因为二维码本身就是承载信息的,只要为每个产品对应生成一个二维码就行了。

使用二维码作为一物一码的好处是:技术成熟、成本低、扫描方便。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说二维码是开源码,本身不存在技术壁垒。

“一物一码”使防伪技术又一次发生了质的跃变。因为,它的出现才真正拉开了溯源防伪的大幕。

4

人们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传统,凡事就想弄清楚来源。比如,近期大家热议的黑洞,就是物理学家在探寻宇宙起源问题时的阶段性成果。

对宇宙进行溯源太难了,那是物理学家的事,我们还是谈谈对产品的溯源。

从技术层面讲,对产品溯源的技术已经成熟。从社会层面讲,消费者需要借助溯源技术购买到放心产品,生产者需要借助溯源技术来管理销售渠道。故而,溯源技术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真正的溯源即是真正的防伪。简单地说,溯源防伪就是对商品生命周期的唯一逆向还原,它告诉消费者:商品从哪儿来?来的路上在哪儿呆过?。

溯源防伪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把系统拆分成三大模块来看,就比较清楚。

第一个模块:一物一码的编码技术;第二个模块:一物一码与产品的关联方法;第三个模块:关键点信息录入和用户的最终识别。

一物一码是溯源防伪的基础,同时也是内容最丰富多彩的模块。

上面说过,二维码可以用做一物一码,但二维码只是其中一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物一码的编码方法有成百上千种。

方法虽然多,但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数学方法产生,一类是通过物理方法产生。

二维码就是一种通过数学方法产生的编码。它有一定的编码规则(算法)。只要给出一组信息,算法可以产生与其对应的一个二维码。信息内容不同,产生的二维码自然就不同。

能不能开发一种不同于二维码的新的编码规则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但能,而且能开发很多。

新开发的编码规则与二维码编码规则,在数理上是平等的,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二维码被接受的范围广,它的识别软件已经关联到很多常用的APP里,用其他编码则需要开发新的APP识别软件。

举个例子,美元是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也是货币,但美元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就没有那么顺畅,但大家都是合法的货币。

如果开发者有一定的推广能力,自主开发编码也未尝不可,因为新码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其编码程序是封闭的,可以达到更强的防伪效果。

电子标签(RFID)的作用和QR码差不多。RFID也是一种信息存贮/读取单元。把物品的信息写入RFID,需要识别的时候再用阅读器读取出来。

QR码是把信息存贮在黑白相间的方格中,RFID是把信息存贮在芯片和电路中。当然,两者的信息读取方式不同。QR码是图像扫描识别原理,RFID则是需要读取器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激发电路产生电流由天线发射出信号,再由读取器接收识别。

应用时,RFID可以隐藏在包装夹层或内层,这一点是QR码不具备。但谈及制造成本,QR码明显优于RFID。

RFID也可以用智能手机读取,但手机要具有NFC功能,并且要下载专用APP软件。

所谓物理法产生“一物一码”就是不用数学编码规则,取而代之的是,利用产品或包装上的某些物理特征(或其他随机信号)生成一物一码。

比如纸张纹路、木质纹路,这些都是天然编码。把它们的纹路拍摄下来,提取特征值,可形成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

如果纹路不够明显,也可以人为强化。比如有些纸张在抄造纸的过程中,添加红蓝纤维,这些纤维在纸上的分布是随机的,用相机拍照下来,提取红蓝纤维的特征值(比如形状和位置),则可以形成唯一身份识别信息。

随机信号也可以作为产品的身份识别信息。比如,机器的噪声、普朗克分子运动轨迹、各种纹路、随机产生的墨点,甚至原子核或电子在介质中的运动轨迹(核径迹)等等,都可以用来作为随机数据与产品一一对应,进而形成产品的唯一身份信息。

随机数据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产生,但用数学方法产生的随机数不是真正的随机数,因此,又称伪随机数。产生伪随机数的数学公式叫伪随机数发生器。

伪随机数发生器有很多种,早期的有取中法、同余法、移位法、梅森旋转法等,近年来又出现了混沌随机数发生器、单向函数随机数发生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等等,名目多多,层出不穷。

无论哪种随机数发生器,其目的都是为了产生随机数列。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比如大型军事装备、航空航天实验等需要离散系统的仿真场合,随机数是必不可少的输入变量。

产品唯一身份信息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在包装上的实现。实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喷印,一种是贴标。

喷印设备近年来蓬勃兴起。衡量喷印设备性能的两个指标,喷印速度和喷印精度。

喷印速度决定生产效率。喷印速度不是喷墨头决定的,是RIP决定的。RIP是一种基于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工作的硬件或软件,就是光栅图像处理器。

喷印精度决定最小墨点大小,也就是设备的物理分辨率。物理分辨率越大,喷出的墨点越小,单位面积上可以承载的信息越多。

实际上也不是墨点越小越好,墨点越小对识别设备(智能手机)的要求越高,导致部分手机有可能识别失败,因此对于溯源防伪的一物一码,没有必要片面追求小墨点。

一物一码是产品的身份标识,它本身不能存贮溯源信息(流通信息),它的作用是被记录,流通信息则存贮在系统的后台(服务器)。

打个比方,一位游客从深圳坐汽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坐高铁到长沙,然后从长沙坐飞机到北京。整个旅途结束后,这位游客的身份证上不会被加载额外的信息,身份证上也不会有这次旅途的记录。但是,在每个节点(城市),这位游客都会使用身份证购票和乘坐,系统中已经记录下来了他的整个旅途,可以很方便地在系统中查询到他的行踪。

一物一码就是身份证,而产品就是游客。

通过一物一码和关联设备,在关键节点记录产品信息,然后由消费者查询识别产品行踪,验证产品真伪,完成溯源防伪闭环。

5

溯源防伪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溯源防伪。因为,它既是技术,又是商业模式,更是最可靠的诚信体系。可以说,溯源防伪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商品的覆盖率还很低。经过4G时代的充分培育,5G时代的溯源防伪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在溯源防伪的舞台上,不但可以唱更多的戏,而且可以唱更精彩的戏。无论是包装企业,还是用户企业,都应该马上抛弃等待观望的态度,立即登上时代造就的舞台,开始你的表演。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