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日本传统便利店盛景不复存在:“无人零售”引领日本便利店迭代潮|中外管理观察家

作者:史亚娟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日期:2018-12-04 14:32:29
摘要: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对此向《中外管理》分析:“便利店大国”日本正不声不响做着很多技术和服务上的变革,“无人化”同样是日本不可逆挡的趋势;更节省成本、能见缝插针的自动售货机将是日本零售业新的机会增长点

  曾几何时,日本便利店可谓当地的一大特色“景点”:三步一“711”,五步一“罗森”,一条街上要是看不到几家便利店就是奇迹了。而如今,这个曾经辉煌的“路边盛景”正在消失。

  原来,在这个面积仅有3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已开出5.5万家便利店,每2300人就拥有一家。密集的布局和适龄劳动力人口的短缺,让“三巨头”7-11、罗森、全家,也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中不得不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来缓解对特许经销商的压力。

  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对此向《中外管理》分析:“便利店大国”日本正不声不响做着很多技术和服务上的变革,“无人化”同样是日本不可逆挡的趋势;更节省成本、能见缝插针的自动售货机将是日本零售业新的机会增长点。

  1

  日本“街头盛景”失色,逐步让位于便利店自动化

  《中外管理》:日本街头的便利店盛景为何现在比较少见了?越开越多的药店和卖便当的生鲜超市,是否在抢夺传统便利店的生意?

  刘晖: 日本便利店盛景之所以不复存在,是因为“24小时便利店”形态在消失。便利店的夜间运营成本非常高,商家要维持“3×8=24小时售卖”,最后那“8小时”的劳动力很难招到。“三班倒”不仅辛苦,整体收入又不高,很多日本年轻人都不愿上夜班。基于此,日本正尝试通过“自动化收银”来给每家店缩减1-2名收银员,借此缓解昂贵的用人成本。这项改革处于探索阶段,能否在全日本推行尚不能确定。

  日本药店和生鲜超市对便利店的冲击不大,日本活得好的知名连锁便利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王牌”产品。有的强项是卖面包,别家就不可能在面包品类上与之竞争;有的强项是卖炸鸡,这种炸鸡全日本就只有这家才能买到。日本连锁便利店的品类取胜,也是值得中国便利店行业学习的竞争策略。

  《中外管理》:《财富》杂志曾指出:日本有5万余家便利店,每家要20名兼职店员才能维持经营;一些便利店老板还会因找不到轮班员工而亲自通宵达旦工作。日本便利店的饱和反映出其整体零售业的哪些问题?

  刘晖: 日本便利店为何如此之多,要归结到日本社会的整个购物习惯或购物形态上,这与日本零售业起始时的发展条件直接相关。日本进入1980年代中期后,国民收入爆发式增长,人口分布更加集中,购物习惯向“便利化”倾斜。

  不单是日本,人口分布较集中的国家,便利店都发展很快。这是亚洲尤其是东亚零售业的一个基本形态,是与整个国民社会形态息息相关的。这是一国发展便利店业态的条件。我国便利店发展如此之快,一样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正相关。

  相对于日本追求“便利化”,人口分布比较分散的美国,则追求集中化,习惯于周末集中购物。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短缺,主要表现在“便利店自动化”上。日本“便利店自动化”主要是指自动售货机的大量推广,随着日本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也只能如此。

  日本自动售货机呈集群式分布,所以也称为“自动售货亭”。像是“一面墙”,少则可并排容纳5台单个的自动售货机,多则可容纳20台、40台,每台机器占地1.2-1.5平方米。自动售货亭是最符合日本国情的购物形态,加上它由来已久的“便利消费文化”,共同为该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2

  “无人贩卖机”是这场变革中的最大利润点

  《中外管理》: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亭,这类业态会成为日本零售新的利润增长点吗?为什么?

  刘晖: 随着日本高龄少子化的严重,自动售货亭必将成为零售业的整体发展方向。消费者到此购物和逛便利店是一样的,在便利店能买到的在这儿一样能买到,这是日本自动售货亭发展到极致的状态,也是中国零售界亟须借鉴的。

  目前在东京等大中型城市中,高层建筑、公共场所的自动售货亭场景已被争夺完毕,现在争夺的是停车场、港口、高铁、风景区、学校、医院和军营等消费空间。

  “无人贩卖”自动售货机(统称为“无人贩卖机”)是便利店的升级版,而不是它的补充。最早的便利店是“货、人、货”,现在变成了“机器、人、货”,其中机器起到了协调作用。

  一个外部原因是:互联网技术的完善支撑了大量“无人零售”形态的存在,即AI、智能机器人等外部技术的迭代,为“无人贩卖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加之在便利店内部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日本便利店行业新的增长点由此被催生。

  中国自动售货机的发展很快就会赶上日本。2018年堪称“中国自动售货机爆发年”,市场供不应求。或许大家在“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等零售业转型升级中,只看到了缤果盒子等无人便利店的表面光鲜,真正盈利的其实是潜在水底的“无人贩卖机”行业,不用引入风投也活得很好,它们背后多是由产业资本在运作,比如: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实体都在发展自动售货机。

  不同的是,日本无人贩卖机、自动售货亭更多使用现金,而中国“无人超市”或自动售货机基本实现了移动支付功能。

日本传统便利店盛景不复存在:“无人零售”引领日本便利店迭代潮|中外管理观察家

  3

  “自动售货亭”又将是无人贩卖机的升级版

  《中外管理》:“无人化贩卖”趋势一定程度缩减了人工成本不假,但商家的供应链补货、货物陈列也要随之完善,无人贩卖机行业如何应对以上挑战?

  刘晖: “无人贩卖机”的最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供应链成本上。单台无人贩卖机的补货成本相对高昂,因为它的劳动力成本实在太高了,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上海一台无人贩卖机的补货成本是每人次是45元,单次补货必须达到一个固定营业额才能把人的成本也就是配货成本赚回来。

  日本的解决方案是以自动售货亭形式补货。即一个人在一个集群式的自动售货亭内同时为20台机器补货,这就大大摊薄了多台无人贩卖机多次人工补货的成本。我国目前依然是无人贩卖机补货的形式,单人一次为一台两台机器补货,成本很难降下来。我们不妨借鉴日本自动售货亭补货的经验。未来如果一个人能同时为5台机器补货,零售业的劳动力成本必将大幅度降低。

  另外,日本自动售货亭的库存效率也相对较高。它通过大液晶显屏显示商品信息,外观上看不到内部商品陈列,提供了更多存货空间。它的理货周期普遍达到了24小时,自带制冷,熟食保存3天、鲜食1天。在商品替换、SKU的更新上也远比普通超市和便利店快。

  4

  “无人化收银”缓解人口老龄化用工荒

  《中外管理》:为缓解日本老龄化下的用工短缺,日本政府宣布在2025年在所有便利店中全面引入无人收银系统,日本“无人化收银”具体在怎样做?如果评价它目前的效果? 

  刘晖: “无人收银系统”是日本经济产业省打造“无人便利店”计划的重要一部分。它主要透过内置IC芯片和天线的“电子标签”(IC Tags, RFID)技术,简化结账及商品管理等程序,进而减轻日本零售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但是,在整个零售行业中,由便利店来做RFID标签(IC标签)的无人收银做法我并不看好。便利店内的商品价格普遍还是偏低的,毛利根本覆盖不了标签成本。

  目前国内最便宜的RFID标签成本是0.16元。加之RFID天线成本也很高,这项技术的推广,不利于便利店整体成本的降低,除非通过一个技术手段把标签成本降到几分钱。但并不是说这项技术就没有应用前景了,它在烟酒、珠宝、中高档服装等高毛利零售行业容易推广,成本即便0.8元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与昂贵及短缺的劳动力比起来,日本政府还是以政府补贴形式在推进 IC 标签的大规模生产,把它当成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抢占RFID标准的接口。除结账之外,日本还打算推行无人库存管理与店内商品自动管理,比如:有商品要到保质期了,相应位置的设备就会哔哔自动报警,通知工作人员,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店内人员数量。

  5

  “无人化收银”与安全问题密切关联

  《中外管理》:罗森在日本“无人化收银”改革中做得最有代表性,这套技术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无人值守结账”如何确保安全性?

  刘晖: 罗森的“全自动收银台技术”不是简单的“无人化收银”,而是“自助式收银”或“DIY收银”,顾客凭借“智能购物篮”完成自助结账。

  具体操作流程是:购物篮嵌入了一个扫描器,每个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顾客将所要购买的商品在购物篮侧面扫描后再放进去,购物篮就会记录顾客所购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结账时顾客将购物篮放进全自动收银机的狭槽,商品总价就会显示在结账屏上,顾客可用现金或信用卡支付;之后购物篮底部自动打开,商品跌落到下面的购物袋中,然后自动升起由消费者取走。

  在安全方面,这套程序很容易就识别“商店扒手”或小偷,店内也有安全摄像机监控。日本是诚信度很高的国家,顾客偷盗和机器漏扫不常发生。罗森这套无人值守结账服务也不是完全无人,在夜间自助结账服务时间内,门店至少部署一名员工负责夜间巡视、库存检查等工作。因为在日本便利店开放的服务环境中,蓄意破坏、吸毒或醉酒人员到便利店做些小动作也是存在的,可见日本“无人化值守”也不是完全取缔人工。

  “自助式收银”目前国内也在做,技术成熟但必须首先解决公民诚信问题。中国在AI、人脸识别等零售智能装备上的成熟度,早已超过了日本。我了解的海南一家做人脸识别的公司,做到了和公安部联网,刷脸支付不仅方便,还能追溯支付者个人信用档案。目前技术已经有了,尚需要立法、银行信用制度的跟进,估计离大规模推广运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