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盈利遥遥无期,共享零售或是无人零售未来唯一出路!

作者:秦歌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18-12-07 09:13:25
摘要:应该说,无人零售兴起的这股东风是由亚马逊吹起,但这个东风依然离不开零售业当下的现状,即低毛利率,且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日益高涨,其结果便是行业的参与者皆在思变,而无人零售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两张王牌,也就是较低的人工与位置租金,这让传统零售从业者们看到了打破现状的可能。

  迎来拐点

  无人零售真正的起源或许可追溯至2005年,也就是13年前,当时沃尔玛提出与时至今日颇为相似的智慧零售,彼时,沃尔玛用的是RFID技术。

  11年后,也就是2016年底,亚马逊推出的 Amazon Go,真正将无人店带入大众视野,继而演变成一股风潮,成为雷军所言的风口。

  应该说,无人零售兴起的这股东风是由亚马逊吹起,但这个东风依然离不开零售业当下的现状,即低毛利率,且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日益高涨,其结果便是行业的参与者皆在思变,而无人零售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两张王牌,也就是较低的人工与位置租金,这让传统零售从业者们看到了打破现状的可能。

  2017年的零售行业,说是无人零售之年不为过,这一年,无人零售自带主角光环,乘新零售之风,无人零售参与者众,被业界看好,受资本追捧,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融资超过千万的企业就超过30余家。(全年大概有93起无人零售企业获得融资)

  客观而言,无人零售的兴起,资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漫长的盈利周期依然不见缩短之势,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在漫长的周期面前,资本的耐心逐渐被消耗,到得2018年初,行业波澜不惊,一片平静。在一些局内人看来,是因为头部效应显现的同时,资本亦变得更加理性。在这场商业模式与人性的较量中,因着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使得人性在二者的较量中日渐占据优势。

  行业拐点之势渐显,无人零售作为零售的一种新业态,逃不开其零售属性。反观零售业的发展与变迁,大体沿袭四个阶段,即所谓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及当下的新零售,前三阶段的说法,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并无太多争议。而当下零售所处的阶段,则各有各说法,阿里将其定义为新零售,苏宁称之为智慧零售,而在京东看来,则是无界零售,说法的争议无伤大雅,各方对话语的争夺亦能理解,更重要的是,其实际的内容并无多大差异。

  深圳市创新创业研究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牛光涛

  深圳市创新创业研究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牛光涛则在上述几种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共享零售的理念,或可成为无人零售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三种形态,悲喜各各不同

  “零售业的发展,本质上离不开效率体系与信用体系的同步进化,任何一个体系出现滞后,都会拖累行业的持续前行!”牛光涛说。

  回头来看当下零售业如火如荼的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利用一维码、二维码、rfid及视觉识别等技术将商品进行数字化;还是利用传感器对商品物流状态的各种实时监控等,其实质都是效率体系的进化。

  信任体系的构建则主要关系到买卖双方关系的重构,顾客到商场购物的前提是相信商家,相信其商品的价格及品质,这是前提,亦是整个信任体系的基础,此外亦包括商家关于商品的统计识别系统、防损、防伪追溯、计费系统等,在顾客端,则包括顾客的身份识别系统(如人脸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及信用支付系统等。

  这两大体系的进化,直接关系到零售未来的发展。因此,不妨从这两大体系的维度去重新审视当下无人零售各形态的现状。

  开放式货架、无人盒子及自动售货机作为目前无人零售三种主要形态。开放式货架在前期资本的助力下进行密集布点,很多运营者设置了前置仓与之配合,因此其效率体系表现不错,但信用体系几乎缺位,使得其与前期的疯狂布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期的迅速撤销,显然,开放式货架的发展高峰已然过去。

  无人盒子的效率体系相对传统门店有优势,但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这个不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当下发展的不温不火;自动售货机是三种业态中最早诞生,亦是最为成熟的,无论是信任体系还是效率体系都已较为完善,这是其被众多业界人士看好的重要原因。

  技术是“二维体系”进化的基础

  如果把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一部效率进化史,异议者不会太多。效率的提升本质上是技术迭代进化后的自然产物。新零售的提出,同样亦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及生物识别等相关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衍生物,马云不提出,张三或者李四亦会提出,名字可能不一样,但其内涵无二致。

  同样,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使得传统信任体系迎来革命性变革。

  区块链是什么?它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本质是一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为什么说区块链給信任体系带来革命性变革?这,得从比特币说起。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作为一种货币,比特币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是,传统货币有固定的发行方,比如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方式,比特币没有一个确定的发行方,它的发行可简单地理解为通常所说的“挖矿”,它是网络各节点上的计算资源合力的结果,或者说比特币的发行是网络上不计其数的节点计算力联合的结果,它是去中心化的,没有固定发行方。

  通常,信任体系的完善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真实性,二是安全性,区块链技术是如何解决的?这得归功于区块链技术的几大特性。

  首先,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账本,其交易记录是由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节点共同完成,每个节点地位等同,且每个节点的记录都是完整的,每个节点都是参与者,同时亦是监督者,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其次,区块链采用了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虽说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节点的账户身份信息是加密的,因此,没有信息持有者的授权是无法访问数据的。

  再者是共识机制,这点非常关键,它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区块链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让记账节点依据不同场景去选择,以确保记录的有效性。

  区块链最后的一个特征是智能合约,它的前提是基于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如果这个条件成立,它可以自动化地执行一些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和条款。

  区块链具备的上述几大特征,极大程度地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这里需要多补充的是,安全性由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共同防护外,在数据的真实性上,区块链信奉“少数服从多数”及“人人平等”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不仅仅是指连接网络的节点数量,亦可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计算机可以进行量化的特征,“人人平等”则是指上述所言的特征量满足条件时,所有的节点都可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并可能成为最终的共识结果。

  因此,纯粹理论而言,区块链的运作机制无法完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存在伪造一条不存在记录的可能性,但在实际应用,如比特币,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记账节点后,才可能杜撰不存在的记录,这在全球网络如此规模之下,51%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共享零售或是无人零售未来出路

  作为零售的一种新形态,无人零售显然无法逃离效率体系与信任体系的墙篱,在传统零售纷纷向数字化转型的当下,无人零售先天的数字化基因让其一诞生便处于效率高地,因此信任体系的构建成为重中之重。

  “共享零售的本质是物联网技术、共享理念及区块链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以提升无人零售当下的效率与信任体系,为解决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一种全新思路!”牛光涛说。

  那么,物联网技术+共享理念+区块链结合后的无人零售具备哪些优势?

  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包括资产(全局资产及合约资产)的数字化及身份(个人、组织及事物)的数字化,这是大数据等系列应用的基础。

  将上述的两个数字化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重构,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特性定义好预先的规则,以实现资产的自动化管理。

  这里,智能合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扮演了零售应用开发的基础设施角色。与传统合约相比,智能合约的执行是由原先设定的规则与代码自动执行,不需人工干预亦不用第三方仲裁,而这些都是在区块链确保了信息可信、可追溯及不可篡改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商业的智能化成为可能。

  其次是去垄断化,共享理念与区块链的一个共同特征就在于“人人平等,大家参与”,再结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它天然地站在垄断的对立面。

  区块链的创新性就在于价值交换的过程中,将人与人的信任关系转换为人与技术的信任关系,将不确定转换为确定,使得商业活动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来完成,并达成数据被垄断的最低可能性。

  共享零售有效地重构了现有的零售关系,生产者在生产商品的时候创造价值,当他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时,同样亦可创造价值(如推广),在零售关系中,每一种角色亦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价值在每一个角色中流动,这种关系的改变与重构,使得新的产业协作模式得以产生,完善着现有的商业规则。

  “尽管无人零售作为未来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被业界看好,但当下的发展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共享零售理念的提出,相信会逐渐被业界认可,成为无人零售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对此,牛光涛颇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