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天虹&微信支付门店:小程序自助结算方案

作者:亿欧-宋少卿
来源:亿欧
日期:2018-11-20 09:09:18
摘要:很多公司把Amazon Go作为对标产品,却没几个能像亚马逊一样财大气粗。为实现广告片里“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亚马逊不惜在Amazon Go里安置上百个摄像头,后端采用前沿的视觉识别技术。这种方案或许适用于互联网巨头,但不适用于传统零售商。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如何以较低成本实现相似的体验,才是最迫切需要的。

  很多公司把Amazon Go作为对标产品,却没几个能像亚马逊一样财大气粗。为实现广告片里“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亚马逊不惜在Amazon Go里安置上百个摄像头,后端采用前沿的视觉识别技术。这种方案或许适用于互联网巨头,但不适用于传统零售商。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如何以较低成本实现相似的体验,才是最迫切需要的。

  近日,天虹将旗下君尚3019sp@ce超市正式升级成为微信支付智慧零售店,笔者在开业当日体验了这家店的小程序结算流程,并得出一个判断:这可能是目前最适合在国内复制的超市自助结算方案。

  小程序继续拉低使用门槛

  天虹在商超领域属于做创新的早鸟,除了常见的自助结算终端机器,天虹在2016年中便推出了手机自助收银业务,支持扫码购,即用天虹APP扫描商品条形码可添加并结算商品。今年中期,天虹推出了自家微信小程序,并透露正与微信合作。不过,此前天虹小程序未与微信底层打通,顾客使用起来还是需要找到小程序,登陆,点击扫码按钮,略显复杂。

  本次与微信合作,双方打通了小程序接口,最大的改变就是简化了使用门槛: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商品二维码,就可以将商品添加到小程序购物车。

  走进智慧零售店,门口的电子屏展示着优惠信息,以及当日的促销品类,鼓励用户使用小程序。

  表面上,用户支付体验得到了一定提升,其背后的意义则在于:微信已经不单纯参与支付环节,开始跟商品产生了连接。

  为了配合小程序结算,这家店的商品价签都附带二维码,大部分有固定价格的商品都可以扫码添加到小程序购物车,但某些需要称量的商品则不能直接扫码添加。

  商店也配备了多块电子屏,实时显示热销品类的剩余数量,与顾客的连接感更强。

  由于小程序提前添加购物车,用户在购物过程中就可以结算订单,结算后得到电子核验码,最后在出口处的核验机器上扫码,即可拿到纸质小票出店。

  在结算区有两条通道,一条是扫码购通道,一条是自助收银通道。扫码购通道适合小程序或APP买单的顾客快速核验。

  自助收银通道则留给顾客现场扫码结算。自助收银通道的最大亮点是刷脸买单机器,该机器底层技术由腾讯优图实验室提供,顾客首次使用需要开通微信免密支付,之后机器核验人脸是否与微信实名认证信息一致,完成扣款。通过刷脸支付机器,用户再次购物时,甚至不需要手机就能买单。

  在这家门店,天虹只保留了两个人工结算窗口。天虹方面表示,该门店目前的数字化率高达85%,也就是说每100个顾客就有85个使用移动支付消费。

  将作为标杆案例“下凡”

  在当天的开业仪式中,天虹和微信支付的管理层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分享了这次合作背后的故事,以及未来合作的方式。笔者概括为以下6个要点:

  1、这次合作底层的推动力来自天虹的股东层面,虽然在零售低毛利的现状下要把控好成本开支,但天虹的股东认为技术的投入是在培养未来的竞争力,所以用更开放、更有前瞻性的角度看待数字化的投入。

  2、天虹和腾讯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五年前,这次与腾讯的合作开始于今年4月份,双方共同成立了智能零售实验室,各自的团队都驻扎在天虹大厦14楼,一起研发、落地、孵化、推广。

  3、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天虹采取支付即会员的方式获新。通过服务的数字化功能去增加顾客黏性,比如在商场的停车需求,购物后直接获得停车优惠券,便利的手段去获得忠诚的会员。另外,微信支付也通过优惠活动吸引顾客使用小程序。天虹目前会员总数1800多万,数字化会员近1600万,其中微信在过去四个月就贡献了200万。在小程序端打通之后,微信引流的会员数预计更多。

  4、目前,天虹和微信支付的合作主要在前端商品,未来合作要走向后台,比如品类管理、供应链智慧零售(全球供应链引进平台),提升超市内部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5、双方合作的方案最早会在2019年上半年对外输出,以微信支付作为输出平台,采取SaaS的收费模式。天虹为此还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新域零售。

  6、与天虹的合作属于标杆案例,微信支付还会以开放的形式跟其他商家合作,开放的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技术、软硬件技术,商家可以自采自买,也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相应设备。未来微信会把设备做得更开放,商家可以集成自己的设备,可以把微信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摄像头等硬件SDK集成到不同的设备中,打造适合商家自身的智能化收银手段。

  零售商偏爱稳健的创新

  目前,在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里采用的自助结算的方案主要为三类:扫码购、RFID、机器视觉,但适合在国内大规模复制的方式目前只有扫码购。

  天虹与微信支付合作的方案也属于扫码购,这是最成熟的一种结算方式,对零售商原有业态的改动小,效果稳定。甚至一些打新零售旗号的创业公司为求稳,也采用扫码购的方式。但是不得不说,扫码购其实是把收银员的工作转移到了顾客身上,在三种方式中是操作最复杂的。小程序虽然降低了使用门槛,但用户每添加一件商品还是要扫描一次。

  RFID和机器视觉则要实现无感支付的效果,也就是尽量减少甚至消除用户操作手机的动作,实现“即拿即走”。Amazon Go是目前用机器视觉做到最佳体验的案例,仅在进店时需要手机扫码,此后的购物过程便不需要手机,国内很多创业公司试图在便利店业态上复制Amazon Go的体验,但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落地遇到了困难。

  首先,RFID是识别射频信号来确定商品,表现在外面的就是每个商品多附带一个RFID条码,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RFID条码贴在液体、金属上时难以被识别,精确度变低,笔者就曾在体验RFID方案无人便利店时遇到过漏扫的情况。

  在成本方面,理论上RFID条码的成本可以做到0.2元/每个,不过0.2元的前提是批量订购,在小批量使用时,单个成本就要在0.5元以上,这对于零售商也是不小的成本投入。再加上条码被撕导致的损耗问题,RFID技术至今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标杆案例。

  机器视觉同样存在技术层面的挑战,比如快速拿取货物时,机器视觉无法识别商品,而且商品的摆放姿态也会影响识别准确率,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训练,也意味着机器视觉方案会长期处于半应用半优化的状态。

  在成本方面,机器视觉标杆方案Amazon Go的第一家门店只有160平米,店内却安置上百个摄像头。对于国内超市来说,复制Amazon Go的成本不仅是采购摄像头,自建技术团队(或购买第三方服务),还包括门店改造,最终得到一个不太稳定的效果。大部分传统零售商不会做出这样大胆的尝试。

  综合比较来看,扫码购虽然相对来说体验最差,却能低成本输出稳定效果,恰好迎合了市场需求,天虹与微信的这次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零售商做的是低毛利的生意,十分在意生意的延续性,因此搞创新时也会优先考虑系统稳定性。像亚马逊这类的互联网公司做智慧零售的理念却不同,对于他们而言,线下零售不是主业,他们从自身技术优势出发,希望做出未来业态的解决方案。当然,并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走亚马逊的思路,天虹和微信支付此次合作,其实表明了腾讯做To B的思路:只做技术助力,不会跨过业务边界自己做零售。

  一言以蔽之,在国内尚未普及自助收银的前提下,成本更低、效果稳定的小程序扫码购显然是二三四线城市零售门店可以摸得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