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便利店倒闭风潮过后,资本逐渐回归理性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紫峰资本
日期:2018-11-08 09:39:57
摘要:便利店长期存在的高成本、盈利困难也被掀开一角。2018年便利店行业像坐过山车一般刺激,资本仿佛龙卷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一时间,行业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冷静下来,对真正做便利店的企业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上海,这个常住人口有2400万的大都市,平均每公里有近万人。人们穿梭在上海错综复杂的里弄,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但经过十余年的厮杀,如今想要在上海市中心找到适合开便利店的门店,并不容易。日资和本土便利店遍布上海的街头巷尾,门店最多的是全家,有1700多家,是其他便利店的2-5倍。

  在资本的入侵下,全家在上海的表现似乎又微不足道。互联网创业者和资本的强势进入,让中国便利店的格局变得扑朔迷离。资本的支持,使得不少二线城市便利店品牌,能在大本营与全家等日资便利店一较高下。

  但好景不长,几乎出乎所有人预料,今年8月起,邻家、北京131便利店的资金链相继断了,无力支撑营业,一下子关闭近200家门店。虽然是个案,但产生的影响足够躁动的资本冷静一阵。

  便利店长期存在的高成本、盈利困难也被掀开一角。2018年便利店行业像坐过山车一般刺激,资本仿佛龙卷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一时间,行业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冷静下来,对真正做便利店的企业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成形的风口

  便利店离成为真正的风口,只差一步。

  1992年,当日资便利店711在深圳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若干年后这个业态会那么接近风口,一度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2017年经历无人货架风口短暂火热又迅速消退后,有些聪明的资本顺藤摸瓜发现了便利店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下半年至今,至少有8家区域型便利店获得资本青睐,宣布获得融资的有好邻居、见福、芙蓉兴盛等等,融资金额近20亿元。同时还有无人便利店小麦铺在去年下半年连获两场融资,共计约3亿元。此外,已布局实体便利店业务的猩便利也在今年6月获得蚂蚁金服的战略融资。

  资本给行业带来了切实改变,便利店的扩张速度肉眼可见。以南京市中心新街口为例,纵横交错的四五条马路上,几乎每条马路都有两家便利店,有罗森、7-11,也有便利蜂、全时便利店,还有南京本土超市苏果开的好的24小时便利店以及韩国便利店品牌32Days。

  这并非南京独有的现象。《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便利店市场门店数量首次突破10万家,为10.6万家,同比增长13%;开店速度明显加快,增速比2016年快了近10个百分点。一些新兴的二线城市以及便利店密度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北京成为便利店们掘金的对象。

  然而,便利店注定是需要时间打磨的行业,资本热情高涨之际,个别便利店突如其来的倒闭给资本和行业浇上了一盆冷水。一个严肃的问题逐渐浮现:资本能助推便利店快速扩张,为何失去资本支持后,便利店不能靠自我造血活下去?

  最核心的原因是,便利店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想要赚钱只能老老实实卖货,做精细化运营,并且还要忍得住寂寞,新开一家便利店想要盈利起码要两年的时间。

  从报告中还可以看出,中国便利店的赚钱能力无法与日本相比,一个是地下,一个是天上。中国八成以上的便利店毛利不到30%;有62%的便利店直营净利润率不到2%,在2%到4%区间的占16%,只有23%的便利店直营净利润率大于等于4%。

便利店倒闭风潮过后,资本逐渐回归理性

  即便是扎扎实实在中国发展多年的传统便利店,盈利都是难题。全家中国在2012年才开始盈利,而罗森、7-11截至目前在中国仍处于亏损阶段。

  更为严重的是,资本让整个便利店行业变得越来越浮躁。过去一年便利店行业受到了资本“空前关注”,部分从业者心态变得浮躁,不再关注销售,而把注意力放到了融资上,这就是价值观的扭曲。

  外界看到的门店扩张、货架上的商品只是便利店行业的冰山一角,下面更为庞大复杂的是整个供应链体系、鲜食厂构造、团队搭建、门店人员培训、系统数字化等,而正是水下未露面的冰山才是撑起便利店盈利的关键。如果便利店自身无法造血养活自己,失去资本的庇护后,只能自食其果。

  倒闭的这些便利店都有一个共性,没有实现盈利,甚至连现金流都是负数。一时间,快成为风口的便利店行业,急转直下。

  不起效的“互联网打法”

  涌入便利店赛道前,这届资本早已经历过千团大战、O2O浪潮、滴滴快的之战、ofo和摩拜的橙黄之争。在线上红利殆尽的当下,一种独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资本打法逐渐形成——大量资金投入,烧钱占据市场份额,形成垄断获得巨大线下流量后,吸引互联网巨头接盘。

  资本进入便利店时也遵循着同样逻辑,这与中国零售市场的改变有关。

  1992年大陆第一家便利店7-11在深圳开业,1996年、2004年它的老乡日本便利店巨头罗森、全家相继进入中国。再加上一些传统的零售商、流通商加入这一阵营,美宜佳、唐久、天福等本土便利店随之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便利店市场一直是日资和本土传统便利店的天下。

  资本并没有入局的欲望。一方面,传统便利店倾向于和本土零售商合资成立公司或单独成立子公司运营,资本很难加入;另一方面,资本也不愿将钱放入投入成本高、周期回报长、利润低的便利店中。

  然而,时也,势也。2017年新零售将一切打破,便利店成为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资本将目光投向无人货架和便利店。2018年年初,当中小型无人货架企业出现裁员、倒闭时,资本对便利店的投资兴趣更高了。

便利店倒闭风潮过后,资本逐渐回归理性

  延续此前互联网打法的逻辑,部分便利店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开店,2017年中国便利店的门店总数终于破10万。为了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有的便利店选择放低门槛,缩小门店面积,10平方米的店都被列入计划。

  但最终资本拿手的“互联网打法”在便利店行业失效了。资金、成本、技术难以突破,这是三大坎。一些便利店采用的是RFID技术,需要在机器上扫描芯片进行付款。对于本就利润微薄的便利店而言,一张RFID标签成本在0.3-1元之间,足以覆盖部分低毛利产品的盈利。

  对于想要跑马圈地的便利店企业而言,这还是小成本,更大的成本是租金和人工。大多数便利店的成本大头是房租和人力,水电费是小头。一线城市便利店每天房租成本在8-15元每平方米之间,地段不同房租不同。按照每天10元计算,便利店一个月需支付3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即100平方米的便利店房租成本在3万元左右。另外,一线城市人力成本也偏高,平均每位便利店员工工资在三千到五千元之间不等,而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至少要配备3-5名员工。

  《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便利店运营成本快速上升,特别是租金和人工成本,分别涨了18%和12%。成本上升无疑给原本利润就不高的便利店企业带来了经营压力。

  而上述成本只是冰山水面上的部分成本,水面下的成本更大。便利店有四个重点:高密度开店、有独特商品、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智能化信息能力,这四点中仅满足一点就需要长时间的行业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当前,资本已意识到便利店下面的冰山。多家便利店企业向AI财经社表示,随着资本对便利店行业了解越多,资本和部分互联网创业者都变得更加理性。

  资本回归理性

  说到底,便利店本身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才能产生规模效益的行业,跑马圈地的狂奔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帮助企业提高数据,但长期看容易出现问题。

  相比于其他零售业态,过去几年中,便利店的增速最高,并且当下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会进一步释放对便利店业态的需求。另外,便利店还有一个规模化的魅力,如果能将营收做到百亿元,净利润也是过亿量级的生意,会有相对应的估值。

  便利店想要盈利并不难,日本便利店的净利润也在3%到5%之间,但能赚钱。而中国很多本土便利店不赚钱是因为成本控制的不好,总有一项成本特别高,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亏损。便利店创业者,融资时需要考虑到资本除了给予企业资金之外,还有什么。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想明白。资本是锦上添花,绝非雪中送炭。

  便利店行业发展了十多年,今天终于走上正轨。资本变得理智,投机跟风的人退出。在一个尚未真正成熟的市场,一些资本的离场很自然,真正看懂的资本会留下,而行业也只有在恢复理性后,才能有更长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