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中移动搞得好物联网吗?来看看真实案例背后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科技杂谈
日期:2017-03-24 10:04:23
摘要: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引领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通讯协议、射频技术、云计算、IPV6、互联网管道五大技术要素的逐步成熟,以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维度细分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家居、城市环境、车辆交通、仓储物流、食品农业等市场需求逐步培育,近年来市场规模增长率均高于25%,物联网市场进入了井喷时代。
关键词:中移动物联网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引领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通讯协议、射频技术、云计算、IPV6、互联网管道五大技术要素的逐步成熟,以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维度细分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家居、城市环境、车辆交通、仓储物流、食品农业等市场需求逐步培育,近年来市场规模增长率均高于25%,物联网市场进入了井喷时代。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物联网市场井喷的同时,运营商由语音通信向流量服务转型之路却异常艰难。动辄高达一百多的用户普及率、极低的套餐饱和度等都让我们看到了语音通信的红海尽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挖转政策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更不应是行业领头羊的杀手锏。因此,适时带领本行业的兄弟公司走出收入和发展困境,探索新蓝海才应是我们份内职责。

  集团公司适时提出的"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的大连接战略,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蓝图,也强调了通过开拓大市场、打造大网路、夯实大能力、构建大协同等四大路径来保证战略按轨迹运行,"31+N"的组织建设也将发挥"人和"的作用。如今,在大连接战略的起跑线上,我想通过前期参与的一个物联网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和启迪。

  回溯到2013年,集团公司委托山西公司进行智能楼宇与能耗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这是一个智慧工业园区的典型案例:建设智能楼宇监控平台,通过wifi、红外方式采集各类探测器,接入楼控系统、安防、消防、门禁、视频等系统,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建设省级能耗管理子平台,通过智能电表、热计量等采集系统,实现能耗点精细化控制,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试运行结束后,对内可以实现集团及各省公司楼宇监控业务的共享使用,对外可以探索面向集团客户的对外服务模式,具备充分的成长想象空间。

  经过充分的建设准备,智能楼宇与能耗平台于2014年山西公司枢纽园区投入运行。举两个简单例子来说一下应用场景吧。

  1、安全管理应用案例:某区域烟雾告警,监控人员可调用就近摄像头,判断是否误报;同时平面及3D图标示就近水喷淋回路及消防设施器材,供值班人员紧急处理。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特长,通过连接采集完成各子系统的"联合机动作战"。

  2、能耗管理应用案例:各会议室通过定时任务和红外监测开启照明,通过环境温度和红外监测开启空调,降低了办公能耗30%以上,找到了节能工作的突破点。

  在试点运行阶段完成后,按照集团之前的规划,会进行全国各省的集中部署以及政企客户的推广。山西公司也与集团政企公司做了未来推广运营、产品化路径的设计。虽然由于组织机构的调整等诸多客观原因,推广运营的计划推进停滞,但我们认真总结,希望能为公司下一步如何分享物联网产业机会提供一些借鉴。

  一、产业链中角色的划分与公司面临的角色选择

  按照角色来讲,产业链条分为五类角色:接入与采集改造商、管道提供者、开发支撑方、平台租售商、咨询及数据服务专家。

  1、接入与采集改造商:涉及到现有开关、设备的改造,以保证以wifi或其他方式接入到物联网中,同时要做到双向交互(必要的远程控制功能也需要具备)。该角色一方面取决于源厂商的设备价格,另一方面对于工艺与集成经验要求较高,应该不是移动公司的长处。

  2、管道提供者:包括传输层和处理层,传输层包括专线、4G等涉及信息流动的载体;处理层包括如IDC等提供计算处理的云资源池。这是移动公司的收入大本营,但附加值不高,且最致命的是在整个产业链中不具备主导权(如同制富士康在iphone产业链中的位置)。对于整体方案的提供者来讲,无非是方案选择中用A还是B而已。因此该角色不可或缺但也不能独守。

  3、开发支持者:定制化开发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不是最重要的。在智能楼宇与能耗平台项目中,开发商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公司渐渐悟到由软件开发商主导带来的问题。开发商无非是码农的角色。用户的关注焦点应是采集、部署、分析、应用等内容,而不是编程工具、展示形式的选择。虽然开发支持不是最重要,但对于平台租售方面,政企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还是要具备的。因此,开发支持来说是移动公司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4、平台租售方:依照不同的用户群及需求,可分别采用平台租用模式和平台独立销售模式进行推广实施。平台租售的前提是,软件平台具备SASS化,能够设置不同的租户类型并提供安全隔离;平台具备足够的操作系统松耦合、业务单元配合化。平台租售是移动公司毫无疑义的介入链条,这样才能具备快速的扩张能力及产业的参与度。

  5、咨询及数据服务专家:通过行业数据的积累、数据模型的验证、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政企客户在园区建设时的咨询服务。这个阶段可以独立于前4个环节,但却是知识输出的高价值环节。在智能楼宇项目进展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领域内人才的奇缺。作为智能楼宇项目,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在园区建设完成后提供"隔靴擦痒"的能耗改善,而是在各类园区规划时即提供客观、详实的数据分析,做好能耗管理的前期考虑。咨询及数据服务环节虽见效慢,但却是整个产业链的引领环节,且是公司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场景,因此是需要强烈介入的。

  以上五类角色既是智能楼宇项目产品化运营的典型角色,也同样代表了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角色。从一个侧面来讲,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大连接战略的倡导者,更应该把握"吃鱼身"的机会。因此,移动公司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参与程度,可分为浅尝辄止、适度参与、深度主导三种情况:

  1、浅尝辄止:物联网细分领域太多,我们只需做好管道提供(传送层和计算层),这是我们多年来累积的优势。

  2、适度参与:在提供管道的基础上,将SASS化的平台进行租售,提供灵活的配置功能及轻量级的定制开发。

  3、深度主导:管道提供是本,SASS化平台租售必不可少,这两者是介入的基础;咨询和数据服务是公司接介入的核心,也是高附加值的部分;采集接入改造和初期的平台开发则应该是合作伙伴的职责了。

  二、执行层面的挑战

  物联网产业的机会巨大,战略把脉切中要害,但公司目前的知识储备、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回顾智能楼宇与能耗平台项目投产后的停滞局面,既没有寻求与政企合作的机会,更谈不上从咨询服务处入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顾项目,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1、组织机构人员变迁对于项目的影响是致命的。"一网多包"中智能楼宇与能耗管理是典型物联网的应用,横跨节能减排与智慧园区两大热点,但由于集团组织机构职责等的变化,不能可持续发展非常可惜。

  2、IT人员缩水堪忧:随着运营商从CT领域向IT领域的转型,人才储备与战略转型背道而驰。提到软件外包到自主开发、内部应用向外部市场转化,但IT人员缩水严重,职业发展没有方向,相比起CT领域的人才梯队,相比起业务及营销人员的激励,IT团队的位置确实堪忧。

  3、偏重基础设施投入可能造成产业边缘化:由于多年来"人口红利"带来的规模经济发展模式太过顺利,公司缺乏向价值链上游的应用、服务、咨询等拓展的能力,而是将视角更多地放在基础设施网络方面。这样的结果将造成产业主导权和核心价值双手供奉。客户认为找移动公司寻求解决方案反而增加了沟通协调成本,最终获取的解决方案可能还未必如直接找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因此在物联网产业的机遇到来时反而容易擦肩而过。.

  4、组织协同难题:集团与各省、专业与区域公司的协同很难做好。我们公司有苏研、北研、杭研等,专业公司也林林总总,但在横向配合上依然很难。智能楼宇项目中有一块内容是车联网方面的,截至平台上线,针对公司内部车辆调度方面的应用开发仍然没有做好,不得不为我们专业公司的产品饥饿感而担忧。

  虽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从公司高层的足够重视以及公司在物联网产业中参与的宽度来讲,还是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希望公司能注重物联网产业中某个细分领域的突破,摘掉只能做"管道搬运工"的角色,从而形成各专业公司及子公司的示范效应,举起行业突破的旗帜,引领转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