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IC卡多应用趋势展望:小额双免新主流,ODA带来新模式

作者:胡莹
来源:《中国信用卡》
日期:2017-03-24 09:17:40
摘要:以1997年底人民银行组织制定和试点《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以下简称“PBOC标准”)为起点,金融IC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进入第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金融IC卡经历了试点、推广和逐渐普及的发展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发展,在社保、卫生、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质服务。

金融IC卡多应用趋势展望:小额双免新主流,ODA带来新模式

  以1997年底人民银行组织制定和试点《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以下简称“PBOC标准”)为起点,金融IC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进入第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金融IC卡经历了试点、推广和逐渐普及的发展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发展,在社保、卫生、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质服务。在人民银行、人社部、国家卫计委、交通运输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银联、发卡银行和收单机构等金融IC卡相关产业主体协同努力,与各应用方一道,推动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回顾

  回顾金融IC卡20年的发展历程,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政策推动是金融IC卡应用加快发展的首要动力

  在过去20年中,人民银行、人社部、交通运输部等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金融IC卡的推广应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人民银行从2011年开始密集出台金融IC卡相关政策文件,内容涵盖IC卡标准规范、发卡和换卡、终端改造、地区和行业应用试点、宣传推广、移动金融与IC卡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磁条卡向金融IC卡迁移,实现在社保、卫生、交通等行业的推广应用。此外,人社部和交通运输部也在各自领域出台了支持金融IC卡的政策文件,推进金融IC卡在社保领域的应用,为金融IC卡在城市交通领域推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虽然金融IC卡较磁条卡具有大容量、高安全、多应用等突出优点,但磁条卡向IC卡迁移,以及IC卡从插卡到挥卡的推广应用,并非水到渠成。较高的换卡成本、庞大的终端和系统升级改造费用、较难跨越的行业准入壁垒等,都是阻碍金融IC卡发展的重要障碍。单靠相关产业方的正常业务推动,无法在短期内实现金融IC卡的快速推广。人民银行等政府主管部门前瞻性地出台发展政策,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力量,有效带动了升级趋势的形成。

  2.金融IC卡发卡和受理整体环境日益改善

  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工作的基础是金融IC卡的发行和受理环境建设。在过去10年中,金融IC卡的发卡规模显著扩大,整体受理环境显著改善。数据显示,2007年以前金融IC卡发卡量不超过500万张,远低于同期我国行业IC卡超过30亿张的发卡量。2007年以后,金融IC卡的发行量逐渐增加,截至2010年末累计发行量突破900万张,从2013年开始金融IC卡已逐渐成为新发卡的主流,2015年在新增卡量中的占比已达90%,截至2016年底累计发行量已达30亿张,较2010年增长了330倍以上(如图1所示)。

  银行卡受理经历了从刷卡到插卡,再到挥卡的推广过程。中国银联和各收单机构共同努力,于2010年启动了金融IC卡插卡受理的适应改造,将POS终端受理方式由刷卡逐步改为插卡方式,截至2011年底,银联网络直联终端改造基本完成,90%的间联POS终端和12万台ATM完成改造。2011年,中国银联与各收单机构首先在小额、快速支付领域启动了金融IC卡非接触式受理(以下简称“非接”)的改造,试点小额脱机业务,培育持卡人的挥卡习惯;2015年,在联机借贷记交易领域启动推广非接受理。此后,支持非接的终端规模逐渐增加,截至2016年12月,境内有过非接交易的活动终端数量已达822.8万台,占同期POS活动终端数量的44.53%。

  随着插卡和非接受理环境的持续完善,金融IC卡日渐成为我国境内银行卡交易的主流产品。2016年,金融IC卡跨行(含境外)清算交易笔数达97.92亿笔,清算交易金额达27.05万亿元,是2012年的133.9倍和225.4倍;金融IC卡接触式跨行交易笔数为72.95亿笔,清算交易金额为24.54万亿元,非接跨行交易笔数为24.97亿笔,交易金额为2.51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41.7倍、204.7倍、115.4倍、20916.7倍(如图2所示)。金融IC卡发卡量和受理环境的巨大变化,证明了其凭借安全、便捷、多功能的产品优势,受到商户、持卡人和产业各方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3.金融IC卡加载行业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与行业运营方合作,为金融IC卡加载行业应用功能,是金融IC卡实现行业应用的重要方向。通过一卡多应用,行业运营方和银行卡机构实现了合作共赢、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跨行业合作,金融IC卡能有效扩大受理范围,进一步深化银行卡应用;另一方面,各行业对金融IC卡也有着巨大的合作需求,可以借助金融IC卡扩大行业卡的使用范围,丰富充值渠道,减少在受理终端、卡片及系统方面的资源投入,同时也能降低资金风险。从发展进程看,金融IC卡以城市一卡通(应用于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在社保、健康、校园等公共服务领域,展开广泛的行业合作,由单一场景受理使用向多行业应用拓展,由地域使用向跨区域应用扩展。

  (1)社保卡应用

  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社保卡既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的基本功能,也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以2011年7月人社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为起点,展开市场应用和推广。目前,在中国银联与人社部、商业银行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社保卡发行量已超过9.72亿张,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都已覆盖,其中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社保卡占已发行总量的80%~90%。

  (2)居民健康卡应用

  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居民健康卡可在银联网络使用,也可为持卡人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支付、自助打印化验单等一站式医疗服务,还支持跨地区、跨医疗机构健康档案和病历共享查询等功能。2014年7月23日,国家卫计委与中国银联签署《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创新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创新应用,截至目前,居民健康卡发行已覆盖26个省份的106个地市。

  (3)校园卡应用

  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校园卡既有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管理职能,如学籍信息、成绩管理等信息存储;也可用于校园日常生活,如门禁、图书馆、食堂等;还支持金融应用,如补贴发放、学费缴纳、消费、存取款等。截至目前,中国银联与发卡银行、收单机构及学校园区等相关方面合作,已在广州大学城、吉林通化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广西钦州学院等推广发行校园卡。

  (4)市民卡应用

  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市民卡集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地铁、出租、城市停车等)、旅游(园林、景点等)、校园(图书馆、校园、学籍管理等)、医疗等场景支付功能,可在市民卡公司业务管理范围内的行业和银联网络使用。目前,基于金融标准的市民卡发行业务逐渐被市场接受,合肥、宁波、成都已经发行,南京、泰州、东莞等地正在准备发行。

  (5)中铁银通卡(铁路)应用

  中铁银通卡是由人民银行批准,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发行的符合PBOC2.0标准、加贴银联UPCash专用标识的记名商业预付费IC卡(电子现金卡)。该卡除具备在全国铁路POS、TVM(自动售票机)和互联网渠道购买火车票功能外,还提供铁路闸机挥卡乘车服务,挥卡进出站业务已在京津、沪宁、沪杭等18条城际高铁线路应用。截至目前,中铁银通卡累计发行33万张。

  (6)交通应用

  在地铁领域,成都、青岛、宁波、无锡、合肥等地开通了地铁闸机受理金融IC卡电子现金交易。在公交客运领域,全国已有329个市县、超过7.25万台终端支持金融IC卡电子现金交易。在出租车方面,已有成都、宁波、昆明等19个城市、超过2.8万台终端支持金融IC卡电子现金交易。

  二、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的趋势展望

  经过20年的持续发展,金融IC卡多应用在我国已进入普及期,预计2017年存量磁条卡向金融IC卡的迁移将进一步加快,金融IC卡在银行卡中的占比有望超过50%;支持金融IC卡非接受理的终端将持续扩大,在终端总量中的占比有望超过60%,商户和持卡人的非接使用习惯有望日益普及。同时,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将继续深入,社保卡、居民健康卡、校园卡、市民卡等行业领域金融IC卡产品的发行和使用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公交客运、出租车、地铁、停车场、菜场、自动售货机、景区等小额高频支付领域的行业应用拓展预计将取得更多进展。除上述趋势外,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未来还将伴随产品创新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

  1.金融IC卡与移动支付融合发展为行业应用带来新体验

  随着云端支付、空中发卡、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等创新技术的发展,金融IC卡与移动支付进一步融合。一方面,借助可信服务管理(TSM)系统,基于移动终端SIM卡、安全模块SE(Secure Element)或基于主机的卡模拟HCE(Host-based Card Emulation),实现卡片应用及个人化数据的远程加载,移动终端成为卡片的新载体;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借助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模块,变身成为具备非接功能的“金融IC卡”,可以在非接受理终端使用。对于用户而言,智能移动终端远比金融IC卡功能强大,且可以同时支持多张、多种金融IC卡,移动终端与金融IC卡两者结合有望为持卡人带来“一机在手、全面满足”的更好体验。特别是除了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外,移动终端还有手表、眼镜、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这些创新设备成为移动支付新利器。

  目前,金融IC卡与移动支付融合发展的探索已在进行中。自2015年末以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推出了包括HCE、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在内的银联“云闪付”系列产品,“云闪付卡”发行超过2200万张,使用场景覆盖餐饮、购物、游乐等领域。此外,中国银联在2016年末与国家卫计委合作,在南京试点推出居民健康卡云卡,通过HCE和支付标记化技术,在手机中生成一张居民健康卡的替代卡,支持线上线下挂号、结算、转诊、远程会诊等就诊服务。

  2.“非接联机+小额免密免签”方案有望成为行业应用新主流

  随着非接受理环境以及无线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以联机交易方式支持的行业应用有望不断增多。特别是中国银联已推出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通过该业务,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银联云闪付”的移动设备,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境内为300元人民币)及以下的交易时,只需将卡片或移动设备靠近POS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持卡人无需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十分便捷。同时,商户白名单机制、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风控机制等有效保障了卡片使用安全。

  “非接联机+小额免密免签”的组合方案可以满足行业领域快速交易的需求,既继承了电子现金的便捷功能,且由于是实时联机交易,无需事先圈存,也便于对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来有望逐步超过电子现金,成为主流应用。

  小额免密免签业务自2015年11月推出以来,发展形势良好,截至2016年底,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白名单商户达83.9万家,在自助售货机、停车场、地铁等行业都已有率先应用。其中,在自助售货机领域,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已有1.7万台自助售货机支持小额免密免签业务,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湖南、重庆、四川等29个地区,在杭州和宁波还试点支持地铁TVM自助售票终端。在高速公路方面,已在湖北全省高速、山东青银高速、京台高速以及四川成灌高速支持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在停车场方面,厦门、广州、北京等17个城市上线停车场小额免密免签应用项目,铺设终端1000多台。

  3.联机交易ODA为行业应用带来新模式

  中国银联于2016年10月发布闪付联机交易(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ODA)产品方案。该产品支持符合银联标准的IC卡及移动设备卡以非接方式、在特定行业商户终端进行交易时,通过实时脱机数据认证、延迟联机交易,借助小额免密免签通道,实现快速支付功能。

  ODA方案具有交易稳定、速度快、计费策略灵活以及用户体验好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等交易金额小、频次高、对交易速度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与电子现金模式相比,持卡人无需圈存,避免了电子现金脱机交易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失败的“闪卡”问题。与第三方二维码支付相比,该产品仅依赖于卡片及终端性能,无需等待联机交易应答,不依赖于终端网络状态。可以说,ODA方案为在网络条件不好的环境中实现延迟联机交易提供了新的办法,特别是在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场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金融IC卡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在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金融IC卡行业多应用符合党和政府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相信未来在“政策引导支持、产业合作共赢、技术创新驱动”的优越环境下,一定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为服务经济发展、带动支付产业升级、便利民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