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如何保证智能硬件供应链各环节不出差错?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慧聪网
日期:2015-11-30 09:17:58
摘要:作为供应链的一环,如何保证自己所在领域不出差错?11月28日上午,第二届智能硬件供应链大会之“创业明星‘现身说法’”主题论坛成功举办,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圆桌问答。以下为华为可穿戴产品经理江幸波,京东众筹孙新泽,机智云CEO黄灼,腾讯物联总监徐欣,南山大夫、前科大讯飞资深专家王大年,慧聪网总裁蔡卫华,宇阳科技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郑春晖的精彩回答。

  作为供应链的一环,如何保证自己所在领域不出差错?11月28日上午,第二届智能硬件供应链大会之“创业明星‘现身说法’”主题论坛成功举办,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圆桌问答。以下为华为可穿戴产品经理江幸波,京东众筹孙新泽,机智云CEO黄灼,腾讯物联总监徐欣,南山大夫、前科大讯飞资深专家王大年,慧聪网总裁蔡卫华,宇阳科技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郑春晖的精彩回答。

  主持人:郑总是硬件供应链的首端,作为智能硬件供应链最前端的一个环节,如何保证首要环节不出偏差?

  郑春晖:我们企业有两个特点:第一,绝对的技术领先型。比如说一些IC肯定是这样,它的创意才能成为终端产品,也可以看到竞争。研发方向有问题可能也有问题。我们是周边器械,随着用户的要求在走。你想在前面的环节以最优秀的投入对接到我们客户,目前的经验宇阳做得比较好的是一定要跟客户绑在一起。

  现在有一个强大的前端销售的FA产品,要客户跟客户要求结合,要配合开发。开发的产品接地气,已经定了方案。如果开发发现不要这个就白做了,我们经验就是一定要很贴近客户去做,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研发团队越来越OPEN,也不想有些功能想的很好落不了地,硬件搭建上做不到。看了很多视频,未来的很多很高大上的硬件,是落不了地的。硬件做不到,无论是形态也好、功能也好,可能都是由软件编出来的,硬件确实很难。我觉得一定要做好我们终端硬件客户的参谋,告诉他们一些情况,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开发团队也要分两类:

  技术研发、快速对接产品,形态也好、参数也好,我们做微调,产品出来也很好。

  第二,要跟上节奏。互联网公司很厉害,都很受益,看一些众筹的产品的量,还有一些消费者对同样手环的评价,你对他们的节奏把握好。对我们来讲我们要生产,从传统的制造业公司受互联网影响也在开始认识大数据,研究终端客户销量的情况、产品形态情况,也要做到对我们来说经营风险的库存、产品研发结构。

  谢谢!

  黄灼:我觉得智能硬件比较难的事,非常同意QQ物联徐欣说的,一定要借助现有的一些平台的能力,举一个我们的例子,最近我们内部的系统里面找软件模块解决内部问题,具体什么不重要,我们找10个供应商,在筛选过程中有很多评估,最积极的供应商是北京的创业团队,从北京飞过来我们公司待了一个星期帮我们解决我们想要展示的软件。我们很喜欢这个团队,但是很抱歉不能用你们东西,你们还在贝塔版,可能明年或者后年考虑。量级如果有千分之一的问题就是很大的问题,这是用供应商的考虑。我们是软件公司要的是软件模块,我们自己也可以做。我们做硬件成本太高,如果不用一些相对靠谱的供应商的话,很有可能迭代的速度或者成功率都会下降。就像徐欣说的借力于比较成熟的平台。2010年开始做智能硬件的软硬件加云端的方案已经做了快五年了,作为软件公司特别是互联网特指的软件公司,每个星期都在迭代自己的产品,大小版本的迭代,三个团队每周都在出新版本。五年下来一千多次的版本更新,我们对自己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是比较有信心的。早些也尝过苦头,用户产品出去之后有些问题确实发现是自己的失误,最后通过各种办法挽救,也走过了跳地上坑要爬出来。

  智能硬件是多方面的供应链,各方面的问题很多,是一个很难的事。找好合作伙伴能够把自己专注的事做好,其他找各个领域相对领先的公司合作,我觉得可以让失误率下降,成功率提高,这是切身体验。

  王大年:我非常同意黄总讲的观点,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聚集在平台里面非常重要的,创业这个事情本来就是非常难,而且是九死一生,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选择好的供应链。供应链产业上来之后一家还不行。在大数据分析上还要选择合作伙伴。在已有的平台上去拉活,这里面的合作伙伴和供应链选择非常重要的。

  蔡卫华: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只做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其他交给别人来做。最好的是这个事情只有你能做别人做不了,其次是你能做别人也能做,但是别人做起来比你费时费力的多。最残酷的是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有拼时间。

  孙新泽:这个问题我真不是特别清楚,说一下京东众筹这边的事情。我们发现很多项目团队找过来之后,把我们当成一个销售的平台,其实我们把自己定位一个营销的平台,产品曝光、产品发布的平台。其次我们才是一个销售定义,我们把销售定义定位到比较低一些。

  第二,过来做项目不光考虑这边得到一些销售方面的东西,要考虑到怎样把产品真正的呈现给用户。

  第三,我们给用户提供的是很多交流的机会,用户可以直接去跟项目方提一些问题,包括反馈一些意见,这是更加重要的点。

  主持人:产品本身很重要,这样才有下游推荐产品。

  徐欣:偏差问题蔡总说的很到位了,本质上是没搞清楚达到目标最短的路径是什么。打个比方,比如说电子称,中间会有成熟的采购,厂商会觉得便宜了一分钱便宜了很多,要选不走平台方,要自己来弄。这个过程做这样的决策和实际目标造出质量很好的称或者快速造成很好的称,这个目标已经出现偏离了,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其他更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本质在这里。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对每个环节的信息不够了解,就像慧聪网开的会一样帮助大家同步各个环节的信息,做智能硬件东西环节特别多。不敢说是一定程度的条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参加这种会,要很认真地去听,我的感觉是我参加过很多这样的会,有很多嘉宾演讲的东西可能十多分钟跟我没太大关系,可能有三五句话对我们启发都非常多,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身边有很多同行或者其他的朋友或者不认识的人不会特别认真,这种时候都是在降低自己的信息对称性。

  江幸波:关于这一点说几个方面:

  第一,从产品设计角度,作为一个新产品,我个人认为新功能、新的地方尽量一下子不要上太多,东西越多错的越多。

  第二,一旦我选择这个东西之后,像郑总提到的能用通用器件先用通用器件,也确实能够降低风险。在我不得已做定制时规格越早定越好,不要在后面改动太大,大家都是很痛苦的事情。

  第三,一旦产品进入开发包括后续交付产品上市之后要有风险把控。产品上市之后卖的怎么样有时候很难控制,只能前期做预测,从销售端反馈判断到细化到供应三个方面。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