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打破IGBT国外垄断 国产新能源汽车和高铁跳起了真正的“中国芯”

作者:赵晨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日期:2015-10-22 11:39:56
摘要:10月21日,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与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建设战略产业联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打造IGBT国产化产业链。

  10月21日,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与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建设战略产业联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打造IGBT国产化产业链。

  上海先进董事长陈建明表示,与比亚迪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用IGBT已经开始试用,将于明年大规模量产,并将保持每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他还向记者透露,上海先进与中国中车合作设计制造的高铁用IGBT已经成功运行超过2万公里,这一喜讯也即将对外发布。

  IGBT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是新能源汽车和高铁等轨道交通车辆动力系统“核心的核心”,而我国IGBT市场虽然全球最大,却一直严重依赖进口。“这就一举打破了国外对IGBT的垄断。”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新能源汽车和高铁跳起了真正的‘中国芯’。”

  打造IGBT国产化产业链

  随着比亚迪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对IGBT这一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从整体市场来看,我国也已成为IGBT最大的消费国,目前年需求量超过75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广泛应用的大功率IGBT器件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在采购价格和交货周期上都受制于外国公司,国内IGBT市场供不应求。

  比亚迪微电子总经理陈刚表示,与上海先进携手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推动IGBT国产化的担当。

  基于此,在签约仪式现场,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提出,希望上海先进利用好多年来积累的晶圆代工经验和特殊工艺技术,服务好比亚迪,通过建设战略产业联盟的形式,实现具有知识产权的IGBT国产化,打造成熟的IGBT国产化产业链。

  据悉,上海先进和比亚迪的合作始于去年3月份。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在1200V平台上开发了2个产品,且均为一次成功。目前这2个产品已经通过了比亚迪微电子专家组的审核,正式进入其供应链。

  “建设战略产业联盟将更加有利于整合完善产业链,深化各环节的研发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加快产品的产出时间。”上海先进董事长陈建明表示,“我们将充分集中比亚迪微电子在IGBT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系统应用方面的优势,以及上海先进强大的IGBT芯片工艺研发与制造能力,打造IGBT设计、芯片加工、封装、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加快IGBT芯片国产化步伐。”

  比亚迪和上海先进的结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核心关键技术和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的强强联合。“凭借多年来为国际先进半导体企业代工的经验积累,上海先进有推动IGBT国产化的良好基础和实力。”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非常看好此次合作。

  不追随摩尔定律的上海先进

  成立于1988年的上海先进,是我国大陆最早引进国外先进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成立后的20年里一直是国内行业的领头羊。但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把上海先进推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008年8月我来到上海先进并担任董事长,在之后的一个月内股价从两毛多跌到七分钱。”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建明指着身边的上海先进副总裁周卫平说,“压力太大,随后来的周卫平急得半边脸肿起来老高。”

  “顽强挺过国际金融危机后,上海先进虽然连续6年实现了盈利,但却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陈建明不禁感概,“这次的压力甚至比当年还要大。”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上海先进逐渐掌握了多项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在IGBT、汽车电子、MEMS等特定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上海先进在国内首家获得欧洲汽车电子VDA6.3(A级)资质,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电子芯片制造公司和生产IGBT芯片最多的公司,至今累计生产IGBT芯片70多万片。

  但是,由于面对的主要是国际市场,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工艺技术、狭窄的市场空间和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客户订单给多少做多少,企业发展受制于主要客户,只能根据客户需要调整生产规模和技术,甚至追加投资。销售额、利润、产能利用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陈建明告诉记者,“而且最让我们困惑的是,作为代工企业,我们并不知道生产出来的晶圆被用在哪里。军用还是民用?汽车、飞机还是消费电子产品?”

  是这样被温水煮青蛙,还是谋求主动转型?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东们的意见始终难以统一。“我们目前有5英寸、6英寸、8英寸三条生产线,部分股东认为应该遵循摩尔定律,顺应产业潮流上马更先进的生产线,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陈建明说,“但我认为,上海先进必须在深化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立足于公司特色工艺能力,主动将自身融入最具发展前景的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中,谋求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说服股东们放弃坚守摩尔定律的过程很艰难,冲突也很激烈。直到去年,上海先进才明确向新能源汽车、高铁、智能电网等国内八大产业进军。陈建明亲自带队,主动和国内主要企业接洽,对方均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上马新产线需要很多资金,虽然有地方政府可以为我们提供启动资金,但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却非易事。而目前我们的生产线完全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高铁用功率器件的需求。”陈建明强调,“盲目追求新产线,不如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现有产能的价值。”

  如今,上海先进已经成功将自身打造成我国新能源汽车和高铁产业链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国家队,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我们视为中国制造、民族品牌植入‘中国芯’为己任,希望参与制造强国的建设进程。”陈建明表示,“同时,我想我们这种打破代工服务模式,主动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谋求和产业共同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中小半导体企业提供借鉴和经验。”

  陈建明进一步表示,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上海先进将分三个阶段参与国家战略发展,即生产制造一代(与比亚迪合作新能源汽车),研发试验一代(与中国中车合作轨道交通),规划推进一代(与国家电网合作智能电网)。

  最后,陈建明表示,力争在10年内,将上海先进打造成为全球最强的模拟电路、功率器件晶圆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