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如何从现有互联网体系理解“互联网+”?

作者:聂光辉
来源:砍柴网
日期:2015-10-20 10:01:35
摘要:互联网从1969年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是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于一体的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从最初诞生主要用于解决...

如何从现有互联网体系理解“互联网+”?

  “互联网+”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被提到,从此“互联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关于“互联网+”,我们先不去谈本身的概念及其本质是什么,应该先搞清楚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政府来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最贴合实际的目的就是刺激经济发展、制造就业创业机会、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

  事实上,去除“互联网+”本身的神秘外衣,如何该怎样理性的去看待它?

  本质上,“互联网+”是手段,不是目的。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在于人们赋予了”互联网+“融合其他行业的主动能动性。如何理解“互联网+”,最关键的是要首先理解现有互联网体系,离开了现有互联网体系谈“互联网+”都是无稽之谈。

  互联网从1969年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是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于一体的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从最初诞生主要用于解决大型机资源的时分复用问题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技术上经过了单机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点对点模式,到如今已经是云计算模式,这其中未变的是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作为互联网重要的技术基础的TCP/IP体系结构基本保持了不变。

  这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来讲,现有的互联网结构体系仍是TCP/IP体系结构。但是,随着互联网接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如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正在像原有的固定接入方式一样,逐步成为互联网主要的接入方式,而像阿里云、腾讯云、联想云等,云计算正在成为重要的互联网计算模式,像优酷土豆视频分享、微博社交、微信社交等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新型应用,互联网成为了事实上的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于一体的信息平台,不再是单纯的数据传输通道。

  TCP/IP体系结构是以IP地址为核心、以传输为目的、按照端到端原理设计的体系结构,面对互联网接入方式和网络角色的变化,在路由扩展性、动态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凸显。

  有没有能够改变互联网现状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技术呢?

  事实上对于当下互联网的改动,能够全网部署的技术、协议、规约等在没有大量资金、强大的联盟组织推动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的,例如IPv6部署这么多年,与预期的效果相比相差很远。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信息传输仅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而服务才是互联网价值的体现。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种以大规模、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灵活的扩展性为特点的服务系统体系结构。从立足信息传输到以服务为追求,正是互联网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是互联网在面临自身技术发展和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升级的挑战所在。

  作为手段提出的“互联网+”是基于现有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这两个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互联网向服务的内在需要上延伸出新的业务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其他产业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寻求自己的新的盈利模式、流通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