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余额宝收益创新低,传统金融能扳回一局吗?

作者:吴晨
来源:LinkedIn领英
日期:2015-10-13 10:36:37
摘要:便捷的互联网金融将让像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行业“没饭吃”吗?

  硅谷成了颠覆商业模式的中心,银行业也不例外。说硅谷的金融科技创业者已经盯上了银行业的午餐,并不为过。不过,他们现在才动了午餐的前菜。技术派是否能真正颠覆银行业,他们是否能创建更便宜便捷的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现在下论断仍然为时过早。

  以美国为例,金融科技领域的企业去年吸引到了120亿美元投资。从支付到贷款到商业保险,各类新进者几乎瞄准了金融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方方面面,追踪创业公司的网站Angel List上罗列着约40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不过,按照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相比全球金融服务业全年的收入4.7万亿美元,对于新进者的投资仍然是沧海一粟。相对于银行数以万亿美元计的交易金额而言,金融科技的领军企业数以亿美元计的交易额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

  同样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P2P领域如雨后春笋,一时并起2000多家。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众筹等领域的发展也让人目不暇接。这不得不让人去思索,硅谷引领的发展模式与中国本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如何相互磨砺与影响?互联网金融除了颠覆之外,又会有什么样的建构?

  先来谈中美互为镜像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两个市场颠覆的目标与商业模式不同。以P2P来分析。在美国,P2P依靠成本优势颠覆既有金融业中的利基市场,从信用卡贷款到学生贷款。Lending Club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这些P2P公司纷纷转身为市场平台(集市借贷公司),从面向普罗大众众筹资金向包括对冲基金和保险基金融资转变。P2P的优势在其成本与相对更高的收益。中国的P2P没有可以立刻颠覆的规模市场,所以中国P2P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便宜地找到愿意贷款的个人用户。

  其次,两国的市场环境不同。还是以P2P为例,美国是成熟市场,有着成熟的信用体系,嫁接上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大数据分析和各种算法之后,的确可以令新进者如虎添翼。中国则是非成熟市场,各个市场主体要在中国市场中扎根发展,其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帮助构建一个区别于国家体系的涵盖个人和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如果想让大数据分析能够发挥作用,首先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此外,也需要各个市场主体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透明。此外,P2P与众筹在中国的发展仍需要走出“非法集资”这一重罪的阴影。

  第三,两国金融的基础设施与遗产不同,所造就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与速度也各异。以美国为参照,我们既有“拿来”,比如P2P在中国迅速遍地开花;也有走在前面的,比如移动支付领域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等等;甚至有互联网与供应链的结合,比如阿里小贷和京东白条,颇具有开创性。相比之下,虽然苹果支付有可能开启移动支付的新篇章,但是美国很多支付的应用还停留在扫描支票存款或付款领域,凸显其传统金融遗产的拖累。不过,不能因此就断言中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整体已经超越美国。我们其实也面临自身发展的遗产,比如尽管磁条卡盗刷风险高,但是拥有智能芯片的银行卡就是难以普及,凸显市场阻力。

  再来看一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边缘与核心”的关系。

  相对于传统银行的体量而言,互联网金融仍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发展迅猛。当然,边缘与核心并不仅仅是体现在体量上,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互联网金融能否颠覆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互联网金融能否大力推动“金融脱媒”?能否真正成为匹配金融资源,满足个人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媒介?亦或互联网金融仍将被传统银行业所收编,可以帮助既有银行业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

  可以从技术创新者的两大驱动力来探讨这一问题:互联网思维与风险投资推动的创新文化。

  许多人认为互联网思维的要点是大数据分析与独家的算法。推崇互联网金融的人认为,技术派的新进者有更为聪明的办法去衡量风险,尤其是基于大数据和特定算法构建的风险衡量模型。在美国,社交媒体曾一度被捧为判断借款人信用等级的新前沿地带,虽然风潮已过,但在帮助鉴定申请人的身份时仍能发挥关键作用。此外,也有P2P企业不仅仅看过去的信用记录,还设计出未来模型来评估现有借款人的风险,对于特定借款人如高学历高收入却还未富裕的人群,敢于借出大笔消费贷款。但是,一些企业已经把大数据分析与特定算法推到极致,让平常人难以分辨那是科学还是巫术。比如,有P2P企业宣称,可以从借款人填写在线表格时使用大写字母的频率或移动鼠标的速度来评判他们的信用。

  风投推动的创新文化更有意思。这一文化的要旨是“快速行动、推陈出新、允许失败”,与传统金融行业的保守文化格格不入。传统金融秉持保守的文化,特别强调风险管控,擅长锦上添花但绝不会雪中送炭。这两种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硅谷人相信,皆为数字信息的金融业本质上就是个技术问题,这一问题将由科技公司而非迟钝的银行去解决。银行业的从业者必然不这么认为。他们或许会认同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对银行业的专业基础不会质疑。

  我们不要夸大大数据与算法的影响,但是也绝不能低估创新文化的颠覆性。两者并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

  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最重要的潜力是代际差别。美国称之为千禧一代,中国泛称为90后,是互联网金融天然的拥趸。这批18岁到34岁的人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用网络寻找出租车、世界新闻等一切所需,让许多既有行业被彻底颠覆。他们似乎也愿意信任基于网络的新进者处理自己的金融事务。在美国,这代人很少会去银行。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本个十年结束前,自己完全不需要银行账户。同样的论述可以加诸中国的90后。他们是与生俱来的埋头族,现在他们或许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忠实用户,当他们开始理财、炒股、买车、买房,他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产品与服务。

  千禧一代给予硅谷技术派最强有力的支持,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未来的消费者。原因有二。其一,千禧一代有着尝新的勇气,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有着天生的信任感。其二,这些人群每天感受到其他行业在移动互联领域内的创新,享受共享经济和移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会对互联网金融提出新的要求。千禧一代的跟从效应不可小觑。现在他们也许只是支付的拥趸,但是一旦能占领他们的世界,占据客户全生命周期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并非不可能。这是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最大挑战。

  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很容易被既得利益绑架。移动支付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苹果推出的苹果支付,被业界贬称为“苹果税”,因为它并不想去触动支付链条中的不同利益群体,只是想做大支付这块饼,增加便利性来分一杯羹。(苹果要求商家支付交易金额的0.15%给苹果,也是为什么被称之为苹果税的问题)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金融技术的进步如何是增加分肥者,而是切实压缩金融服务的费用?,

  总结下来,互联网金融的锐利在其对传统金融业的分割包围并颠覆,很有些“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但是金融科技企业在切分传统银行业的蛋糕时,除了“拆解”之外,是否能够建构,是决定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大命题。传统银行需要庞大的IT系统,广泛的分支机构,专业的人员团队,因此也需要广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去支撑这一商业模式,其收入的途径包括净息差、支付收费及其他收费项目。金融科技企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不断颠覆的结果,是银行的根基不稳,利润下滑。可是金融科技企业是否能籍新兴科技,搭建出一个可替代的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