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增势强劲 体验和资金安全更受关注

作者:温晓君 朱邵歆
来源:赛迪智库
日期:2015-08-27 10:55:31
摘要: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应用场景,掌握着众多用户支付数据,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而“得入口者得天下”,因此移动支付成为了各商家争相布局的战略要地,未来移动支付的趋势不可逆转。

  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相关行业经历着深刻变革,争先进入移动互联领域,争夺市场份额。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应用场景,掌握着众多用户支付数据,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而“得入口者得天下”,因此移动支付成为了各商家争相布局的战略要地,未来移动支付的趋势不可逆转。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提升

  互联网企业占据市场优势

  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4年我国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增长。2014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33亿笔,金额1404.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8%和30.65%。其中,移动支付业务45.24亿笔,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5%和134.30%。

  移动支付市场的高速增长首先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3G和4G通信的大范围推广,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为2011年市场规模的7倍多。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的数据,2014年,受4G移动用户大幅增长和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0.62亿G,同比增长62.9%,增速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5M,同比增长47.1%。其中手机上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8%,同比增长了95.1%。

  移动支付市场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互联网巨头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加速布局。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由于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而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数据来看,分别属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企业共占据了90.7%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其中支付宝的份额更是达到了统治性的77.2%,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为13.5%。两家企业在春节假期时开展的“红包大战”,使得银行卡绑定数大幅上升,基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移动支付用户也得到了显著增长。

  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共存

  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占据主导

  移动支付按照技术形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利用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网上支付经验、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将桌面互联网的模式照搬过来,实现手机端转账、消费等功能。

  第二类是O2O电子商务支付。主导这一类支付方式的依然是互联网支付企业,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技术,使用二维码、基于位置的低功耗蓝牙(BLE)、手机刷卡器等支付技术实现支付功能。

  第三类是近场支付。这一类支付方式的主导方是具有国家背景的银联、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其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过电子设备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实现脱离互联网的线下支付,其主要优势在于国家信誉对资金安全保障。

  目前在移动支付市场,三类支付方式均有各自份额。目前,互联网企业主导的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和O2O电子商务支付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尤其是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扫码支付在近几年可谓是顺风顺水。二维码支付的推广得益于互联网企业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并且由于扫码支付无需额外的硬件支持,只需要手机安装相关的应用程序,使用摄像头就可以实现支付功能,加之互联网企业的巨额支付补贴,因此得到了用户的青睐。但是,扫码支付只是读取条码中的支付数据,然后借助网络实现远程支付,存在潜在的交易安全风险,所以央行为了防控风险也曾短期暂停二维码支付。

  NFC应用推广仍有难题

  利益和标准有待协调统一

  银联、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主导的NFC近场支付的市场份额略显惨淡,只占移动支付市场整体金额的6%。虽然NFC支付有着诸如安全便捷等优点,但是推广具有一定难度。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NFC推广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NFC产业链非常长且构成复杂,利益难以协调。NFC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终端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商户以及移动终端用户,如何开展合作以及协调利益成为发展的关键。在国内NFC技术标准统一之前,移动运营商和银联、银行凭借各自的优势,都试图主导NFC移动支付产业。但势均力敌的竞争使得二者均没能成功在移动支付领域战胜对方,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NFC支付的细分技术路线众多,没有统一的标准。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之争历时多年,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明确金融行业标准以13.56MHz作为近场支付非接触通信技术的基础,但是市面上依然有许多解决方案,仅基于SIM卡的方案就包括了NFC-SWP方案、全终端方案和NFC-SD方案,更不用说基于云平台,绕开SE安全模块的主机卡模拟技术(Host Card Emulation,HCE),复杂的解决方案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目前NFC支付市场规模较小。

  移动支付趋势不可逆转

  支付体验和资金安全引关注

  移动支付代表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金生产力,是将线下支付和线上支付融合一体的新型支付方式。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虽然势头很盛,但是各方利益博弈也使得市场现状并不稳定。整体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亮点支付业务,缺少支付场景的普及和支付硬件的推广。但可以预见,随着智慧和信息化城市的建设,移动支付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必然能够深刻融入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Research的市场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认为移动支付需要改善的问题中,提高交易安全性排名第一,达62.4%。

  由此可见,用户对于自己的资金安全顾虑是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支付安全性的需求使得NFC支付技术在未来依然会有广阔的市场,虽然目前市场份额很小,但是苹果、三星和谷歌等国际巨头公司均推出了更加便捷的NFC的移动支付技术,即便是绕开SE安全元件的HCE技术,也通过Tokenization加密技术,提升了安全性,从而不仅可以提升NFC的用户体验,还由于其相对简单的行业合作方式而避免了NFC产业链复杂的利益纠葛。而传统扫码支付和远程支付方式将在继续完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强化资金安全风险管控,包括拉入保险公司为资金安全担保,从而使得移动支付兼具用户体验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