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巨头场景布局火热 NFC迥然相异

作者:舒文琼
来源:通信世界网
日期:2015-07-13 15:56:00
摘要:伴随着各种在线红包和打车软件的普及,以及家乐福、物美、京客隆、好邻居等商超开始接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移动在线支付在我国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曾经神秘莫测的高科技变得平易近人,其用户群体也从年轻人快速扩展到60后甚至50后人群中。

  伴随着各种在线红包和打车软件的普及,以及家乐福、物美、京客隆、好邻居等商超开始接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移动在线支付在我国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曾经神秘莫测的高科技变得平易近人,其用户群体也从年轻人快速扩展到60后甚至50后人群中。

  市场需求是推动新技术被大众快速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移动支付之所以一改多年来不温不火的状态,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布局移动支付使用场景,并通过奖励、返券等方式鼓励用户尝试新业务。

  移动支付越过拐点

  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互联网转接交易规模为31365.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率为1.43%;本季度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动不大,支付宝(阿里巴巴)、银联与财付通(腾讯)分别以36.4%、35.49%与12.6%的市场份额继续占据前三名。

  移动支付是指以移动终端为载体或入口来进行交易的一种服务形式,是第三方支付的一种形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用户的网购习惯从PC端迁移到移动终端上,支付场景的延伸让移动支付成为新的“蓝海”。加之第三方支付厂商对移动支付场景的搭建和用户习惯的培养,消费者的用户黏性已经初步形成,使得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不断攀升,传统的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正逐渐被替代。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8292亿元,环比增长率为5.18%,其增速高于第三方支付的整体增速,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风生水起。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支付分在线支付和近场支付,在中国80%的移动支付都属于在线支付。而在线支付之所以异常火爆,其主要原因就是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使用场景的布局。

  互联网巨头布局使用场景

  在超市购物时用支付宝埋单、使用打车软件时通过微信支付车费、在京东购物时通过网上银行支付费用……如今,我们只要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放心出门。

  这背后是互联网公司对移动支付使用场景的全方位布局。以阿里巴巴为例,根据其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已经与13万家以上的线下店实现了接入,另有超过90万辆出租车和专车可用支付宝付款。

  在城市方面,33个品牌、总计1.3万家门店支持支付宝接入;便利店方面则有42个品牌、2.4万家门店支持支付宝接入。在餐饮行业,全国有6.5万家餐厅支持支付宝付款;甜品饮料品牌中,支持支付宝付款的门店规模高达2.1万家;除此之外,约1.2万家零食铺也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已接入支付宝;强生、大众等出租车公司也陆续将支付宝引入旗下的出租车;在全国,超过90万辆出租车、专车可以用支付宝支付车费。在医疗领域,已有200多家医院加入了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在这些医院,病人不仅可以在支付宝上挂号,还可以用支付宝了解排队情况,避免重复排队。

  可以说,阿里巴巴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进行了全面布局,使得支付宝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从而打开了局面,获得了用户认可。

  正如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支付事业群总裁樊治铭所说,人们不会为了使用支付而去购物,而是在某个具体的消费场景里自然而然地使用支付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所有行为,包括支付在内的金融服务与社交互动,都将融入到具体的场景里。

  为了支持支付宝付款,阿里巴巴还对售货机进行改造,数据显示,全国有3.7万台自助售货机支持支付宝付款。也就是说,每两台售货机中就有一台支持支付宝。

  与支付宝同样重视使用场景培养及售货机改造的还有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的腾讯,正因为如此,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占据了高达90%的移动支付份额,其余260余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则分食剩余不到10%的市场份额。

  NFC仍不温不火

  谈到移动支付,不得不说的就是近场支付NFC。如前所述,移动支付分为在线支付和近场支付,这两种方式目前发展状况迥然相异——前者异常火爆,后者不温不火。

  数据显示,虽然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推广NFC技术,但今年年初实际的活跃用户只有150万左右,而日本也只有10%的移动支付用户采用近场支付的方式。

  NFC近场支付曾经被三大运营商、金融行业、第三方支付公司寄予厚望。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各方曾经对移动支付标准进行了多年争执,最终达成共识发展以NFC-SIM为基础的移动支付业务。但是标准的统一并未成为NFC加速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链过长、使用手续繁琐、使用成本较高、支付场景欠缺等,都成为制约NFC发展的阻力。

  以NFC终端为例,NFC-SIM业务对手机提出了新要求,厂商需要在手机中嵌入NFC模块才能支持NFC-SIM业务。然而在智能手机步入千元时代、手机厂商拼低价的当下,对于需要增加成本的NFC技术大多数厂商还是保持了谨小慎微的态度;尽管运营商对每部NFC手机补贴30元钱,但是仍不足以充分调动厂商的积极性。

  从使用场景看,尽管运营商、金融机构也在合作拓展使用场景,但也仅是在有限的超市、交通领域得到了拓展,而鉴于操作复杂的原因,包括售货员本人也不愿意使用,这使得NFC业务推广起来障碍重重。

  对于NFC支付来说,一个好消息是2014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6最大的亮点就是Apple Pay功能,后续苹果发布的Apple Watch也支持这一功能。苹果的支付功能基于NFC技术来实现,虽然不是NFC-SIM,但是也被认为给NFC阵营添加了生力军。

  截至6月底,iPhone6的支付功能只在美国开通;好消息是,从7月中旬开始,在伦敦搭乘公交车可以直接使用iPhone和Apple Watch支付车费,英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可以使用Apple Pay的国家。随着海外市场的破冰,Apple Pay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打开局面,从而有望促进NFC业务长足发展。当然,Apple Pay要想进入中国还面临诸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