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织智能“天网”保一方平安

作者:陈树琛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日期:2015-07-09 10:20:1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捍卫城市与百姓安全的“平安城市”建设几乎是每个城市的必修课。当前,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技术,许多地方建立起“天网”“天眼”系统呵护城市安全,“平安城市”建设在“互联网+”的理念下有了新的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捍卫城市与百姓安全的“平安城市”建设几乎是每个城市的必修课。当前,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技术,许多地方建立起“天网”“天眼”系统呵护城市安全,“平安城市”建设在“互联网+”的理念下有了新的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应急体系统一调度,快速响应

  先来看看不久前安庆市的一场火警处置模拟演练:接到报警2分钟左右,市应急办处置人员已经端坐在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市内遍布的“天眼”观察着火灾现场的一举一动。随后,气象、消防、公安、民政、医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分别来到本单位的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系统紧急会商。气象部门建议,当日天气晴朗,不会降雨,且没有人工降雨条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消防立刻派出3辆灭火车;应急指挥系统在地图上自动提示,火场500米处有一所小学,1000米处有一所医院,公安部门立即派员前往切断学生流、车流;医院救护车5分钟后即可抵达待命……半小时后,这场“大火”被扑灭,没有造成一起伤亡,这其中,安徽电信为安庆市量身打造的应急指挥平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徽电信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的城市应急指挥平台,已经拥有有线、无线、融合监控、对讲、单兵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以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队伍、物资、危险源等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城市提供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的应急体系,在突发事件中高效运转。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城市应急管理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例如城市实景三维图片能够在计算机上还原复杂的城市地形地貌,为制定应急预案争取宝贵的时间,而制作实景三维图只需一架小型无人机搭载一个特制照相机,到需要制作图片的区域飞一圈,后期再经过建模处理即可。而根据热源检测原理,管理平台能够清楚显示某地人流集中情况,完全可以对人流进行大数据监测预警,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治安防控 视频巡查,智能设防

  今年1月,安徽省公安厅通报称,全省公安机关已建成各类视频防控点78万个,并不断健全完善视频巡查防控系统,形成环省、市、县“三级防护圈”,构建维护社会治安的“天网天眼”。随着“平安城市”的建设,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努力围绕视频监控系统,编织起一张张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击犯罪的“天网”。

  视频监控系统以其全时空、多方位、不间断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人防和物防空点多、时间短、范围窄的短板,对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实时监测、录像、数据存储也为事后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大大提高了破案率。

  不少人会担心,大规模的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涉及的摄像头少则几千路,多则几万、几十万路,要通过值班人员对摄像头传来的图像进行巡查,显然是一份巨大而艰辛的工作,对发生的事情,其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效率也必然不会太高。

  专家介绍说,早期的视频监控系统确实主要依靠人力,这催生了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化的需求。智能化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能主动将用户关心的事物告诉用户,可以极大提升监控的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人力投入,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必然是网络化、高清化和智能化的。

  家庭防护 移动终端,安全互联

  与城市“天眼”系统相辅相成的,还有家庭智能防护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家庭的安全防护也正逐步变得智能化和便捷化。

  以家庭前端防护产品门禁系统为例,无论是家庭安全还是商场、小区等公共区域安全,门禁系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技术公司推出的移动门禁技术,已经实现了用智能手机、蓝牙和手势技术开门,用户只需要用具备蓝牙和NFC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功能的手机下载一个移动门禁APP即可。同时,你也不用担心门禁的安全问题,因为安装这样的门禁系统需要提供多重因子的身份验证。

  类似的智能家庭防护设备还有智能摄像机、烟雾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门窗磁感应器、声光报警器等。

  智能摄像机能够让用户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家庭安全情况,一旦发现火灾、非法入侵等突发事件,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防止不良事态进一步恶化;各种探测器和感应器能够对家庭状况进行动态感应,以防止特定事件的发生。声光报警器则是一种智能报警系统,可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设置,在其他设备探测到异常状况时,会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在本地端报警的同时,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管理应用平台。除此之外,借助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GPS、4G等前沿技术搭建的手机APP运作模式,将公安部门接处警操作从电脑端延伸到手机端,从位置固定操作扩展至移动操控状态,也使警方能够对家庭安全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反应。

  难题待解 联通数据,敏捷纠错

  惩治犯罪,守护平安,这是“平安城市”的职责,互联网技术无疑为实现这一职责提供了巨大支撑,但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努力去破解。

  2012年2月,公安部下发《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明确规定了全国公安机关需要完成“大联网”的任务,即对视频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显然,除了公安机关需要大联网,涉及公共安全各领域的网络资源也需要大整合。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城市公共安全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独立运行的情况,数据散乱,形成了信息孤岛,系统间融合还存在着困难。

  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的视频监控设备屡屡出现故障。在以前,这可能只是局部的问题,但随着“大联网”的实现,局部的问题就会被放大,影响到一条线、多条线甚至大块面,使得智能“天网”的实时监控、快捷反应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对监控网络的纠错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是一大考验。

  另外,尽管在数字化时代数据被采集已不可避免,但是监控的无处不在依然让很多人对隐私被大量侵犯感到无奈,如何平衡捍卫城市安全与保护公民隐私之间的关系,也是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