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直击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转型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何在

作者:物联网世界采编
来源:瞭望
日期:2015-06-30 15:23:59
摘要: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全力推动的全产业链的产业调整,无论内容还是行动,都是独一无二且影响深远的全球性经济事件。面对这一长期考验,需要中国政府的定力、中国企业的耐力和中国社会的承受力,共携手、同进退、戮力突围。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全力推动的全产业链的产业调整,无论内容还是行动,都是独一无二且影响深远的全球性经济事件。面对这一长期考验,需要中国政府的定力、中国企业的耐力和中国社会的承受力,共携手、同进退、戮力突围。

  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似乎依然没有摆脱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速下行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在一季度创新低的基础上,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只有5.6%,比前两个月的同比增速还要回落1.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前2个月,与制造业关联紧密的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也是同比下降,降幅则高达9.1%;同样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关联紧密的发电量日均产量指标则在3月也出现了3.7%的同比下滑……如此表现,让外界的忧虑情绪不断加剧,甚至引发了“中国制造业正在崩盘”的市场猜测。

  中国制造企业真的“哀鸿遍野”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日前记者深入粤、苏、浙、沪、闽、桂、渝等制造业大省(区、市),采访了多家一线企业和众多业内专家。

  透过种种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产业现象与数据“迷雾”,本刊记者发现,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高原爬坡”阶段,虽然短期面临不小下行压力,但“中国制造”依然在全球格局中占据主动位置、产业比较优势正在“汰旧换新”。

  采访中,多数企业人士和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遭遇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的失误,而恰恰是因为它过去取得的巨大成功。在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等表象背后,是我国制造业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让其自身所处的市场基础与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客观现实,能否让自身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根本转变实现磨合与对接,才是此轮“转型考验”的根本压力所在。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南方某市,当地政府向记者推荐一家用工人数高达7万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但这家被政府视为“逆势发展典型”的港资企业负责人一见记者就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十分看好缅甸等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未来两三年要么关厂不做,要么就把工厂整体迁移到东南亚去”,让陪同采访的地方干部颇为尴尬。

  然而,就在“一墙之隔”的深圳,华为公司轮值CEO胡厚崑却向本刊记者道出了另一番景象:这家全球顶尖的通信企业去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2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比排名其后的爱立信、阿朗与诺基亚的总和还要超出一大截,“未来五年还有信心继续实现年均10%以上的稳定增长!”

  在江苏、浙江等地采访也了解到,曾经陷入绝对低谷的光伏产业去年再次异军突起,不仅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一批优势企业还脱颖而出,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集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预计今年企业产能可以占到全球的十分之一,“稳居全球首位”。

  类似的情形并不鲜见,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倒闭压力大增和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逆势增长并存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机会永远都有,关键在于如何抓住。

  “总会有办法”,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正是抱有这样的信念,虽然不少企业眼下遭遇到困难,但对于未来依然保持着乐观心态。

  在江苏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掰着手指头历数各种挑战与困难:产能高度过剩、市场需求不振、外汇波动加剧、一季度遭遇数亿元的亏损……但在遭遇空前压力的同时,徐工集团仍然咬紧牙关在巴西建起了制造基地,在德国、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他说:“短期困难终究压不倒长期向好,熬过一时的亏损就会迎来长远的收益。我们认为‘中国制造’要形成新优势,就一定要参与国际竞争,开门搞研发、拼市场。”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建安也有着类似的感受。他谈到,去年以来,全国重化工业出现投资锐减态势,全球市场需求不足态势短期难以改变,加上欧元等部分货币对人民币贬值冲击,全行业尚未走出谷底,“但我们分析来分析去,还是觉得有机会、有出路,一是国家关注环保必然带来设备改造,二是‘一带一路’有着勃勃生机,我们已经在印尼谈了很长时间,打算依靠国内项目的‘走出去’实现用设备做投资。”

  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转型

  采访中,无论是企业人员还是业内专家都在强调,面对当前这种积极与被动并存、困难与机遇交织的复杂局面,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步伐势在必行。一方面,是形势“倒逼”所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今的中国制造业具备了坚实的转型基础。

  首先,中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为企业转型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谈到,过去两年中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单纯以中国为制造基地的代工企业生存艰难甚至大批关停并转,但以中国市场为销售目标的制造企业如宝洁、美赞臣、安利以及跨国汽车巨头都在不断增资扩产,根本原因就是多年的经济增长已经让中国市场发育壮大、同时社会成本普遍攀升,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实际上已经不能和“世界工厂”简单划等号了,而应该主要以满足“中国需求”为出发点。

  他表示,以商会为例,截至2014年底,其会员企业中已经有79%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这和2003年前只有23%形成鲜明对比,“外资企业尚且如此,中国很多本土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就更需要从人员培养、队伍建设、产品定位等多方面实现转变,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其次,制造企业发展正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质量提升、技术突破和文化引领为主。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表示,在经过30多年的持续增长后,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仅要看“流量”也要看“存量”,而后者正是我们的欠缺所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提升制造业素质不是靠投资就可以实现的,再往下走就要靠技术突破、文化引领。”

  在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且有影响力的中产消费群体,他们对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要求正在从数量要求向品质要求转变,“他们的出现,实际上就构成了‘中国制造’的转折点。”

  再者,国内制造业比较优势正在从政策优惠和资源廉价为主向产业链条完备和市场制度完善为主转变。

  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课题组组长朱高峰谈到,过去几十年中,政策优惠和土地、劳动力要素供应充分,为我国制造业赶超全球提供了比较优势基础。现在,随着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及市场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这些优势已经难以原样维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就丧失了竞争力,“我们现在的优势,恰恰是过去30年积累起来的新优势,主要包括工业链条完善、国内市场基础雄厚这两方面,现在不是有很多企业迁出中国又迁回来吗?关键是怎么适应这些变化。”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研究员冯强也认为,当前我国是全球唯一“包揽”联合国所有大小产业门类的国家,齐全的门类稳稳垒实了我国工业升级的基础。同时,我国也是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无论从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还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均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在互联网技术领域,中国与美欧发达国家的差距远远小于传统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的差距。这些都给‘中国制造’继续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