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4年预付卡发卡量下降62.65% 166家发卡机构仅发卡2.39亿张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腾讯财经
日期:2015-05-22 09:56:52
摘要: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机构积极转型调整多因素影响,发卡机构的笔均受理金额下降较为明显,预付卡向小额便民领域渗透势头逐渐显现,大机构规模优势凸显。2014年预付卡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

  作为第三方支付最赚钱的一块业务,预付卡正面临发行量下降、规模萎缩等挑战,反腐等政策环境的变化或成主因。

  5月21日,央行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下称《报告》),该报告显示,2014年预付卡发行业务量下降较为明显。166家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39亿张,较上年下降62.65%;发卡金额740.88亿元,较上年下降14.82%。

  预付卡是由发卡机构发行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债权凭证,具体表现为购物卡或消费卡。

  据腾讯财经了解,在第三方支付的几大业务中,互联网支付、线下收单等业务都只是赚取手续费,属于微利行业,而预付卡业务则被视为最赚钱的业务。

  “预付卡业务近几年受反腐的影响非常大。”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诉腾讯财经。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政策的影响,以往公职人员过节发卡等隐性福利被取消,使得预付卡市场萎缩明显。“传统预付卡不转型的话,第三方支付将很难做下去。”该人士称。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获准从事预付卡业务的支付机构数量增至173家(含预付卡受理机构7家),占获牌支付机构总量(合计269家)的64.31%。

  报告提到,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机构积极转型调整多因素影响,发卡机构的笔均受理金额下降较为明显,预付卡向小额便民领域渗透势头逐渐显现,大机构规模优势凸显。2014年预付卡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

  2014年,共有48家预付卡机构经监管部门获批变更了牌照内容。其中,3家机构扩大了业务经营地域,6家机构新获得了“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报告认为,业务类型的丰富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机构推进业务综合布局和整合,推动业务创新升级。

  据悉,该《报告》涵盖了票据、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和互联网金融等支付行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资源和协会支付业务统计系统。

  其中,移动支付业务规模迎来“井喷式”增长,交易笔数在电子支付业务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53.31亿笔,8.2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5.9%和592.44%。

  此外,信用卡的坏账风险也有所上升,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357.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5.72亿元,增长41.97%;逾期率为1.53%,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信用卡风险难防控难度加大,不确定性增加。

  对于外界关注的二维码支付,《报告》中提到,目前国内已有10余家银行和支付机构推出了数十种条码(二维码)支付产品,业务模式众多,应用环境复杂,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根据支付清算协会前期调研,目前已使用、推广个正处于研发阶段的相关产品主要涉及“个人对个人”的支付业务以及“个人对商户”支付业务。其主要风险除了信息被篡改,信息泄露等风险外,付款模式需着重关注条码的鉴别,收款模式需着重防范条码被复制和被篡改的风险。

  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认为,随着NFC、条码(二维码)支付、可信服务平台(TSM)、令牌化技术(Token)、生物识别技术等各种新技术的使用逐步发展深化,将为支付市场高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有力支持了支付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