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技术已不成问题 NFC到底该如何突破商业困局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通信世界网
日期:2014-06-23 11:18:23
摘要:尽管技术上都显现出充分的NFC大发展的潜力,但也不代表NFC用户大规模增长立刻就能实现。

  自3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后,NFC在4G的刺激下似乎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比如中国移动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联合发布 “移动NFC手机一卡通”, 中国联通携手招商银行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 中国电信推出“天翼手机钱包”和“翼支付”应用。同时,央行也开始加快建立国内移动支付技术检测认证体系,促进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合作进程。

  三个障碍仍制约NFC

  尽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闪付”终端已达到近300万台,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NFC从面世到试点历经好几年,似乎一直未能在国内真正快速发展起来。对此,近日记者采访的金雅拓大中华区和韩国区解决方案业务副总裁陈君岳称,此前NFC发展不成熟的情况源于三个障碍。首先没有足够支持NFC技术的手机,其次是卡片很少,第三是刷卡终端业务的不完全支持。

  这样的情况下,目前中国移动上线的应用在全国只有27个并且大部分还是银行的应用;银联到目前为止有19家接入到银联(去年6月的时候银联跟中国移动发布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起推广NFC。当时银联已经宣布要至少和30家银行建立合作并把这30家银行的客户带给中国移动)。同时,除了技术和产业合作因素外,还需要有后端管理TSM的支持。

  同时,陈君岳举了一个美国的例子称,由美国三大运营商投资成立专门促进NFC的公司ISIS有一个数据中心专门管理NFC后台的数据,可通过空中下载的技术实现SIM卡的NFC读写,这会省却用户SIM卡置换等一系列麻烦。自去年年中开始上市后,凭借此功能,ISIS6到8个月的时间内累计了将近一百万NFC,但美国的非接支付的刷卡终端普及率却只有8%,而中国支持“闪付”功能的非接触式银联卡已有40%的比例,比美国的市场环境好很多。

  运营商与银行联手的重要性

  在NFC的推广上,便捷、安全、个性化是最重要的三个需求。支持NFC的卡片,其数据和资料都要条件。这些数据和资料都存在安全芯片上面,所以安全芯片的密钥是卡片的核心。

  陈君岳解释,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是存在一定冲突的,操作越简单快捷,交易存在的安全风险就会更高一些,这两者需要取得一个平衡。芯片上具备安全应用功能后,商家的支付终端页需要相关的安全技术支持。也正因此,金雅拓推广的支持端到端安全验证的UpTeq NFC SIM卡、TSM(可信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已得到国际上诸多机构的认可。据称,TSM是NFC发卡和管理的平台,通过与TSM平台对接,发卡机构能够在满足安全性和数据保密性需求等级的前提下管理敏感的支付证书,将丰富的数据信息集中到消费者的手机或芯片信用卡上。据悉,结合上述特征金雅拓推出的支持NFC的SIM在国内已与中国电信等展开合作,由运营商向各省用户推广。

  尽管技术上都显现出充分的NFC大发展的潜力,但也不代表NFC用户大规模增长立刻就能实现。对此,陈君岳表示,NFC的基础设施包含NFC的手机和NFC的SIM卡,还有刷卡的终端,以及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有这四个条件,客户大规模接受的条件就形成了。“前几年我们所说的NFC都还在试点阶段,发卡和NFC手机量是有限的,今年非常不一样,会有很大的增长。”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