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巨头竞逐“智慧城市”蛋糕 落实仍需政府主导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IT时代周刊
日期:2014-06-12 09:05:25
摘要: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更指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政绩工程等问题。这种形势下,如何将概念转变为适合中国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就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IT厂商脱颖而出的标准。

  随着智慧城市成为国内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各大IT厂商加大了对“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的投入力度。

  5月15日,三星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SDS)推出包括智慧城市、智能楼宇、智慧教育、企业移动化及智慧物流在内的六大领域最新解决方案及产品。三星SDS负责人向《IT时代周刊》表示,将以“城市生活的智慧答案”(Smart Answer for your Urban Life)为核心,结合移动和互联等新技术,给中国城市提供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智能融合”解决方案。

  此前一天,华为在长沙展示了自己的创新ICT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并宣布将在现有交通、数据业务的基础上,继续为“智慧湖南”建设进行技术、产品的投入。

  据本刊记者了解,自IBM 2008年抛出“智慧地球”概念至今,建设智慧城市的行动方案已吸引了微软、思科等国际顶级IT厂商入场。国内市场上, 随着去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IBM、微软、思科、中兴等厂商也开始加大推广力度。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更表示,“智慧城市是微软今年以及未来3年非常重要的计划。”

  从表面看,IT企业对智慧城市兴趣十足,但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并不顺利。在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关键指标的网络就绪指数(NRI)中,中国最新世界排名仅为第62位。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更指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政绩工程等问题”。

  这种形势下,如何将概念转变为适合中国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就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IT厂商脱颖而出的标准。

  进入加速期

  “我心中的智慧城市,就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使机器自主进行信息识别、数据分析、操作管理,提升城市整体运转效率和服务能力。”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寇有观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在一些国家,寇有观的愿景已变成现实。通过将医疗、教育等服务系统统一部署在思科公司数据中心,韩国实现了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等服务。在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IBM用新技术将水、油、交通等所有资源连接起来,满足了市民在生活中的众多需求。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引入了IBM的流计算平台“InfoSphereStreams”,通过分析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为城区同行车辆提供回避拥堵路线的服务,大量的减少了车流,降低了交通拥堵。

  虽然人们已习惯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变需要耗费庞大的资金支持和时间。有分析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取得这样的成效需要10年或者更多时间来部署。”而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才走过不到4年的时间。

  在国脉咨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看来,国内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9月宁波市城府出台第一份官方文件《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宁波由此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驱。随着2010年首届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大会在武汉召开,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相继提出自己的智慧城市规划,并已付诸实施。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打造智慧社区3675个,服务范围覆盖一半以上的居村委。在武汉,家事易生鲜速递服务平台仅用两年半时间便已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成为国内最大的同城生鲜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之一。近期,南京的智慧医疗格局基本形成。据悉,南京卫生专网已覆盖了该市二级以上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使用市民卡医疗功能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73家,340多万张市民卡在联网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

  另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3月,全国已有193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而有相关预测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拉动的投资规模将达10000亿元。

  名不副实

  数字上看,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实际上,这个理论上让各方都受益的项目却并不那么受欢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虽然全国提出建设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到近200个,但制定发展规划且有实际行动的城市仅80多个。

  “大多数政府部门负责人还处于想做却不知道怎么操作的阶段。”三星SDS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他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新加坡和韩国作为范本,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受到现行体制以及城市历史等多方面限制,其中,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还导致了中国智慧城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呈现碎片化。“大多数以一个区域作为试点、示范项目,而不是整个城市级别的。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的智慧城市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此外,大城市老城区历史包袱太重也被认为是智慧城市难以推进的原因。一个很明显的情形是,老城区的改造成本也太大。智能城市可能更适合一张白纸似的新城或者小城市。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重投资轻应用服务的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指出。他认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通常被当成“政府形象工程”,被赋予的多是社会监管功能,而非公共服务。最终,导致“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与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呈现出高硬件投入、低软件投入的局面。”

  做精不做多

  今年3月,IDC联合IBM发布的《引领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3.0时代——创新、和谐、中国梦》白皮书中,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明确:“城市管理者应当通过顶层设计来规划建设路径;采用新兴技术手段升级管理能力,构建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来凝聚产业活力,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事实上,在所有能够成为智慧城市的样板中,政府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早在2003年,韩国政府就推出“U-Korea”发展战略,以政府力量推动所有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本也由政府主导推出了“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将目标聚焦在电子政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和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因此,“中国政府也应该加大整体统筹的力度。”三星工作人员对本刊记者说。

  在中兴通讯全球政企网方案总经理徐明看来,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体现差异化。“北上广大城市的重点应该是解决交通堵塞和资源紧张问题;具有特色资源的城市需要打造特色产业;信息化水品低的城市着力点更应该缩小。”华为则选择ICT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 ICT基础设施是基石,也是建设焦点。虽然不同城市对数字化、智慧化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对ICT基础设施的需求是一样的。”

  另据官方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8.5%。面对庞大的诱惑,国外巨头开始努力争抢中国市场。

  近期,微软即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协议,搭建一个服务于“国际旅游岛”战略的生态系统。武汉、西安等城市还加入了其“未来城市CityNext”计划。另一IT巨头IBM启动“IBM智慧城市合作伙伴联盟”,并牵手济南加入2014年IBM“智慧城市大挑战”公益项目。思科、三星SDS动作不断,后者还将在“京交会”现身,向中国介绍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