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物联网技术弥补养老“短板” 智能养老成为新选择

作者:小雨
来源:物联中国
日期:2013-11-04 14:06:04
摘要:为了弥补机构养老“短板”,我国各省市地区试图通过“政府+企业”形式建设智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帮助和紧急救助服务。智能养老虽然运用了目前还没有完全完善的物联网技术,在技术上的支持不够完美,但在养老上面已经达到了合格标准,比一般的养老院模式好多了。

  为了弥补机构养老“短板”,我国各省市地区试图通过“政府+企业”形式建设智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帮助和紧急救助服务。智能养老虽然运用了目前还没有完全完善的物联网技术,在技术上的支持不够完美,但在养老上面已经达到了合格标准,比一般的养老院模式好多了。

  智能化养老会为老年人建立医疗资料档案,与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推进远程医疗诊断,每天24小时全天候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如有异常可以通知亲友或医疗服务部门进行救治,同时为老人提供无线定位服务,配置带有防跌倒的检测设备,设置多功能护理轮椅等各种智能设备,让老人24小时都处在无微不至的智能化监测中。

物联网技术弥补养老“短板” 智能养老成为新选择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方式,它主要是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RFID世界网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相关企业人士认为,智能化居家养老是一块可以越做越大的蛋糕,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这必然引发竞争,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只有能提供更低价格、更好服务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下去。目前,智能养老在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现在国内做智能养老的企业并不多。据了解,截止到2013年8月底,国内已有15家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在各地批准筹建。

  随着我国首个老龄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推进,老龄产业正逐步形成统一的行业服务规范,一批智能化养老机构和智能化老年宜居社区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兴建。据了解,国内已有15家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在各地批准筹建。比如安徽芜湖、湖南长沙、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也出现了以智能化养老平台为核心的“虚拟养老院”,为部分倾向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而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铜陵等地,基层政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为城镇的“三无老人”以及农村的五保户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领域。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办养老机构享受的待遇仍然优于民办养老机构,相关优惠政策难以形成集中效应。

  在今年8月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规范》,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面对复杂的养老难题,物联网时代下的智能养老不仅解决了我国家庭养老资源弱化的问题,也符合中国一向提倡的“孝”文化。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平均寿命74.6岁,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将达80岁。在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推行智能化养老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老龄服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业内认为也表示在养老产业领域,政府目前仍然充当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而落实国家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理清思路,明确政府定位和职能,进行分类管理。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