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可穿戴设备风生水起 逼国内厂商变革创新

作者:叶菁
来源:通信信息报
日期:2013-07-29 15:34:07
摘要:能打电话的手套、能给手机充电的鞋子、能更新状态的裤子、能收发短消息的内衣……现在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在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上,除了备受关注的Google和耐克这样的国外巨头厂商外,众多国内厂商近日也纷纷投入到可穿戴产品的大军中。在国内,盛大、百度已相继出手,分别于近期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咕咚”健康手环,连小米也准备推出“智能鞋”产品。

  能打电话的手套、能给手机充电的鞋子、能更新状态的裤子、能收发短消息的内衣……现在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在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上,除了备受关注的Google和耐克这样的国外巨头厂商外,众多国内厂商近日也纷纷投入到可穿戴产品的大军中。在国内,盛大、百度已相继出手,分别于近期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咕咚”健康手环,连小米也准备推出“智能鞋”产品。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市场需要有亮点的新产品,于是,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成了一个爆点。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产品同质化会比较严重,一窝蜂上马,把产业炒热的同时肯定会有牺牲者。”

  国内可穿戴设备风生水起

  随着谷歌眼镜的风靡,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现身。很显然,2013年,国内智能穿戴设备的热浪已经滚滚而来。百度、盛大、小米以及腾讯等各路诸候前赴后继纷纷入局。百度是国内较早涉足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互联网巨头。今年3月份,百度还在在一次谷歌眼镜的沙龙上感慨,谷歌的技术实在超前;而4月份,百度便已开始内测首个穿戴式设备“Baidu Eye”——一款与谷歌眼镜类似的产品,据称其会和百度语音、百度云、百度地图等进行深度整合。5月初,百度官方微博又透露出消息称,会联合咕咚网于6月初推出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该手环是一款运动健康设备,可记录消耗卡路里、行走距离等。

  盛大旗下果壳电子也在枕戈待旦,于近期高调推出智能手表Bambook Smart Watch 和“魔戒”GEAKRing。据介绍,被命名为Bambook Smart Watch的智能手表,配有1.5英寸屏幕、1G主频CPU,搭载安卓4.2操作系统,支持720。

  此外,小米也表示计划推出能够测算运动轨迹的智能鞋产品。未来穿上小米智能鞋,与小米手机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测算出路线,还可以测算出跑步时的心率等情况。同时,腾讯CEO马化腾称,他也正在密切关注可穿戴设备的动向,“未必直接做,但一定会关注怎么将腾讯产品服务与穿戴设备的体验结合。”

  除了巨头们在布局外,小团队也在不断跟进。据了解,当前国内有可穿戴产品生产计划的厂家达几十家,下半年产品将陆续面市的“至少十几家”。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认为:“可穿戴设备被看作一片新的蓝海,产业链上很多公司热情都很高。”

  可穿戴设备“小时代”来临了?

  目前来看,可穿戴市场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很多东西仍不成熟,除了谷歌眼镜能够将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融入其强大的系统应用外,其他产品如盛大生产的智能手表所实现的同步短信、电话等常规功能,并不太能吸引普通用户。那么,国内厂商为何在这种情况下仍选择推向市场呢?

  首先,可穿戴市场开发前景诱人。可穿戴设备尽管在短期内无法达到手机、电脑的普及程度,但随着谷歌、耐克、百度等巨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无疑令这一领域具备了诱人的开发前景。据预测,今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将达8亿美元,并且在明年即将达到15亿美元。

  其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助兴可穿戴市场的崛起。可穿戴设备是数据的入口,而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让用户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两年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智能手机可能被“伪装”成眼镜、手表、手环。穿戴设备成为下一个“iPhone”并非没有可能。

  再次,目前的智能手机发展正在进入瓶颈期,国内各大手机厂商除了把屏幕做大、把处理器升级外,已经很难找到新的卖点,耗能过大、不易携带等弊端已经显露无遗。可穿戴设备在如此背景之下正可谓应运而生:它能够满足用户的便携性需求。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更容易被携带,此外,操作也很便携,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进行拍照,挥手开启录音等。这显然比用指尖滑动、翻菜单、搜索更加诱人。

  最后,盲目跟风的心理也促使众多国内厂商涌入这一市场。因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企业已经把可穿戴设备看成了最朝阳的产品,如果不入手搅一搅,就好像意味着失去了与竞争者一搏高下的筹码。

  变革式创新才是王道

  当国内厂商纷纷推出可穿戴设备时,消费者的态度显然褒贬不一。有消费者就表示,“2000元买一个手表,其中的很多功能与我的手机重复,反正我觉得不值。”有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式数码设备的现状很像当年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单一,价格却相对较高,实用性不强。

  从用户的终极诉求来看,人们期待看到一款能够颠覆移动设备的可穿戴设备,至少以独立的数据采集、计算传输能力做到移动设备所不能做到的事。国内已面市的可穿戴产品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侧重个人的保健设备(健康手环、计步器等),二是作为手机配件出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厂商还不了解可穿戴设备真正的需求所在。健康手环、计步器是否是大众需求?智能眼镜和手表等除了比较酷外还能用来干什么?这些扎堆出现的计步器、手表和跑鞋是不是能被移动设备所替代的呢?显然,就国内的这些可穿戴产品而言,“只是形式上可穿戴”,差异化创新不够,因为跑步计算、导航、遥控拍照等应用在移动设备上也完全可以实现,不过是交互方式有点创新罢了。

  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一款产品如果只一味的“山寨”,而不能把自有的特色服务模式嵌入进去,那么,希望通过它实现大规模销售来赚到钱是非常艰难的。在可穿戴市场上,最终的成功者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出极度贴近刚性需求的可穿戴产品(比如对孕妇和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设备);另一种则是在可穿戴设备的躯体上研发出前所未有的应用,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增值。因此,对国内厂商而言,变革式创新才是王道。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