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北斗”何时进入百姓家

作者:人民网
来源:海门日报博客
日期:2013-02-18 10:16:10
摘要:2012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那么“北斗”何时进入百姓家?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
  说到卫星导航系统必须提到一个名词原子钟,因为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在太空部署原子钟的国家。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正在非常迅速而踏实的前进着。2012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嘉 宾:李长江(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兼导航卫星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 

  谢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杨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对话背景 

  卫星导航产业和互联网、移动通信被称为世界三大IT产业,据证券时报报道,有专家预计全世界卫星导航产业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中国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将会是中国北斗导航产业的黄金期。说到卫星导航系统必须提到一个名词原子钟,因为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一个很形象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冷战时期的大国地位是由原子弹来决定的话,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大国地位很可能将是由原子钟来决定的。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在太空部署原子钟的国家。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正在非常迅速而踏实的前进着。那么,目前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怎么样?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难题?接下来又将走向何方? 

  日前,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再次走近"北斗"”活动上,多位专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优势: 

  北斗的独到之处是“位置报告” 

  主持人:和美国的GPS、欧盟的Galieo(伽利略)等相比,北斗到底有什么不同? 

  李长江:我们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在2012年建成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区域导航定位。这个系统从体制和信号上来说,都完全具备了与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已建成的两大系统GPS和Galieo的水平。和GPS系统做比较的话,按照我们即将发布的信息来说,完全可以达到10米之内的导航定位精度,水平垂直都是10米之内,这是没有问题的。 

  不仅如此,我们的系统还有独到之处,我们有位置报告。一般来讲,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以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其他人获知用户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把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走遍天下。 

  谢军:在整个建立北斗卫星以及研制生产发射卫星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我们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国家全面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下,明确了这类卫星要解决空间位置与时间基准的作用,通过空间位置和时间基准,把一个基准站建在空间让大家共享,实现导航、定位、授时以及特有的位置报告的服务。 

  主持人:使用起来,和GPS的功能完全一样吗? 

  李长江:可能刚开始用大家会觉得有些不方便。毕竟我们的系统是区域系统,还有一些受限制的地方,在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使用起来,由于我们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地面做了一些修正,会受到国土的限制和卫星构型的限制,使用起来的信号,没有GPS那么多,应用起来也稍微会不方便。但是随着整个系统逐步扩展,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能够有很大的改善。 

  主持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您觉得主要得益于什么? 

  李长江:纵观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应用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建设与应用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首先是北斗在发展策略上,坚持了先区域再全球的计划,先实现我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然后扩展至全球,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这样的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投资少、见效快,先解决有无问题,占据频率资源,再精益求精,赶超先进。 

  另一方面,国家着眼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自主系统提供了经费保障。同时,为推动工程的快速发展,实施导航重大科技专项,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 

  规划: 

  服务全球仍面临很多难点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近些年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规划? 

  李长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2000年建成了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使我们国家继美俄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第二步,是在2012年建成区域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把区域系统扩展到全球,无论中国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用上我们自己的北斗系统,那个时候可能是全球兼容的,为什么讲全球兼容?你可以用GPS,用伽利略,也可以用我们的北斗系统,而且卫星的信号可以综合起来使用。 

  主持人:我国的北斗可以说发展的很快,在这之中主要面临的难题有哪些? 

  李长江:首先是面向全球的竞争,现在国际上在建和已建成的有四大系统,这里面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我们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频率争端问题,是在2000年的时候向国际电联递交了我们的材料,国际电联规定到某一时段,如果你不启用,不把你申报的材料激活的话,你就需要重新排队,重排就意味着落后于别人,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杨慧:对于先建成的系统,你再去发展,第一是市场的瓜分,第二是军事目的。因为GPS对所有使用它的人都说在非常时期有关闭GPS的权限,所以军事用途是别的国家再怎么发展也都不能够使用的。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其他后来要发展导航的国家,可能都面临着这两种情况。第一,不愿意看到你发展。第二,如果你发展太快,有点酸也是可能的。 

  李长江:此外,面向全球公众服务,里面也有很多问题,一是系统的连续性、可用性、完好性要求高,导航定位不能走着走着信号没有了,失去目标了,不知道往哪里走了,在地面上大家开车都知道顺着路走,信号导向,但如果是航空器失去导航定位信号,很可能带来的是灾难性的故障,现在的空域是越来越紧张了。 

  航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大的层面上,我们是一个北斗卫星导航工程,下面又分为了卫星运载器、发射场、运控、应用。对于卫星来说,里面又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卫星要能够在轨实现八年的稳定工作,要有充分的能源保障,要有发电设备、储能设备、能量的分配管理设备。卫星在轨道上要做各种动作,受空间干扰,姿态发生变化。一颗卫星里面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要能够准确地发射到地面上来,不能发射到太空去。怎么来控制这颗卫星等等,这些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构成,这里面有非常多的难点。 

  未来: 

  2013年普通人能用上北斗 

  主持人:目前“北斗”的应用情况如何? 

  谢军:随着2007年第一颗卫星发射,特别是去年系统提供试运行以来,已有很多应用的成果。很多企业都投入到北斗的应用开发中,这里面包括我们的交通运输,有地面的,有海上的,还有中低轨的航天器测控、气象水文检测、应急救灾以及一些重大的任务期间,都在使用北斗卫星系统。 

  目前,我们国家安排的一些典型示范工程,已经在用我们这个项目,而且用的非常好。如交通部有三千多台长途运输车在用北斗监测着车辆运行情况,一是对北斗系统进行评估,二是对车辆交通安全,包括对超载、超时等检查,找出管理办法;再如海上渔船,国家的气象部门等也在使用北斗做一些数据监测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国内有些公司,在利用北斗卫星信号,为老百姓休闲生活开发一些应用项目,包括终端用户机,也在做一些未来产品。 

  主持人:那我们普通人什么时候才能用到呢? 

  李长江:现在已经开发出来了各种类型的用户接收机,我们手头上也有,过程不复杂,但是老百姓可能要花一些银子,需要专门的北斗用户接受器才能使用,要不然收到了也使用不了。现在国企、民企、私企都在开发北斗的用户接收机,随着我们向公众作出承诺以后开放这个系统,很快就会给广大用户使用。至于具体的推广,2013年肯定能推出来。价位,我估计在一两千元左右。 

  谢军:随着国家整个政策的制定、北斗卫星区域化导航系统的运行,特别是无源定位功能的发展,从理论上具备了与GPS竞争的条件,北斗导航产品必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必将在民用上有所突破。 

  上海发布卫星导航产业 

  工程实施方案 

  卫星导航可防止“公车私用”?是的。在节假日,公车一旦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立刻会将信息反馈给管理员,这等于为公车上了一把“安全锁”。前不久从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卫星导航产业专项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获悉,到2015年,上海将率先建成卫星导航基础设备比较完备、产业特色比较鲜明、产业规模相对较大、应用示范在国内全面领先的城市,行业产值力争实现百亿元目标,特别是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方面,上海将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上海卫星导航应用起步较早,拥有企业近百家,年产值约30亿元,但与北京、广东乃至武汉、西安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此,上海将借助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初步建成的东风,加快新一轮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按照规划,到2015年,上海将基本完成兼容北斗的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模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成闵行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和北斗西虹桥基地建设;同时,北斗产品检测检定中心也将建成。按照规划,具有特色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群将在2015年初具规模,上海将以GNSS多模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终端关键元器件及终端产品为重点,形成4到5家卫星导航核心企业,初步建成卫星导航产业体系。 

  上海市国防科工办透露,从今年开始,上海将逐步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在海事航运、智能交通、城市安全、城市物流、社会服务、车联网等6个方面的示范应用。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