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将共享受理环境 诸多问题仍待解

作者:万敏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期:2012-12-06 09:37:54
摘要:“目前,非接触式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拓展等均顺利开展,为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12月5日,在“金融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研讨会的发言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表示。
  “目前,非接触式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拓展等均顺利开展,为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12月5日,在“金融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研讨会的发言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表示。

  该研讨会上,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的创新发展前景成为业界的共识,当然,与会的各银行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存在受理环境、圈存渠道等问题,不论是金融IC卡还是移动支付,从各方面来看都还处于“烧钱”的阶段。

  此外,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涉及各种形态的产业和机构,由此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难以协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原因。典型的就有银行和运营商因利益出发点不同,要达成共识还尚待时日。

  尚处“烧钱”阶段

  李东荣认为,非接触受理环境的改造与完善是移动支付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加大非接触受理环境改造力度,保障非接触受理环境的联网通用质量,实现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受理环境的全面整合和有效复用。

  同时,移动支付在全面继承金融IC卡的非接触、安全性、多应用等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存储空间大、计算能力强、线上线下网络融合等特点,创新性地将智能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受理网络整合成一个跨领域、跨行业、跨网络的金融创新平台和多应用融合载体,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3A”(Anytime,Anywhere,Anyway)移动金融服务。

  这一点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建设银行个人存款与投资部总经理康义表示,移动支付通过现场的支付和远程支付模式,将线上线下支付整合到一个功能上,一站式的在手中完成,将彻底改变客户的支付方式。

  但是,不论是金融IC卡还是移动支付,都面临着非接触式受理终端改造的重任。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表示,非接触式的设备现在全国虽然有几百台,但与用卡相比受理矛盾还比较突出。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透露,在受理商圈方面,目前全国支持非接受理的银联“闪付”终端已超过105万台,重点电商、交通、商旅、便民服务等银联手机支付商户超过2200家。

  此外,李晓鹏还提出优化非接触芯片卡的圈存渠道问题。“非接的小额支付是限制在1000元的金额,目前圈存的渠道还要去柜台的POS。应该加快自助终端的圈存渠道,加快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自助圈存渠道建设。”

  受理环境的改造和卡片成本等各方面的投入将耗资巨大。不论是金融IC卡还是移动支付,从各方面来看都还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有市场意识的银行等机构已经看到,这是一块不能放弃的蛋糕。

  “投入和产出不匹配。移动支付还未到爆发式发展阶段。”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认为,现阶段银行要耐得住寂寞,“现在不投入,未来就会失去这块市场。”

  银行与运营商难握手

  目前,移动支付实现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商业银行则主推“手机钱包”的形式,但也仍有问题待解决。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手机支付虽然便利,但其安全性还值得考量。”一位北京地区芯片卡生产商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方案有被病毒攻击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手机钱包”面临的问题则是便利性。由于NFC手机的主要生产商为国内品牌的几款固定机型,并不利于在大众市场广泛推广。

  “NFC手机的适配性能也有待加强,市场上仅有少量手机能支持NFC功能,客户对手机的选择范围很有限。”康义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对配套产品生产商来说,提高生产技术也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移动产品在SD或SIM卡中加载金融应用,还要提高技术。”康义指出。

  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涉及各种形态的产业和机构,由此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难以协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原因。

  “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试水移动支付领域,这样的合作大多是以运营商为主导,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将银行账户作为转账充值的手段,但是仍然希望银行客户端以应用的方式嵌入到移动运营商的客户端中去,从而隔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同时运营商也从运营角度出发,希望银行通过SIM卡的空间租借与运营方式提供较大的资源投入,这也是银行难以接受的。”康义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虽然现在基本明确了由央行主导出标准,但也要参考工信部的意见。”上述厂商人士表示,银行与运营商各自的利益出发点不同,要达成共识合作还需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