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冯培德:传感器技术为航空物联网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吉平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12-10-10 09:10:20
摘要:冯培德告诉记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飞机上将逐步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类似于物联网技术,利用广泛布置的各种传感器预测飞机、发动机和系统的亚健康状态,如零部件的腐蚀、磨损和疲劳等所引起的问题,通过及时采取措施来提升飞行安全系数,把飞行危险降到最低。

  ■ 人物档案

  冯培德我国惯性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从1984年起长期担任航空618所所长、航空惯导系统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并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先后研制成功采用挠性惯性器件的563、573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为国家填补了空白。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发明三等奖各一次,国防科工委和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计12次,并获航空金奖。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2001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机械运载学部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第61个年头。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航空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几代中国航空人矢志报国,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年过七旬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惯性导航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冯培德就是其中的功勋科学家之一。

  当年,他义无反顾地走进大西北的研究所,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专研,为打造中国的惯性导航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他年过七旬“壮心不已”,仍然为培养新一代航空人才殚精竭虑,为中国航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鼓与呼。

  国产大飞机研制稳步推进

  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器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冯培德认为,航空器的研发水平是国家总体科技水平的标志。大飞机项目的研发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它体现了国家对整个航空领域的高度重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冯培德透露,大型飞机“是按照进度在走,情况总体上说令人满意。”他高度肯定了一线科技工作者,“他们为确保计划不拖后,经常‘7-11’模式工作,也就是一个星期干7天,一天干11个小时。遇见紧急的工作,他们会采用‘7-24’模式,人可换班,工作24小时连轴转。”

  冯培德认为我国航空工业近年来之所以步入快车道,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具体说就是处理好军机、民机、通航飞机的全面安排,处理好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协调发展,处理好生产、研发、预研(含基础研究)的统筹部署。由于种种原因航空发动机已成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短板”,此事已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组织了几十位院士、专家进行调研和出谋献策。冯培德认为,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国产航空发动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冯培德还提到航空机载设备的研发,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很多关键设备都需要超前、独立发展,防止拖飞机研发的后腿。他以激光陀螺研发为例,说明有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2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不提前部署是会误事的。

  他还告诉记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飞机上将逐步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类似于物联网技术,利用广泛布置的各种传感器预测飞机、发动机和系统的亚健康状态,如零部件的腐蚀、磨损和疲劳等所引起的问题,通过及时采取措施来提升飞行安全系数,把飞行危险降到最低。

  “在航空领域的一些高难技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冯培德说,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才能不断缩小差距,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必将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在中国惯导领域奋斗50年

  1957年,16岁的冯培德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他回忆说:“北大数学系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当时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我的兴趣是飞行器,希望以后能在航空领域工作。当时,在这个领域工作的知名科学家有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我选择力学就是要朝这个方向走,好的数学力学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大学期间的冯培德忙碌而充实,他在各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在北大读书期间,冯培德被挑选参加一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从此他就迷恋上了航空惯性导航技术(简称惯导)。他一边到北航听课,一边用自学的办法大量阅读了有关惯导的书籍和资料,掌握了很多惯导的相关知识,写出了《陀螺章动漂移研究》的优秀毕业论文。

  1963年,冯培德考取南京航空学院的研究生。这期间他在导师杨长仁教授的指导下弥补了机械、电气、电子和工艺方面的不足,又在天津707所实习期间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仪器,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兴趣。

  1967年研究生毕业后,冯培德怀着满腔热情响应国家号召去了航空工业部第618所研究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当时位于陕西户县,住的是大草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和他的同事们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我国第一代航空惯导的研发工作。

  在618所工作的日子里,冯培德时刻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初始对准技术是惯导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冯培德提出了计算罗经法的新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精度并缩短了系统准备时间,该项创新使618所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十几年后发现美国、法国也采用的是类似方案。

  1981年,冯培德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田纳西大学进修两年,临离开时洪箴教授给张守恒所长的信中说:“……他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概念特别清楚;它具有广博的知识;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技巧……他对中国来说,或者对您的研究所来说确实是一位宝贵的人。”冯培德当时有机会留美工作,可他还是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到618所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航空惯导的研究工作。

  在冯培德的主持下618所研制出采用挠性惯性器件的第二代惯导——563惯导系统,该系统设计定型后使我军国产战机第一次装备了惯导,该系统随空中加油工程加/受油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冯培德在获奖名单之中。冯培德还带领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赶在“飞豹”首飞之前研制成功了563A惯导系统,使该惯导系统由备份转成正式列装设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又担任573惯导系统的总设计师和现场总指挥,该项目是当时两个由国家计委、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的机载设备国家专项之一,要求研制出与美军装机水平相当的惯导,由于技术难度大,有关部门同意引进部分关键技术,但与西方国家的两年多谈判告吹,这使他们再次认识到像航空发动机、机载雷达和机载惯导这样的关键技术确实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只能横下一条心自主研发。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成功,还抢回了外事谈判耽误的两年多时间,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该型惯导陆续配装新型战机,长了国人的志气。

  2001年,冯培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航空工业系统从事机载设备研究的第一位院士。

  为中国航空科技培养人才

  1991年,冯培德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994年,他又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成为618所历史上第一位硕士、博士生导师。从此之后,他对培养国家急需的新一代航空科技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2003年,冯培德担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组建了惯性技术与组合导航实验室,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他希望此生能培养100名研究生。到现在为止,他先后在618所、西工大、南航、北航、海工大等院校陆续培养了80多名研究生。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冯培德一直坚持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好、外语好,但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和能力欠缺。”冯培德说,“但在工作单位,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你的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有真本事。” 冯培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努力为研究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他们真刀真枪地干,在实践中增长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和培养创新精神,不少学生还到研究所参观实习和参与技术攻关,与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样机装船做海上实验时,几个博士生起了挑大梁的作用,这些学生都感到责任重大,难得的实践机会终生难忘。

  冯培德院士已到古稀之年,但他依然对科研工作充满兴致,学生们在实验室加班到晚上12点,也能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因为他见不到实验结果就睡不着觉。有一次学生一大早就接到电话,得知老师昨天晚上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一直工作到深夜两点,写了一份新的技术方案,一大早就要来实验室跟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安排编程和实验验证工作。同学们深受感动,觉得老师真是老当益壮,冯培德也感到自己和这批年轻人一起工作似乎年轻了许多。

  冯培德不仅向他的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视对他们人格品德的教育。为了使更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他还多次受邀到多所知名大学作报告。“冯院士像一位平实而坦诚的老朋友,和我们畅谈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一位听报告的学生如是说。

  冯培德还强调团队精神,他说,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团结,讲究合作,学会被人领导,也要会领导别人。“其实科学研究是一群人的工作,所以你要学会如何融入这一群人里面,才能一起做好研究。”(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廖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