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RFID打造“会思考”的城市——南韩松岛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泛科学
日期:2012-07-19 15:48:03
摘要:城里每辆车的车牌都会贴上无线射频辨识(RFID)卷标,这些微型天线各自调到特定频率,连结到耗能超低的处理器,当它们侦测到自己的专属频率时,就会以同样的频率把定位讯号送回控制中枢,讯号收发所花的时间不到一秒钟。

  能够自行调节、与人类互动的城市,
  以往我们只能在科幻电影或小说里看到。
  现在,内建人工智能的城市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一块来看看南韩松岛是怎么做的。

作者/查尔斯.阿瑟(Charles Arthur)  译者/高英哲

  松岛预估斥资350亿美元,是史上最大宗的私人不动产投资案。松岛(Songdo)的市街看起来一片寂寥。由于还没完工,这个未来之都目前没有太多可观之处。即便如此,已经有两万两千人住在这里,还有五千人预计会在今年底前搬进来。

  这座崭新的“智能型”城市位于南韩首都首尔西方约65公里远的一处人工岛屿上,占地6平方公里,是一项极具野心的计划。设计这座城市的用意,是要让大家一窥几年后首尔、甚至现有欧美城市可能的面貌。它预计在二○一五年完工,届时这座“全世界最聪明的城市”会有六万五千人居住。所谓“最聪明”说的不是居民的智商,而是指松岛的道路、公园与高楼都有内建智能。

  会思考的城市

  将来,人类会需要更聪明的城市。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了二○五○年,全世界70%的人口会是都市人口,也就是全球92亿人中,有64亿人生活在都市。目前全世界70亿人中已经有半数住在城市,若现有的城市再住进30亿人,城市的负载会撑到极限。照松岛的幕后团队所言,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兴建对居民与环境皆能应变的智能型城市。

图1:施工中的松岛中央公园与运河已逐渐成形。松岛预计于二○一五年完工。

  松岛从二○○○年开始兴建,预估斥资三百五十亿美元,是史上最大宗的私人不动产投资案,大部分资本来自美国私人地产商“盖尔国际”(Gale International),以及摩根史坦利投资银行。他们投资的目的,有一部分是为了创造出“各种东西”的因特网;这网络不仅将人们连结在一起,也要把车子、住家等东西连结起来。通讯大厂“思科”在兴建城市的同时,就在道路、街道与建筑物嵌入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会持续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中枢,举凡建筑物、电力需求、道路交通状况、室外和室内温度等数据,都会在这里汇整分析。

  “我们兴建的是一座会依据信息运作的城市,由控制中枢充当松岛的‘脑干’。”思科执行长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这么解释。举例来说,街道上的摄影机会监控人行道上有多少行人,街道冷清时可将街灯调暗,人潮熙攘时则把街灯调亮,这么一来便可以节省成本。若是侦测到道路或建筑物异常壅塞,也可亮起警示,减少交通延误造成的损失。

  还有另一项创新设计,可以用来预防城市令人头痛的交通问题。城里每辆车的车牌都会贴上无线射频辨识(RFID)卷标,这些微型天线各自调到特定频率,连结到耗能超低的处理器,当它们侦测到自己的专属频率时,就会以同样的频率把定位讯号送回控制中枢,讯号收发所花的时间不到一秒钟。综合城里每辆车的讯号,就能实时反映实际的交通情况,好让控制中枢调整交通号志,设法疏通作业,并且预警。松岛就连交通号志都是高科技,不用灯泡,而是用LED;LED所耗电力大约只有灯泡的1%。

  然而,最可能引起居民热烈回响的,是“网真”(telepresence)视讯屏幕。家家户户与办公室内,甚至街头上,都会装设网真,届时人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意拨打视讯电话。

  将科技彻底整合到松岛的骨子里还只是整个计划的一环。“智能型城市”的目标是:创造出一座可永续经营、对环境冲击最低的人工之都。

  永续经营之道

  人类所需的环境资源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水。联合国二○○六年的资料指出,美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要用掉575公升的水。每增加一座新城市,全球用水量就会增加。

图2:松岛还要三年才完工,但目前已有两万人入住。

  不过松岛的给水系统藉由巧妙造景、收集雨水,以及将水槽、洗碗机与洗衣机回收的废水净化处理,可将干净水的用量降至平常的十分之一。在屋顶种植物不但可以减少都市的排水问题,植物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太阳的热能,冷却周遭空气温度,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除此之外,松岛也不需要倒垃圾。无论垃圾是否含水,压力驱动的中央垃圾收集系统都会咻咻地抽走垃圾,所以你不会看到垃圾车在街上穿梭的景象。

  不过,这些创新设计真的都使城市变得“更聪明”,或者真的史无前例吗?实际上,世界各地已有数个类似的计划正在进行,尤其一些欧洲与北美的城市,已经在把智慧科技整合到它们既有的基础设施中,例如输电网就以数字方式收集供电者与用电户的信息。

  以色列公司Innowattech设计了一套感应系统,他们在路面下嵌入小感应板,车子驶过时多少会压到内嵌感应板的柏油,这些板子就将这微小的柏油运动转化成电力,储存在电池里,或是把电力送回国家电网。这套系统还能算出经过的卡车是否超重、造成路面过度损耗,并利用违规卡车制造的电力,将相关信息以无线方式传送到主管机关。Innowattech目前正在测试这套系统能不能应用在火车铁路上。

  来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师阿丽亚娜.卡列格里(Arianna Callegari),则研发出一套由小型涡轮组成的网络系统,可安装在隧道的墙壁与天花板上,利用卡车或火车驶过所带来的风产生少量电力。

  那未来呢?除了像松岛这样,从头打造一座“最新科技血统”的智能型城市,既有的城市是否也能够回头升级,通过“未来化认证”?

  停不下的进步?

  “欧洲有很多城市,像是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纳、马尔默、斯德哥尔摩等等,都开始与市民合作,携手打造更聪明的城市。”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永续发展城市中心主任马克.迪肯(Mark Deakin)说出他的观察。比方说阿姆斯特丹就鼓励市民、当地企业与政府单位彼此合作,透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落实智慧科技,双管齐下地推动节约能源。这项计划野心勃勃,希望在二○二五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一九九○年排放量的40%。“就某方面来说,升级老城市有点像是看牙医,你得把烂掉的部分挖掉。”迪肯说:“这可以做到某个程度,但我们得自问,这么做究竟是出于社会福祉,还是研发者的一厢情愿。”

图3:松岛预估斥资350亿美元,是史上最大宗的私人不动产投资案。

  “盖尔国际”主席史坦.盖尔(Stan Gale)表示:“根据主导计算器科学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计算器技术会不断进步,随着我们年复一年盖下去,每座城市将会盖得更快、更好、也更省钱。”他打算以松岛为蓝本,在中国与印度兴建二十座新城市。

  不过依据摩尔定律,快速进步既然势不可挡,那么松岛许多内嵌科技很快就会过时。像美国NASA跟欧洲太空总署等太空中心,对这个问题都了然于胸。既然知道探测器离开地球后就很难再进行复杂的维修,他们就得未雨绸缪,尽量先设计得确实牢靠。松岛的建筑师就比较轻松,(即使是完全整合内嵌在城市里的设备)出现问题时,也能在地球上就地升级或更换。

  由于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人类逼不得已只好开始迁往更不宜人居的地区。在这关键时刻,发明智能型城市及升级既有城市,似乎已是箭在弦上、势不可挡。

作者查尔斯.阿瑟/英国《卫报》科技类编辑。着有《数位战争:苹果、微软、谷歌与网络争夺战》(Digital Wars: Apple, Microsoft, Google and the Battle for the Internet)。

译者高英哲/英国约克大学经济学硕士,台湾大学科学教育发展中心长期合作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