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建“智慧浦东” 铸“软件名城”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上海信息化
日期:2012-07-25 10:30:07
摘要: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自从1992年浦东软件园成立以来,浦东软件产业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成就显著。2011年,浦东新区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974.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1%,占上海市的55.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4%,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软件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32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自从1992年浦东软件园成立以来,浦东软件产业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成就显著。2011年,浦东新区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974.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1%,占上海市的55.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4%,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软件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32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浦东新认定软件企业和获得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2011年新认定软件企业达到101家,累计认定软件企业811家,7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一级资质,10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二级资质。企业上市融资再掀新高,截至2011年底,浦东共有17家软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浦东新区软件产业的多年发展和实践,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支撑,离不开前瞻的规划,离不开国际市场的催化,离不开企业不断的创新。

  制定扶持政策,营造发展环境

  发展软件产业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浦东新区从优化环境入手,颁发了一系列软件产业扶持政策,范围涵盖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实施CMM/CMMI认证、来浦东创业的归国软件人才、软件产品测试登记费用、建设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软件出口企业的贴息贷款等,对浦东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促进作用,形成了浦东软件产业大集聚、大发展的格局。早在“十五”期间,浦东新区就出台了《关于浦东新区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浦东新区“十五”期间鼓励和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又陆续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浦东新区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财政扶持措施》、《浦东新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频频出台的实质性政策,为软件科技人员到浦东创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浦东新区经信委制订了《浦东新区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10-2012)》,紧扣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抓住3G时代、3C结合、三网融合的机遇,加强政府的政策聚焦,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鼓励各类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的探索和创新,推进软件产业新一轮发展。2012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上海市《关于本市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浦东新区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浦东新区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软件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

  浦东新区以产业基地为主要抓手,坚持基地建设专业化、精品化路线,依托较为完善的基地布局促进软件产业的集聚发展。上海浦东软件园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特征清晰、人力资源优秀、服务设施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郭守敬园、祖冲之园、三林世博分园以及昆山浦东软件园四大园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取得了显著的产业集聚与辐射、人才凝聚等方面的效果,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推动园区软件产业发展,浦东软件园在深入了解园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星”标准、“心”服务、“新”价值的服务理念,形成了“技术开发与通讯网络、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企业孵化与投资融资、运营咨询和商务推广、生活配套与基础保障”五大服务模块,并依托“400”客服平台,提供 “一站式”服务,为园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定的困难,园区总体客户满意度达到了88.17%,充分体现了上海浦东软件园“软实力”的全面突破和整体创新。

  陆家嘴软件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从楼宇建设、服务配套、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园区运营水平,迅速集聚了欧特克研发中心、富士施乐研发中心、大智慧、西科姆、新致软件、国讯新创、华讯网络、完美时空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软件研发企业,被上海市认定为“上海市软件产业基地”和“上海市软件出口(创新)园区”。

  走国际化道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发展软件产业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浦东新区发布了《浦东新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在市场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环境国际化等方面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提高软件企业自身素质,提升区内软件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一方面,引进了IBM、花旗软件、印孚瑟斯等国外知名的软件企业,这些企业为浦东带来了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创新理念;与此同时,浦东支持和引导本土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在浦东发展的宝信软件、新致软件、大智慧等一大批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领域的产业优势。

  例如,作为上海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的宝信软件,其海外客户已经遍及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与日本电装、三菱电机、富士通、索尼、欧姆龙、日立制作所、日本电气、英国TP、丹麦Danfoss等战略大客户形成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与多家潜在大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日本宝信株式会社。

  在国家和上海市相关鼓励软件出口和外包的政策激励下,2011年浦东新区软件出口增长迅猛,出口额达到 14.7 亿美元,同比增长75%,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达到38.9亿元。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浦东新区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软件企业认定标准之一就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软件总收入的比例在8%以上,而浦东软件企业研发资金投资占软件收入比例平均达到27.2%,较高的研发投入已成为浦东新区软件企业的重要特征。

  聚焦“两化融合”,推动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软件产业的作用,特别是扩大和加强软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两化融合”实践区,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对提升产业能级的“催化剂”作用,并紧密围绕上海市两化融合“1010工程”,有效推进了航空、汽车、船舶、钢铁等领域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

  比如航空产业,以中国商飞为龙头,推动了大型客机全球协同平台和供应商研制符合性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型客机研发和供应商管理能力。在船舶领域,外高桥造船厂将一维码、二维码、RFID等技术应用于物料管理,实现多种电子识别技术融合,在国内造船行业率先实现船体构建、余料和管子全过程动态管理。宝信软件、联创汽车电子被授牌为上海工业软件工程中心,分别肩负起推进钢铁制造领域和柴油电喷控制领域软件研发应用的重任。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上海站)及上海“两化融合”总结会议中,浦东新区商飞、振华重工、西本物流等企业的10个项目,被列入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项目,占上海市的1/3。

  虽然浦东的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丝毫不能懈怠。《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 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浦东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要达到2500亿元,其中软件产业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700亿元。规划还指出要“着力推动浦东软件企业向高端化发展”,“将浦东打造为国际软件外包服务中心”,“加强对嵌入式软件及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支持力度,提升其他关联行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等具体任务。

  2012年,浦东软件产业将按照“智慧浦东”的建设要求,以浦东软件园和陆家嘴软件园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安全软件、高端软件外包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推动软件产业在各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和上海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