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标准法规  >  正文

银联谋划移动支付“国标”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时代周报
日期:2012-05-03 08:55:51
摘要:近期,其在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方面“左右开弓”、动作频频。一方面和国内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厂商UC合作推出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其主推的移动支付标准或将在年内成为国标。
关键词:银联移动支付

  中国银联错失了互联网支付的好时机,但却不会放弃移动支付。

  近期,其在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方面“左右开弓”、动作频频。一方面和国内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厂商UC合作推出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其主推的移动支付标准或将在年内成为国标。

  而这些都是在为未来同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的竞争“打基础”。

  联合UC

  4月24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银行卡组织之一中国银联与全球最大手机浏览器提供商UC优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基于UC浏览器的银联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

  “当前国内由于手机的普及率大大高于PC,银联卡的普及率也大大高于其他网上支付账户,UC和银联的合作将快速推进移动支付的全民化进程,也疏通了阻碍众多电商、阅读、游戏、团购等移动互联网企业盈利的移动支付渠道。” UC优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在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看来,银联和UC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我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到2013年,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银联-UC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俞永福说。

  除了和UC这样的浏览器厂商合作,银联还在手机客户端领域发力,目前京东商城、麦包包、欧飞数码等商户均已上线银联支付服务。

  “银联手机支付是银联全力打造的移动支付综合解决方案,面向不同的应用平台形态,发展出基于智能卡的银联手机客户端、安全控件等系列产品,全面支持移动互联网商户的接入。” 柴洪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另据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副总经理单长胜介绍,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正在逐步覆盖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支持超过100家银行发行的银联借记卡或银联信用卡。而在费率方面也将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圈地移动支付

  记者在中国银联2011年股东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联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138亿元,营业收入约60亿元,净利润为10.7亿元。

  目前,中国银联的营收结构为:一是境内ATM收入,比如跨行取款中收取的手续费;二是境内POS交易转接收入,即刷卡商户的佣金部分;三是国际业务收入;四则是一些创新业务收入,比如移动支付。其中,境内POS收入大约占到银联营业收入的一半。

  面对千亿级的移动支付市场,中国银联也开始积极联合产业链各方,以求获得未来的主导权。

  但对于未来移动支付将占到银联营收多大比例,单长胜对本报表示不方便透露。

  “银联不是一个保守的企业,对移动支付探索起步很早,从2003年开始研究第一代支付平台,也推出一些相应产品。” 单长胜说银联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组织,欢迎所有支付产业链各个不同层面的产品和银联合作。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银联和UC的合作也是不排他的。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困于标准始终未定。拥有移动资源、手机终端、电信用户的电信运营商和拥有支付资源的银行、银联之间缺乏合作、各干各的。

  单长胜也承认,目前更多的是远程支付,而近场支付受到一些局限,需要手机终端等各方支持,目前没有达到产业化普及。

  此前,中国移动坚持RG-SIM2.4G标准,而银联主推NFC13.56M标准。但好消息是,目前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有望在年内正式发布,近场支付明确了近场通信频率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手机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

  “由于移动支付标准的不确定性,产业链上的公司始终没有放开手脚。”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相关人士称,一旦标准确立,将快速促进行业市场空间的打开。

  三方混战

  电信运营商为了避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沦为纯“管道”,也在积极发力支付业务。中国移动斥资398亿元入股浦发银行(600000)(600000,股吧)布局移动支付;而在今年4月26日,中国联通(600050)(600050,股吧)在其总部举行了“联通支付有限公司”挂牌仪式;中国电信也早已成立了天翼支付公司。

  据悉,三大电信运营商于2011年年底最终获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

  目前在远程支付领域领先的民营第三方支付们也没有闲着。如支付宝推出的条码支付、快钱开发的“快+”平台,财付通的手机客户端和“乐刷”产品等。

  三方争霸,中国移动支付谁来带领?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远程支付将率先领跑并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而近场支付尚处于发展初期,爆发还要经历一段时期的市场培养,三方都有机会获得主导权。

  “移动近场支付受到用户接受程度低、市场需求有待培育、受理环境有待改善、产业链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有待加深等众多问题的影响,大规模的爆发至少还需要二三年的时间。”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称。

  她认为,2012年移动近场支付市场的发展仍然以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银联的城市商业试点的推进为主,试点城市将进一步扩大。

  也许“争执”并不能解决移动支付发展的难题,唯有合作才有出路。

  “目前移动支付产业链太长、太复杂,从芯片、终端、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银行到银联,需要实现共赢,一套共赢机制的建立,才能使各环节贡献各自产业资源。”银达润和副总裁潘晓翔说。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