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手机变身"借阅证" 上海图书馆让好书"触"手可及

作者:方翔
来源:东方网
日期:2012-04-12 09:44:07
摘要:拍摄书籍的条形码,或者手工输入,你就立刻知道这本书在上海图书馆中是否可以借到,并可以看到其他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这样的移动阅读服务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拍摄书籍的条形码,或者手工输入,你就立刻知道这本书在上海图书馆中是否可以借到,并可以看到其他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这样的移动阅读服务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移动上图七大功能
  
  现在,只要你的手机是iPhone,或者安装了Android系统,你就可以通过触及上海图书馆官方网站,下载相关的客户端软件,实现书目检索、读者服务、微博分享、上图信息、你问我答和分馆导航等七大功能。
  
  “对于读者来说,只要是在看到喜欢的书,可通过拍下条码,或者输入,就可以查到上海图书馆是否有借?而且还可以由此扩展到一些区县图书馆,只要拥有一款能上网的手机,全市图书馆馆藏尽在掌握”,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副主任赵亮说,“目前,在手机图书馆上可以检索上海图书馆书目信息,囊括上海市中心图书馆260多家馆的馆藏信息,能检索全市200多万种、近1600万册馆藏文献资料。目前,我们还与豆瓣网合作,对于读者检索到的书籍,可以查看有关网友的评论,这无疑让你能够更好地了解书籍的口碑。对于平时繁忙的读者来说,则可以通过手机图书馆查看已借图书信息,并办理续借。对于读者证查询与续证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手机图书馆办到。”
  
  “用手机还可以登录上海图书馆的手机网址(m.library.sh.cn),该网址提供全市图书馆的地址、电话、开放时间等信息,同时配有手机网上地图服务,引导读者前往最近的图书馆借阅书刊。”赵亮说。
  
  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们所达到的七大功能,只是手机图书馆的第一步,未来我们还希望移动服务能够让更多平时无暇光顾图书馆的人们,通过手机就能将图书借到家中”,上海图书馆副馆长陈超说,“从目前到上海图书馆的人群来看,老年人和学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而更多的职业人群、广大中青年人来图书馆的机会还不够多,并不是他们不喜欢看书,而是可能实在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来借书和还书。虽然目前上海已完成市、区(县)和街道(乡镇)基层图书馆等一卡通服务点的全覆盖,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图书馆单一集群系统。但是不同图书馆的资源各不相同,对于读者来说,有些图书还是需要到上海图书馆来借阅,因此我们希望手机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有机会直接通过手机借阅,然后送到他的身边。”
  
  “虽然现在从技术上来看,用手机等移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图书借阅的方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有可能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陈馆长不无感慨地说,“这些难题不仅包括物流成本、馆藏保护,还有全市各级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不均衡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尽管困难重重,上海图书馆始终在探索尝试尽可能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
  
  比如有时读者检索到上图有一本好书,无奈住得很远,往返上图很不方便。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上海图书馆已经推出“网上委托借书”服务,读者可以先在网上预约图书,随后图书馆把图书送到离读者较近的图书馆,再用短信通知取书。目前已开通长宁、徐汇、黄浦、陆家嘴和生命科学图书馆五家分馆服务点。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博得了读者的好评。
  
  陈馆长希望这种尝试一旦成熟,就能移植到手机图书馆中。同时,陈馆长也非常希望有条件的街道图书馆能够主动与上海图书馆联系,为辖区居民通过手机借书进行尝试,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方法,让手机图书馆真正为普通百姓服务。
  
  数字阅读“一网打尽”
  
  “如果能够直接通过手机阅读书籍就好了”,白领王小姐说,“对于我们白领来说,现在习惯了在电脑上阅读,加上目前电子书也不少,如果能够用手机来借阅电子书就好了。”
  
  王小姐的愿望无疑代表了目前绝大多数白领的期望,而在赵亮看来,这种愿望并非遥不可及。上海图书馆不仅利用手机等移动新技术来促进传统图书借阅服务的便捷性,更希望直接提供良好的数字阅读体验。自从2010年9月2日推出Android手机客户端第一版、12月15日推出iPhone手机客户端第一版以来,手机客户端的发展无疑使突发猛进。阅读电子书的最大问题已经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版权上的问题。
  
  “我们正在与目前国内知名的一家文学网站进行洽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通过手机就可以访问这家文学网站的不少内容——无论是否需要付费,只要你有上海图书馆的借阅证,你就可以免费借阅”,陈馆长说,“十二五期间上海图书馆将加大采购力度,自行构建服务链,为读者提供更无缝、体验更好的电子书阅读服务。。我们真心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通过使用我们的手机图书馆,多提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上海智慧城市的发展。”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