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宁镇扬“同城化”社保也应“一卡通”

作者:安莹
来源:现代快报
日期:2012-02-13 09:17:08
摘要:“扬州的医保卡在南京刷不了,有一次,我在南京摔断了腿,好几千块钱医药费都是自己先垫钱然后等回来再报销,结果因为丢了一张收据,又跑回南京补,麻烦大了。”
  扬州的医保卡在南京刷不了

  “扬州的医保卡在南京刷不了,有一次,我在南京摔断了腿,好几千块钱医药费都是自己先垫钱然后等回来再报销,结果因为丢了一张收据,又跑回南京补,麻烦大了。”扬州市民丁先生的工作单位总部在南京,他每月都要到南京汇报一次工作,出门在外,头疼脑热、摔伤等意外在所难免,可是随身携带的医保卡出了扬州就成废卡一张了。同样,镇江的退休职工林大爷也很郁闷,下个月,他又得跑回去证明一下自己还活着,既麻烦又有些“触霉头”,但如果不去“年检”,退休金就不发了。原来林大爷退休后,就搬到南京的儿子家住了,可是每年他都要回镇江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验证。

  提案

  医保报销不受地域限制“一卡通”

  “镇江、扬州、南京彼此挨得这么近,现在交通快捷的同城化时代已经到来,更多的人员选择跨城通勤就业,但由此引发了社会保障的跨地区接续问题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别问题,阻碍了人才交流。”民进江苏省委提交了两份集体提案,建议推进宁镇扬社保“同城化”,尽快实现社保卡“一卡通”,一旦这个通了,人才交流也就自然通了,其他资源也就容易协调发展了。

  社保不互通

  妨碍“同城化”

  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徐菊英说,去年安徽进行了区划调整,这给了南京启发。与南京靠得最近的就是镇江和扬州,目前,在公共交通“一卡通”方面,扬州与南京已经实现同城化。一张市民卡在扬州和南京的公交车上可实现“互刷”,扬州市民前往南京,持市民卡还能刷卡打的、乘地铁,同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折扣。还有人在南京上班家住镇江,开车回家只需要50分钟左右,可是医保卡刷不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信息对接不能互认……社会保障方面的不方便阻碍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徐菊英认为,要实现宁镇扬“同城化”,首先应切实做好制度和政策对接,尤其是社保的无缝对接。因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人才广泛频繁交流,实现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保同城互惠模式,可以有效打破人才流动的枷锁,促进三市人才区域化无障碍流通。

  为此她建议,在三市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基础上积极开展宁镇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实现三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无缝无碍;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异地双向结算,三市协商按照约定的医疗费用报销规定,代为办理报销业务,确保三地参保职工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异地就医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协商异地刷卡结算,实时报销,方便三地参保群众,尤使镇扬两市的群众享受到南京的优质医疗。

  三地人社局:

  对接还有不小难度

  扬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孙玉金分管社保工作,他坦言,在养老保险方面,虽然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全省都一样,但是在一些托底补差方面,各市有级差,目前扬州企退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还不到1500元,低于省平均水平。如果能做到同收同支,三个市搞一个大的统筹区,三市的参保者在此范围内换工作,也就不需要转移基金,退休老人也不用每年为了验证再跑回来。

  在医保方面,受地区影响更明显,宁镇扬三市的医保政策、待遇享受办法都不一样,所以医保卡不能随便刷。虽然目前扬州与南京实现了异地就医结算实时报销,但这必须通过省级平台转到南京,且享受人群狭窄,只有扬州市本级的参保者才可享受,且限定于住院,普通门诊和到药店取药要实时结算则还不行。

  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陈建宁表示,目前,南京对外地的医保是可以顺利接续的,缴费年限是认的,但是医保个人账户则不接。宁镇扬要想实现社保同城化,对接的路还很长,因为三个城市的社保政策、待遇标准、经办管理等都不统一。

  镇江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就业管理中心主任胡强说,目前镇江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南京有点区别,镇江要求单位缴20.5%,南京是20%,明年镇江将会降到20%。至于养老保险关系转接目前没问题,可以顺利转接。“不过,养老金的领取资格认证对退休后居住在异地的老人来说,确实是件很麻烦的事。尤其是医保方面,镇江人到南京生活,医药费必须拿回镇江报销。”胡强表示,镇江人到南京工作了,医保关系的转接也有一定的麻烦,南京未必会认账,“比如,参保者在镇江缴了20年医保,然后到南京工作又缴了10年医保,但是一个人的医疗费用集中在老年阶段,大量的医疗费用由南京医保基金支付,南京肯定有"意见"。”

  江苏省人社厅:

  医疗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是前提

  江苏省人社厅副巡视员胡大洋告诉记者,目前社保“同城化”最受关注,要想实现社保一卡通,前提是先做到大市范围内的互通。在养老保险方面,江苏已经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养老保险关系在省内已经实现了转移接续。而医保关系目前虽然能转接,但现在要想实现同城化条件还不具备,因为医保卡出了当地,就不能随便刷。原因在于,眼下,医保仍为县级统筹且城乡之间医保政策不同,大市范围内的医保本身都没有同城化,比如在南京,江宁区的参保者到南京市区的药店不能随便刷卡买药,同样,扬州市区与下面的高邮、江都等地的医保缴费标准、政策待遇也不统一。

  “我们今年将推进医疗生育保险的市级统筹工作,”胡大洋介绍,市级统筹其实就是指大市范围内的统一,统一医疗和生育保险的基本政策、统一待遇标准、统一经办管理、统一定点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今后,参保者不管是在市本级还是在下面区县的任一定点医院看病或是定点药店购药,都能享受到同等待遇,就医者无需垫付现金,只需支付个人应付部分,社会统筹支付部分,自有医院与参保地之间结算。

  “当南京、扬州、镇江三市都实现各自的市级统筹后,宁镇扬三地的社保要想同城化,就很简单了。”胡大洋说。

  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阚延静建议:

  指纹采集能否从

  新生儿申报户口开始

  一场特大车祸,如何在当事人没带任何证件的情况下弄清身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指纹比对。昨天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主任阚延静就提出了《我省应率先开展采集预留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工作》的建议,指纹采集也要从娃娃“抓起”。

  为了弄清楚指纹是否具备确定身份的唯一性,阚延静还专门请教了医院的遗传专家。她介绍,指纹比DNA还靠谱,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根据人体指纹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可测量性及终身不变的生理特征,对操作或被操作者进行身份鉴定的生物识别技术。

  如今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每个新生儿出生的时候,都会在纸上印一个小脚丫给爸爸妈妈们留作纪念。阚延静就在想,是不是可能从新生儿开始就进行指纹采集呢。

  她介绍,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得益于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和快速而可靠的算法研究,成为生物检测学中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发展最成熟的技术,并从传统的刑事侦查领域逐步扩展到用于开机登录身份确认,远程网络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及身份的确认,银行储蓄防冒领及通存通兑的加密方法,保险行业中投保人的身份确认,期货证券提款人的身份确认,医疗卫生系统中医疗保险人的身份确认等多种领域中,开始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指纹技术在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人口动态管理、处理灾害事故处理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阚延静建议,尽快制定《江苏省采集预留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工作条例》开展地方性立法调研,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江苏省新出生的人口在申报户口时,应当预留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省外出生的江苏籍人口在回原籍申报户口时,应当补录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

  在我国或江苏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前,省政府可与公安部协商,由省公安厅牵头,省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在我省部分城市的部分社区或乡镇试点开展新生人口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的采集预留工作。

  16位代表联名建议修改现行条例:

  环保标志谁来发

  主管部门须明确

  如何让江苏的天更蓝,空气更新鲜?昨天,16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修改《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其中提到规范环保标志管理,健全检测、维修、淘汰制度。经环保检验合格的机动车,准予核发环保标志,否则应当进行维修,经复检合格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据悉,2011年上半年,江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指标“不减反增”。其主要原因是到2010年年底国家“黄标车”淘汰补贴政策已经结束,防治措施偏软,而机动车保有量仍在快速增长。

  目前,江苏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00多万辆,居全国第四。汽、柴油年消耗量达1200万吨以上。江苏城市空气污染已呈现煤烟和机动车复合型污染的特征,南京等大中城市尤为明显。因此需要对条例进行修订,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淘汰老旧车和黄标车、油品升级等减排措施提供支撑。

  代表们建议重点修订内容,比如修改条例名称,扩大监管范围,增加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的要求;机动车船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政府、公众的多方参与,《条例》中的部门职责与分工需要进行增补和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义务,对拥有的机动车进行定期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车辆进行维修,并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目前江苏已全面实施环保标志管理,不过,环保标志的发放方式和管理部门每个地方不一样。对此建议明确环保标志核发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强化环保标志的法律地位,细化环保标志的发放方式和使用要求。经环保检验合格的机动车,准予核发环保标志,否则应当进行维修,经复检合格后再办理相关手续。此外还建议积极促进国Ⅳ油品升级,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