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物联网:开辟环保新道路的一把利器

作者:郭慧鹏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日期:2011-12-12 08:53:18
摘要:物联网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环保部门在十几年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等系统的建设中,广泛采用传感器、RFID等相关技术,环保领域因而被业界公认为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环保部门在十几年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等系统的建设中,广泛采用传感器、RFID等相关技术,环保领域因而被业界公认为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 

  目前,全国各地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政府推动和企业积极参与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产业链。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系统运营、数据应用等方面还需要持续改进与完善。   

  全国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初步形成   

  20世纪末期,我国启动传感网研究后,环保领域就作为应用试点领域之一开始了RFID等技术的初步应用。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建设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在约7000个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监控自动设备,同时,建设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并联网,从而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监测到的国控重点污染源污染排放数据及时传送到三级监控中心,为排污收费、排污执法、排污治理提供依据,为环境应急、减排决策提供支撑。 

  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建立中国感知中心,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范围内,江苏省明确提出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发展,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常州组建传感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时重点建设苏州和南京两个产业支撑区,为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山西省最早提出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环保物联网,并投资10亿多元建成全省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此外,成都、无锡、山东被确立为“国家环保物联网示范城市、示范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在各省市环保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集监测、监视、监控和监管四位一体的全国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初步形成。 

  多方位推动环境管理升级   

  目前,开展物联网研究和进行物联网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在环保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建设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环保行业、推动环境管理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已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而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完善现有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这些环保指标体系的有效监测、统计和考核,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增强污染源监控效果,有效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环保物联网的应用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 

  此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特别是核与辐射、危废、医废等危险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全面、有效的监管,从而能够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全面反映环境风险和质量的状况和趋势,实现对突发环境风险的预警预测、应急准备、应急指挥和响应以及事后管理,形成环境风险应急的全过程管理,成为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保障。 

  同时,应用物联网建设全方位的环境质量和污染要素的监测、监控体系,通过实时监测、过程监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手段,增加和丰富环境信息数据,保证环境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从而节约管理成本,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为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在线监控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环境管理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变革形成推动力量,从而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此外,如何监管排污企业达标排污、监督其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正常运行,一直是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之间的博弈。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天候实时监控企业排污状况,可及时捕捉企业超标超量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取证并予以处罚,捍卫了法律的严肃性,极大地扼制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迫使企业自觉调度调控生产和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状态,增强了守法意识,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随着物联网应用不断深入,环境监督的主体由单纯的政府监督扩大到政府监督、企业监督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政府通过在线监控系统收集的数据定期公告企业排污信息,不但对企业产生警示,更间接发挥公众参与和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形成范围更广、更全面的监督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优化顶层设计是前提   

  尽管成效显著,但是当前关于环保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环保物联网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环保物联网的认识不充分、缺乏顶层设计、技术发展与管理机制、应用能力的不匹配、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亟待改善、人才缺乏等,因而需要有效的策略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首先,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是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成功的基本前提。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准确确定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的范围,把握建设重点,避免重复建设,详细规划建设任务与实施路径,并把顶层设计上升到决策高度,保证顶层设计的落实,是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成功的基础。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等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和环保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需要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新挑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深入研究,超前谋划,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因此,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必须慎重选择投资策略、解决方案和建设模式,注重投资效益,规避风险,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要分阶段、分模块、有步骤地进行;建设资金投入要根据发展情况,有计划、分阶段的投入,保证建设和运营效果。规避信息化建设风险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需要专家与咨询机构的支持,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的主管部门应在第三方咨询顾问机构的帮助和组织下,制订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的策略,根据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统一规划的要求和不同阶段、不同应用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建设内容和策略,这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第二,面向国内外IT企业进行广泛招标,充分比较各种解决方案,选择成熟、可扩展性强的产品,保证环保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进行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建设后期的运营策略,并选择哪种建设、运营模式更适合建设实际情况,以取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除此,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信息传输接口、数据计算方法、传输模式、处理办法等,对改善数据质量和有效性十分重要。需完善相应技术规范、完善在线系统的运维和管理标准,研究制定一整套从现场安装、运维、实施、管理到监控中心管理、维护等全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并进行推广,如制定不同行业或不同的污染种类、仪器选装指导性原则、制订环境在线监控仪器安装后的强检制度、行政处罚的判别程序及超标报警数据的有效性判别等法规。通过规范运维管理考核制度,改善环境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促进环境自动监控技术的发展。 

   (作者单位:赛迪信息城市信息化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