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这里,蔬菜的“家史”可追溯

作者:曹旭超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2011-11-08 08:47:25
摘要:“我们的蔬菜都有溯源码,终端一扫,‘家史’一目了然。” 董浜镇党委书记陈邵东告诉记者,董浜镇依托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出了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系统目前已经在曹家桥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冷链配送中心投入使用。

  每当夜幕降临,常熟董浜镇的蔬菜交易市场里就分外热闹。各路客商精挑细选后,大货车满载着新鲜蔬菜运往苏州城区的各大超市和高校食堂。

  “我们的蔬菜都有溯源码,终端一扫,‘家史’一目了然。” 董浜镇党委书记陈邵东告诉记者,董浜镇依托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出了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系统目前已经在曹家桥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冷链配送中心投入使用。

  记者来到董浜镇蔬菜专业合作社时,农技指导员正在把当天社里栽种的芥蓝、小青菜等作物的生产信息和投入品信息录入电脑。

  “你看,社里栽种的莴笋采摘结束送到了配送中心,我只要点击‘确认键’,曹家桥冷链配送中心负责人的电脑上就会收到莴笋进场的消息。”农技指导员介绍,进场的莴笋先进行安全检测,再统一包装,包装的外袋上都打上了条形码(溯源码)。

   他告诉记者,买家只要把包装盒上的条形码对着“食品追溯查询终端”的“食品扫描口”轻轻一扫,茄子打了几遍农药、甘蓝施过几次肥、豆角有没有害过病虫害、蔬菜来自哪个合作社中的哪块农田、菜是什么品种等信息一目了然。没有查询终端的散客,则可以登录董浜智能农业仓储管理与溯源系统网站进行查询。

  记者了解到,以往相关部门对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踪时,往往要通过检查农产品田间、舍间档案来完成,耗时又耗力,还有不少个体承包户疏于记录,也给农产品质量追踪带来不少困难。

  “今后凡是董浜生产的合格农产品都将拥有专属的‘身份信息’。”常熟市电信局副局长朱建宏介绍,借助物联网的威力,董浜镇农产品从选种、育苗、生产管理到订购销售、物流配送、质量安全都建立了数据库,实现了“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实现农产品的可溯源,董浜镇颇费了一番功夫。

  “苏南土地少又分散,以往年轻人不愿种地,年老的靠天吃饭,土地产出效率低。”陈邵东说,必须把农村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种植芥蓝这一类的高附加值作物,还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说干就干,合作社以每亩800元从部分老年农民和没有精力种田的年轻农民手中把土地流转出来,让有意愿的农民到合作社打工,既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全镇47个合作社成立后,董浜镇与电信部门成立了项目联合团队,搞起了“智能农业”:每个站点都有传感器,不管人在哪里,只要用手机就可以灌溉、施肥、控制温度,活生生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以前,农民喜欢跟风种植,蔬菜经常大量滞销。现在统一规划,紧跟市场信息,再也不会出现‘菜贱伤农’的事情了。董浜镇也慢慢地打出了‘曹家桥’的蔬菜品牌,很多单位和超市都主动联系我们,订单农业红红火火的。”董浜镇节水灌溉协会理事长王志丰透露,村里实施“智能农业”以来,露地蔬菜亩均收益超过6500元,设施蔬菜亩均超过1万元,农民从高价值蔬菜种植中每亩直接增收2000元,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800元。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一年每亩地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了10个工作日。他补充道,董浜镇正在跟电信部门合作开发手机追溯系统,以后通过手机就能查询农产品信息,“没人再敢忽悠消费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