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史其信——从智能交通的角度看车联网

作者:中国物流产品网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11-11-30 08:18:13
摘要:从智能交通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车联网,首先讲一下目前车联网发展的一个机遇是09年在上海一次RFID国际论坛上首先提出车联网的概念。这个车联网的概念,也是一直我脑子里面一个想推动,从智能交通想推动这件事,但是那会儿不叫物联网,也不叫车联网。

  从智能交通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车联网,首先讲一下目前车联网发展的一个机遇是09年在上海一次RFID国际论坛上首先提出车联网的概念。这个车联网的概念,也是一直我脑子里面一个想推动,从智能交通想推动这件事,但是那会儿不叫物联网,也不叫车联网。那么我为什么提出车联网呢?就是长时间非常关注RFID的应用。在智能交通RFID应用领域还是很广的,所以我们专门推动了关于RFID在智能交通交通的应用。当时我们就提出一个想法,如果车辆上标上RFID的话,相当于人有身份证,车也有身份证。那么车的身份证,包括它的属性,包括它移动的交通许可证,就可以很好的对车辆本身来控制和掌握。当时从智能交通来讲,没有人从车联网角度分析。那么一直推这件事差不多有十年,为推电子车牌这件事情差不多有十年。那么当然大家知道,咱们国家干一件事是很困难的。因为特别是我当时推这件事的时候,我是很想得到咱们公安部,公安部本身是社会管理部门,那么有一些车检,车检把纸换成牌就可以了,实际按理说这件事很容易解决,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解决不了。这可能跟现在包括目前为止,所以我最近跟工信跟发改委,所以我感觉到好像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确实实需要成立一个刚才讲的这种联盟的方式。

  温总理视察无锡以后,把物联网的一个概念提出来了。我当时突然想了,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之间能够感知和通信的话,那我们车本身就是这个概念。所以一下就把它联系到车联网,所以当时提的车联网。其实车联网当时的概念基本建立FID上。在推这件事上,曾经在国家科技部立了一个项目,那么这个项目实际上就是电子车牌的基础研究。特别在上海世博会上做应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我就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一个机会,通过国家的项目,来推动这件事情。当然我提这个车联网也是从这个角度,从产业开发,产业角度和智能角度来推这件事。

  那么现在自从09年提的车联网以后,特别是这两年,它赶上一个什么时机呢?正赶上全国物联网国家很重视,把它列为战略新兴产业。而且也确实感觉到我们历来没有这样,很及时跟市场发展潮流。也就是说我们以前很多的机会,往往都是们家搞了二十年、三十年我们才赶上、跟上。那么这一次很段,主要包括奥巴马提出来的智慧地球以后,我们马上就跟上。所以我们国家在科技发展,特别战略上非常重视。所以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那么又赶上“十二五”之前,制定各个部门战略计划,所以正好这个机会很好。那我想在这简单说一下,就是说从车联网提出来以后,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部署。

  2010年的7月份,交通运输部开了一个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这个会议在武汉召开的。交通部就非常重视这方面,因为交通部最近在特定车辆上,都要装GPS进行客运安全的监管监控。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很好的能够通过车本身装载GPS,来对车辆的管理,实际上很重视。而且提出来车联网和物联网一个战略部署。

  另外一个我们有八位院士,向国务院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关于重点建设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的建议》实际就是在车联网,就是原来概念FID基础上来建车联网,那么现在提升到整个一个战略叫做汽车移动物联网的概念。那同时科技部也在“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的项目里面,也跟车联网技术发展,也列了两个专门的一个课题。一个叫《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大城市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关键技术》。那么它这两个课题呢,我在这里顺便讲一下,就是说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主要是讲建立一个智能车路的协同信息交互和控制,智能车载系统,智能路测系统,车和车,车和路的协同信息交互和控制,车路协同系统的集成和仿真测试的关键因数。连制是典型应用的系统装备,形成我国道路交通主动的安全保障和信息基础。另外一个课题就是大城市,特别现在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就是说如何进行联动控制问题。所以这就是针对大城市交通运行管理,特别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区域交通控制关键技术,研制符合国情的大城市区域交通控制技术和装备,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的产品,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们国家的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

  2010年10月29号,在无锡召开了一个国家示范建设专题,物联网示范建设的专题座谈会。当时工信部副部长在这个会上就决定,国家物联网示范区要体现国家意志,要体现国家的战略,国家的水平。要基于全国之力,全省之力,打造1、2个高水平的应用示范。要组织汽车移动物联网,智能电网等重大示范专项的论证工作。要确定物联网未来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最近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以及在广州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示范项目,叫物联网智能交通的示范项目。广州这些年来,前端的信息采集和信息感知,包括应用这块在全国来讲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现在交通指挥中心都可以看到,只要你想了解哪个地段,就是交通这块,那么信息都可以调查到,所以他们有了基础,所以现在在广东要推动示范。

  另外最近刚刚列了一项国家重大专项,已经成立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刚才说的在顶层设计一个项目,关于汽车移动物联网顶层设计。同时工信部和财政部又拿出了几个亿,专门建立关于物联网的专项,每年都要支持。那么现在我感觉,通过刚才杨校长讲的,对车辆和今后问题的一些分析,我感觉车辆应该是不断的去提升它的整个概念。同时要很好的梳理一下,这里面又分了几个方面关键的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要组织专门来进行研究。形成一个团队,然后呢大家一个合力共同来推动。因为它不是一个部门,也不是一个企业。因为从战略来讲,它是多部队联合公关战略高地的一个任务,所以需要我们有这样类似的这种沙龙,不断的去深化,不断进行提升,去把这些问题,从很深入的或者很细部的地方把它分解出来,然后再归纳形成我们,包括像国家项目,包括我们从方向上来讲,从高新技术来讲,我们应该着重在哪个方面,来组织一些团队。包括企业的,院校的。包括国家部门,有关部委的。都可以在一起进行来探讨。

  所以我认为这次会呢,再忙我也希望来参加,特别是来听一听,刚才我听完以后我启发非常大。下边我想脱稿了,因为我要说这个的话,估计时间长了也不好。大家对智能交通这块,也不是非常得要了解。我们主要从车联网的角度。那么我现在想车联网将来是什么一个情况,从我脑子里想的,实际上车联网本身它是在智能交通基础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以我把它的关系,智能交通和车联网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你毕竟它和物联网,就跟智能交通有关。所以我就说它可以支撑我们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什么叫下一代?我们现在感觉到目前的智能交通,虽然到现在推动了有14年,大家也看到了,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总感觉到,现在有几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前端我们一般智能交通它是什么概念?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然后实现对全方位的人、车、路的信息的管理,同时来控制和交通体系。

  在这个概念里,实际上总的内容涵盖了技术层面。首先第一层是感知层面,那我们智能交通本身都有感知层,前端设备都有感知层的内容。第二层是网络层,那么我们现在通过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交通流状态的数据,我们可以返回中心,那么返回中心它也是需要网络技术,网络来实现,包括通讯了。同时到了应用层面呢,就是实现我们不同的智能交通,现在各个领域。因为过去我们都说九大领域。实际上我们国家也是按照这个方面去规划,所以我们在九大智能交通领域实现智能管理。

  从智能交通本身的技术层面和我们现在物联网,实际上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在哪呢?不同我们现在的前端信息采集感知那层面,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非常不完整的,或者是很欠缺。不能够支撑刚才我们说,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因为现在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大家都关注它,很多企业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是没有人去挣上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下面的数据上不来,或者上来的很局限。对于它来讲,他拿这些数据做服务,他本身就很难,说我这服务是符合现在交通状态,我们现在一直在导航设备的那种前瞻设备。那导航导航到现在虽然也有一些动态,比如说我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告诉你应该怎么走,中间还有语音导航。结果它的设计是按照几何路子来进行设定。但是每个路段到底拥堵状态,它没有数据支持它做规划。所以导航而被到现在为止,虽然有的时候也带有动态的,但是很局部的。你就拿北京来讲,北京通过奥运会,整个前端数据真正上来的数据,现在也只局限于二三四,包括快速路,再加上横的竖的大概十几条主干路。再加上其他一些主干路,你要说全路网数据上来,从交管局它是实现不了的。就是说这么多年权利打造智前瞻的感知层这个数据,到现在还上不来,不能全面的反映,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那么现在有一个办法,也是上次在会议上提出来。就是GPS数据,GPS数据跑的时候,它有可能去支路,那支路上很可能没有交通管理局的数据它没有,但是浮动车的数据可以补充,这样的话它就可以相辅相成,用一个浮动车数据,和我们现在固定的整个数据。一个动态,一个固定的,就可以把它弥补。但是到现在为止呢,我们现在浮动车数据,仍然有它的不足的地方,现在目前也很难克服。也不容易克服。那也就是说如果前端的数据不完整,那你想想我下一个阶段,不管你是现一代的车联网,还是新一代的车联网,那它都没有办法发展起来,至少道路导航这一功能,你很难建立起来。所以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就怎么从前端数据采下来。如果每辆车都有一个数据,按照车联网的概念的话,他走到哪儿都知道的话,那我们把数据都完整的在我们手里,它就是这个过程。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到底前边用什么样的技术,也就是车载终端到底怎么样设计。过去我们说RFID,RFID我就觉得这个技术虽然很好,但RFID实际上是一个被动式的,但是虽然它也又可以主动式,但是它在整个的路上,建立相当多的基站,这个投入也相当大,这个成本也太高。但是现在我们怎么去运用前端的技术,来实现我们刚才说的把它数据掌握的呢,那这就是很重要一个技术领域。那我们现在正在考虑,能不能把它整合叠加,技术整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将来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很好的通过这个来考虑。我在脑子里它应该属于车载终端是智能终端,本身就是一个导航仪,就是接受服务的,同时它本身信息采集的。所以这就说明将来很大的一块,这在车载终端上怎么把它做好。那车载终端把做好了以后,怎么实现网络?刚才杨校长介绍,我总觉得在车联网当中,至少有几步。本身我感觉到,刚才杨校长谈的这些我都很同意。车联网本身它有一个感知网络,感知网络就是说,我们车载终端和路边,科技部建立这些协同的之间网络怎么建立,就是车的数据怎么能得到,这是它局部的传感网。那么到了数据网以后,还有通讯网。那通讯网我们可以目前,用现有的这些技术就可以实现了。等以后有可能还要到底实现是交网还是用工网,这都有下一步再进一步研讨。那这就是一个,将来我们在这些领域要讨论的问题。

  那另外还有一个网,这个网就是车辆本身的网。今后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实际上刚才我理解,就是杨校长提出来的,就是不撞车、零事故、零拥堵。就是这么一个目的,如果零事故和零拥堵的情况下,那你要对车完全控制。那么车控制,你光通过信息发布导航这还不行,你还必须深入到它本身性能上去。所以我今后的车联网,车本身的网也要那如网里去。它有自动控制,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都要统计在一起。所以今后将会有一个什么概念呢?车连网基本组合,包括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比较宏观的,包括通讯网。

  另外一个汽车移动平台,计算平台,还有一个中央控制计算平台。你必须组成这样的,才能对车进行控制。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今后可能要实现的,车联网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车联网通过感知设备和传感网络实现互通互联,可以实施收集反馈的车辆车况信息,和它运行状况进行掌控。通过对路口路段交通汽车数量、车速数据的分析,实施路口信号的智能控制,和路段拥堵的优化控制。诱导对对违章预警,必要的时候对有问题的车辆提前干预,以确保路网交通车辆,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平衡,消除道路拥堵和事故发生。所以只能说我们今后的,下一代智能交通是什么概念?要比现在我们感觉到的智能交通要上一个台阶,是个新时代的。现在世界上都在考虑这个因素,日本在它物联网规划里面提到一个目的,就是在智能交通要提到一个什么,就是将来不撞车的智能交通。因为是自动驾驶,包括车和车之间的传感,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说零拥堵这件事情,可能国外现在也不敢确定。所以我们现在下一步如果中国把它突破,这就是世界第一,这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说到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