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浙江农民尝试用物联网种蔬菜

作者:记者 徐贤飞 报道组 方镖
来源:浙江日报
日期:2011-09-13 08:19:34
摘要:而目前,陈建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证食品安全,让超市和消费者放心。他已经开辟出了一块“试验田”,正尝试着用物联网种蔬菜,希望通过科技手段,用鼠标“种”蔬菜,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品质。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

  怎么样把地里辛苦种出来的菜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这是最考验农民们智慧的地方。现在,随着浙江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声势日隆,卖菜这件事,也比从前轻松了很多。今天,我们来看看浙江几地农民和合作社的卖菜经。

  浦江老农:织出密密卖菜网

  杭坪镇是浦江县的山区镇,镇域平均海拔500多米,也是浦江县饮用水源保护地。1996年起,这里开始种植高山蔬菜。现全镇已种有高山蔬菜6300亩,今年年产值预计3000万元。

  10多年起早摸黑种植,10多年混迹市场打拼,这里许多农民因种菜卖菜发了家,造起了新房,买起了小轿车。当年困住人们的高山,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浦江菜农杀出的这条卖菜路,这其中,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感触。

  农民葛可流:

  上苏杭,闯市场

  从杭坪镇到无锡,从大塘村收购点到驻无锡销售处,杭坪镇壶江源高山蔬菜合作社搭建起了较为完备的销售网络。

  这个大网络的核心人物就是葛可流,杭坪镇壶江源高山蔬菜合作社副理事长。年过半百的他,销售着五六千万亩的高山蔬菜。眼下,合作社还把触角伸向丽水,扩大高山蔬菜基地面积。

  “我们壶江源牌高山蔬菜在市场销路很好,常常是供不应求。我想找到更好的货源,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更多的住在高山上的人们。”葛可流说。

  眼前的葛可流,风风火火,操着一口浓郁的浦江味道的普通话,时刻斜挎着个棕色背包,手机每隔十来分钟就要响一次。上海今晚的批发价、无锡行情的波动、苏州今天的运输量……所有的信息,都在他这里汇总。

  说起卖菜经,葛可流说要用工商业销售的思路来经营农产品,闯市场要大胆,也要有智慧。

  葛可流是杭坪镇寺坪村人。寺坪村是浦江县种植高山蔬菜最早的村庄。可那时,葛可流还是一名拖拉机手。后来,回村当了村主任,才与高山蔬菜打起交道。2003年,壶江源高山蔬菜合作社成立后,葛可流任副理事长。

  回忆起当初闯市场,葛可流说“既辛苦又心疼”。“辛苦,我们农民不怕的;我们怕的是菜卖不出去,大半车菜就那么丢了,心疼!”

  2000年,为帮助农民卖菜,杭坪镇政府还专门指派3名镇干部,带着农民闯市场。镇党政办副主任江益清就是其中的一位。“我跑的是上海市场,七八个市场跑一圈、卖上一夜,还有半车卖不出去。人家不信任我们,每个包装袋都要打开检查,挑肥拣瘦,价格还低。”江益清回忆说。

  后来,镇里专门注册了壶江源高山蔬菜商标,并无偿转让给合作社使用,引导合作社提高质量,打响品牌。之后几年,杭坪高山蔬菜畅销上海市场。

  可好景不长。2006年,受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合作社又亏损了七八十万元。“我们傻呗,没留自己人在市场上,造成收购价比批发价还贵,不亏才贵呢!”葛可流说,他们上午在杭坪每公斤茄子收购价0.6元,可运到上海卖出去只有0.2元,亏得一塌糊涂。

  总结教训后,葛可流痛定思痛,决定向工商业学习,打造自己的销售网络。他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嘉兴等地建立起销售处,由合作社派出销售员,负责蔬菜的销售,收集价格信息,以便合作社及时掌握各地市场销售信息,随时调整收购价;另外,葛可流还在乡间建起一支50多人的收购员队伍,奔波于杭坪以及檀溪、花桥等附近几个山区乡镇。

  各地市场有早晚,这也直接影响蔬菜销售。比如上海江桥市场,是个前半夜市场,晚上六点就开市。菜运过去晚了,就卖不起好价格。而浦江距离上海有四个半小时的车程,一再抓紧,上海市场也只能“吃下”部分蔬菜。

  葛可流又动起了脑筋,开拓出了无锡、苏州等几个后半夜市场,把山上农民每天采摘的蔬菜,都能运出去销售。如今,合作社每天高山蔬菜日销量达30吨左右。

  农民李国强:

  卖番茄,隆一方

  与众多山区乡镇一样,有着1.8万人口的杭坪镇,“剩”在家里的以老弱妇孺为主。他们以种菜、种茶为生,但无力外出销售,葛可流帮助他们解决了销路问题。

  也有一些例外。54岁的李国强就自种自销,他说他要守着家门口的市场。

  李国强开过服装厂,现在还经营着一个养鸡场。四年前,看着邻居种番茄收益显著,就决定试试看。没想到,李国强种出了“大名堂”:“预计今年我1.3亩番茄的收入是五六万元,现在已经卖了2.5万元了。”

  在他的番茄田里,我们看到番茄架已有一人多高,一个个番茄密集地挂着。采一个红透了的番茄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区,李国强的番茄能一直卖到下霜前。

  种得好,还要销得好。眼下批发价只有每公斤2元的番茄,李国强要卖3.2元,而且两个多小时就能卖完。

  想探个究竟,我们就跟随李国强卖番茄。8月30日晚10点,李国强驾驶着三轮车,带着800公斤的番茄从家里出发。一小时后,来到浦江城南蔬菜批发市场。

  李国强一下车,老客户们就围了上来。依照下午的预定电话,你三箱、他两箱,一下子就分完了。还有五六个客户,下午没预定就没买到。第一个抢到番茄的老客户“藕姐”说,李国强的番茄个大、味甜,可直接食用,且易存放,市民爱吃爱买。

  800公斤的番茄,在三个小时内销售完毕,收入2560元。三轮车是自备的,来回一趟柴油费40元,李国强净收入2520元。这样的收入,最近一段时间李国强天天有。

  选择主攻本地市场,李国强自有一套说法,“运到上海,可能会有更高的价格。但是运输成本也是一大块。自己能销,而且能在家门口销是最经济、省事的。”

  李国强说,杭坪高山蔬菜能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壶江源合作社的销售队伍。但是像他这样还算年富力强的人,就应该守住家门口的市场不放松,让杭坪高山蔬菜实现两条腿“走路”,县内县外一起抓,最大可能地占领市场。

  萧山老农:网上轻松把菜卖

  萧山报道组赵吉记者毛珺

  “严明海,1015斤。”钱彩芳大声吆喝着,随后拿起笔在收购单上记下名字和数量,按照当天芹菜每斤1.5元的价格计算,严明海能拿到1522.5元。

  一边是合作社忙着在收购菜农的芹菜,另一边是搬运工们忙着把收购来的芹菜装车发往福建,这就是三围村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的红火场面。

  负责人钱彩芳告诉我们,像这样将菜送到福建的车每天要发3辆,足足有5万斤。

  足不出户把菜卖

  “现在卖菜真方便”。益农镇三围村村民赵金秀回忆说,早些年,菜农想要卖菜,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动身,两三百斤作物捆在自行车或是摩托车上,赶上一个半钟头的路,到绍兴、下方桥、柯桥等地卖。“以前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种地、卖菜,没有多少收入。”

  销路不广,菜农种得就少,菜少了销售更成问题。

  三围村党支部书记许天罡说:“有时候农业丰产,农民却不丰收,主要还是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有了这样的思路,三围村就开始做起了农产品销路的文章。

  2005年,三围村率先建立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载体,为菜农寻找统一销售的路子。“一开始,每天早上7点多,就会有大卡车开进村子,从宁波、安徽等地赶来村里收购蔬菜。”许天罡介绍。

  今年,为了进一步畅通蔬菜销售信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打破合作社就近地区销售的格局,合作社开始把村里的蔬菜供应品种、数量、价格、样品照片等信息上传到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还指导菜农通过“农民信箱”等网络平台发布供应信息,吸引贩销大户。现在,村民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将菜轻松地卖出去,有些更是远销福建、广州、深圳等地。

  如今,打开了网上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纷纷前来。为了打好蔬菜销售的服务牌,三围村于2009年投资50万,建起了占地2亩的蔬菜配送中心,为蔬菜销售提供配送服务。目前,配送中心每年要配送蔬菜2万多吨,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

  菜农腰包渐鼓

  蔬菜的销路解决了,菜农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去年,三围村蔬菜种植户的平均收益超过了10万元。48岁的三围村村民倪云娟就深有体会,2002年他们家住的还是危房,是村里的低保户。如今他们家靠着大棚蔬菜,不但盖起了新房,还买起了小车,倪云娟更是饶有兴趣地和记者算起了一笔经济账:“我们家目前承包了20亩地种芹菜,亩产量最少也有6000斤,按照芹菜现在市价每斤1.5元来算,除去必要的人工、农资等成本,一年下来收入不错了。”

  打开了网络销售,建起了配送中心,三围村还创立了“农垦”牌无公害蔬菜商标,目标更是要将三围的蔬菜打入各大型卖场。

  目前萧山正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产销模式推进“农超对接”,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帮助农产品进驻各大超市。农超对接,做超市、农贸市场、酒店的订单,已成为广大萧山农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又一大销售渠道。目前,在萧山已经有对接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堂等230家,去年一年的销售额达到2.66亿元。

  嘉兴老农:红薯卖进洋超市

  见习记者李茸报道组董时纲

  上午10点,嘉兴市秀洲区新奇特果蔬专业合作社分检中心里,农户张小咪带来了刚从自家地里收来的红薯,一过秤,233斤。

  下午2点,仓库里的4000斤经过整理、分类、装箱后的红薯被送上货车,运到位于上海的麦德龙华东配送中心,再配送到华东地区的各家店内。头天早上还在地里的蔬果,往往第二天早上就能上了市民的餐桌。

  据悉,新奇特果蔬专业合作社由103户农户组成,有7000多亩红薯地,2000多亩葡萄地,年产红薯3000吨,葡萄400多吨,都直接送到欧尚、沃尔玛、大润发、迪亚天天等连锁超市的仓储中心,再由这些超市配送到各家门店,最远已经销到了天津、武汉。

  新奇特农产品和这些超市的无缝对接,看上去非常成熟,但其实最开始,这条路走得并不那么顺畅。

  合作社负责人陈建民说,8年前,自己最开始试着种了20亩红薯。由于红薯的季节性不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能收获,种植起来也比较容易,这才逐渐形成了规模。“没有规模的话,稍微大一点的超市根本不和你谈”。

  陈建民说,要进入像麦德龙这样的连锁超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保证拳头产品安全,产量稳定,而且供货时间长。那些季节性强的水果,比如黄桃,一年就上市那么几周时间,等经过超市的层层检测,然后再签约、供货,很可能就下市了,只能再等第二年。而且,大超市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不能一天有货,一天没货,或者一天货多,一天货少。品质也是大超市重视的问题。比如,现在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新奇特每天有约4000斤葡萄被发往迪亚天天的仓储中心,每天的品质都要严格控制。在上海迪亚天天连锁超市每天的送货单上,记者看到,每一天发货的情况,包括产品名称、包装规格、数量、甜度都写得清清楚楚。

  除了红薯以外,这些年以来,陈建民也尝试了另外一些蔬果,希望也能像红薯一样进入超市。但大部分都无功而返,比如,在运送过程中难免磕碰,桃子这类的水果就没办法了,常常到了超市后才发现很多都碰坏了。

  而目前,陈建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证食品安全,让超市和消费者放心。他已经开辟出了一块“试验田”,正尝试着用物联网种蔬菜,希望通过科技手段,用鼠标“种”蔬菜,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品质。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