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节能服务业亟待模式创新

作者:newslink
日期:2011-08-08 23:21:32
摘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据了解,各部委正在积极会商出台各行业领域相关的节能优惠政策,同时就诸如节能审计、交通节油设施及LED照明工程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推广措施。
关键词:服务业节能

  “节能超市”概念引业界广泛关注,还需进一步示范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据了解,各部委正在积极会商出台各行业领域相关的节能优惠政策,同时就诸如节能审计、交通节油设施及LED照明工程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推广措施。

  此前,节能服务业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举措的密集出台,以及配套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节能服务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据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测算,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

  尽管蛋糕诱人,但面临的挑战也同样巨大。节能服务业应该如何创新模式,突破诸多现实的困境,已经成为业内共同探讨的话题。

  产业发展迅速未来潜力大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博士任泽平的调研,按照实际增加值能源消耗系数估算,到2015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和三次产业能源消耗量分别比2009年增加49.5%、27.7%、47.8%和56.4%。到2015年我国GDP和三次产业名义增加值能耗系数分别比2009年下降34.2%、32.32%、31.35%和36.86%。其中2015年名义增加值能耗系数分别比2010年下降28.7%、25%、24.97%和32.3%,能够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规划目标。

  据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部长李建伟博士认为,我国节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完成总产值417亿元,同比增长92.7%;2009年我国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80亿元,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2010年节能服务行业总产值达到700亿。“种种动作充分说明,我国节能减排事业正加速实施。节能项目的落地势必需要节能服务行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遇到了非常好的一轮机遇。”李建伟对本报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节能服务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李清举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我国在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对节能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两年,对节能服务产业经历了爆炸性增长,目前在节能服务产业有8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今年三、四月份第二批的备案已经有938家,现在正进行第三批备案。

  李清举表示,节能服务业实现了数量上的爆炸式增长,但产值较小,去年还没有突破万亿。“预计今年将会有略微大幅的增长,但不会像节能公司的数量那么快。”

  节能服务公司仍面临困难

  尽管“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取得好成绩,但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2010年底开展的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年度普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节能服务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忧患”意识。有关专家指出,在产业政策层面、融资层面和市场层面等方面,节能服务公司都有需要克服的障碍。

  在产业政策层面上,这些问题包括:财政奖励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应保持一致,防止节能服务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小规模节能服务公司得不到政策扶持,合同能源管理执行力不强等。

  融资层面上的问题,一是“绿色信贷”仍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无法满足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二是要成立相应的产业基金;三是要有针对项目提供反担保的投资机构;四是要加大项目未来权益的交易、质押和保理业务的力度,研究预期权益获得融资的方法。

  市场层面上,则需要建立诚信体系,避开恶性竞争,成立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大用能单位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

  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总经理李峰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由于国内节能服务公司没有形成规模,发展缓慢,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如果外国成熟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将形成巨大冲击。

  “节能超市”被寄予厚望?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崔宇博士的研究报告,美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机制的胜利;而日本除了在其节能模式和选择路径独具特色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政策的法制化和节能的普及化也是日本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游刃有余的重要因素;同样,德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是政策支持的硕果——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政府监督机构和灵活的市场激励机制。

  相较于我国而言,“节能服务产业没做大的原因是缺乏好的模式。”李峰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节能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共计130项,其中,2005年之后颁布的占了绝大多数。

  而根据理想伟业节能减排研究院的研究,目前中国和国外的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服务公司的构成和收益、目标市场、盈利模式、服务筹资和融资都存在巨大差别。

  “以美国为例,美国专业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仅占美国节能服务行业总收入的21%,份额最大的是生产厂商下属的子公司,其具有的产品、资金和规模优势是我国无法比拟的;且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目标多在市政项目、大专院校和医院等公共机构,工业节能份额仅占6%;而中美两国的盈利模式分别主要是节能两保证和节能效益分享型;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不缺资金,和中国‘差钱’的尴尬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理想伟业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因此不能照搬国外模式,需要在比较成熟、完善和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理想伟业‘节能超市’的模式创新,希望能形成市场规模和企业样板,做成行业领头羊,对其他同行起到示范作用。”李峰觉得,这个“节能超市”还可进行能效评估、仲裁纠纷和形成联盟以获得银行授信,解决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

  据介绍,“节能超市”是理想伟业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全新经营模式,即通过整合国内节能服务产业的优质资源,包括上游的厂商和中游的服务商,结成广泛合作联盟,打造一个节能服务综合平台,为客户提供节能产品、技术、项目、资金、人才、服务等。

  按照理想伟业董事长朱彬彬的构想,“节能超市”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与节能技术集中对接的平台,为节能制造企业提供了销售聚到,也为能耗企业提供合理的技术方案,打通节能产业上下游的环节。

  “应尽快推广‘节能超市’模式,加快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李建伟认为,“节能超市”模式对我国节能服务业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我国现有的“一对一”的节能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行业发展,而“节能超市”模式则可提供流畅的渠道,并为节能制造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使节能项目获得成功。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