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RFID从技术上管理电梯全生命周期

作者:谭雪清
来源:自动识别网
日期:2011-07-20 15:04:59
摘要:7月5日,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伤人事故问题尚未解决,7日,上海一部载有十多名乘客的电梯突然从4楼直坠底楼,10日,深圳地铁的电梯又发生伤人事故,11日,成都荷花池百货附一区的电梯又咬伤小孩,电梯到底怎么了?
     7月5日,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伤人事故问题尚未解决,7日,上海一部载有十多名乘客的电梯突然从4楼直坠底楼,10日,深圳地铁的电梯又发生伤人事故,11日,成都荷花池百货附一区的电梯又咬伤小孩,电梯到底怎么了?

      背景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电梯约163万台,其中扶梯、客梯增长尤为迅速。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40起左右,伤亡40多人,特别是2011年以来电梯事故呈上升趋势。我国无论是电梯产量还是拥有量,均高居全球榜首。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说:“电梯事故的发生,80%以上的事故还是产生在维保环节,也就是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这与特种设备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有关。”

     上世纪80年代电梯开始进入中国,按照20年寿命计算,我国已进入电梯老化期,而大量落后的电梯仍在超期服役。由于种种原因,有多少电梯超期服役和带病运行,尚没有一个清楚的数据,如今全国住宅电梯每年需要更换的就超过7.5万台。此外,电梯设备从招标、采购、运行到监督管理,链条上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埋下事故隐患。

      隐患

      关于造成电梯事故频发的原因,相关专家介绍:一是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二是维护保养环节敷衍了事走过场。三是监管落后,目前检测机构对电梯进行检测,参照的是2002年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这一规程已有近10年历史,有些新的安全隐患出现在检验规程之外。四是标准针对性不强,我国电梯制造参照欧盟标准,但欧洲的电梯使用频率、客流量和中国有很大差距,造成现行标准难以适应中国国情。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事故后,各地在大面积地排查电梯隐患,一条二手电梯买卖的利益链条也隐约浮现,老旧电梯该由谁来回收?回收后又该怎样处理?经过改造的二手电梯,再次出现在市场中,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又被深深地埋下?北京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回收公司并非专门回收电梯,而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并不具备改造的厂房或场地。废旧电梯一般都来自于拆迁旧房、报废楼房内,他们派人去将电梯整体拆卸。在电梯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将电梯进行拆解,再把零部件卖掉,这些部件可以当作配件安到同型号电梯上。二手电梯只占新电梯价格的四分之一。一些翻新改装的二手电梯重回市场,甚至能进入商用楼。还有一些二手电梯摇身一变,从国内小牌子变成了国际大牌,新的标识被贴到了电梯上。从外观上看,普通人很难分辨。原则上电梯的搬移、重新安装都要到质监部门申报,如果没有得到批准,重新安装的电梯无法获得合格证,且无法使用。负责拆卸电梯的企业,也需要有相关部门的资质认证。“但是有一些企业为了省钱,就找没资质的人员来拆卸,拆卸下来的配件经过倒手再次被安在商场、居民楼的电梯上。”尤其是在一些有自主决定权的单位,他们可以自由地决定由谁来拆卸电梯。

      责任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设施,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对电梯安全的监护,关系职责、关系良知。只有生产、运行、监管等各环节都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负起责任,才能让电梯成为安全出行的工具。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是质监工作的职责所在和首要任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责任重大,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始终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方法

      物联网是现在时髦的话题,本人并不是要跟着去神话它、炒作它,事实上目前的RFID技术就可以从技术的角度把电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起来。所谓电梯的全生命周期就是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维护、维修、检查到回收的全过程。本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自动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开展RFID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为电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电梯的全生命周期,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闭环的系统,在电梯设计无缺陷的情况下,无论是自产还是外购零部件,都可以用RFID技术进行溯源管理,在源头监管,从源头开始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安装好的电梯,就像一部整车,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唯一标识的电子“身份证”,使用过程中的每一次改造、维护、维修、检查都记录在这个“身份证”里,落实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监管部门通过“身份证”数据,实时掌握电梯检验情况,做到电梯安全监管工作透明、到位,切实落实电梯安全监管责任,避免由于电梯超期未检等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电梯安全。

      技术手段终归是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才是根本解决问题和消除隐患的。我们期待着管理部门在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后,切实把管理落到实处,我们不希望再看到生命不可承受之伤。自动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在看到163万部电梯管理的巨大商机时,也应承担起保护生命的责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