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统一标准未必有未来

作者:陈志刚
来源:移动Labs陈志刚博客
日期:2011-06-27 09:39:31
摘要:关于移动支付统一标准的进展,最近消息是工信部有关官员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漏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订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并原则确定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关于移动支付统一标准的进展,最近消息是工信部有关官员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漏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订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并原则确定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尽管早在2008年有关主管部门就正式成立了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旨在拿出一个统一的中国移动支付标准,但是受制于利益纷争和市场需求,进展并非很顺利。

      金融系强势布局移动支付

      关于移动支付统一标准的较力和互动 关系,电信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明争暗斗,我们可以用中国的运营商和终端厂商们与美国的苹果公司的互动模式来类比:无论利好还是利空的合作及其进展消息大 部分以电信部门为主要来源,金融部门不论央行异或银联都很少露出其庐山真面目,表达满意或者不满。

      但是在移动支付领域,金融系的坚强决心却可以从其大格局的布点可窥一斑。

       2010年 下半年,央行发布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以行政许可制度的出台击碎了电信部门主导移动支付的幻想。无论是在最开始的申请名单还是第一批牌照发放的名单中,我 们没有看到来自电信部门的申请者的影子,可以推测的理由是电信部门面对新的管制要求,需要静观其变,以等待更清晰的政策解释。或许迟至2011年三四月份,电信运营商才开始陆续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就能说明点问题。 

      同时,金融IC卡工程的启动则为金融系占据未来主导话语权开启了良好开端。按照2011年3月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到2015年1月份,全国直辖市和省会一级的城市以及在社保、医疗、公共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要全部换成金融IC卡。在十二五期间完成金融IC卡与公共服务应用的结合,实现金融IC卡应用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型应用的整合。

      而暗斗并不止于此,2011年3月,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纷纷下调网上交易额度,从5000元到500元,则可能会把第三方的移动支付约束在“小额”支付的领域。
 
      长期来看,这可能意味着在某些利润丰厚的支付领域,电信部门的进入将会面临高昂交易成本的挑战。且不说金融系还有“超级网银”这样的巨型系统正在威胁着电信部门的支付业务的可成长性。

      寻求在移动支付标准统一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搬回一局,就成了电信部门的关键选择,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获得金融部门支持。

      市场比标准先行,或许更有利于产业发展

      当前,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电信部门在移动支付的标准上并不统一,尽管有业内专家认为标准不统一可能会长期阻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制定统一标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要因。

      或许,让市场先行,而不是让企业在等待标准统一的过程中失去良机,更有意义。

      据有关预测,在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有望从2010年的1.51亿增长至2.2亿多,环比增长率达到46.1%;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也将在2011年预计将达到52.4亿元。

      在如此具有可成长性的移动支付市场,统一标准就可能并非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情。 

      首先,漫长的标准等待将会造成产业投入驱动不足的问题。

      以运营商为例,假设在不存在标准约束的前提下,按照目前自身企业标准,在其资本足够的前提下,如果用户能够买账,是否是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许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必要的选项。因为中国市场是一个差异化巨大和规模也足够的市场,完全有能力容纳下几种标准。

     以企业理性人的假设,我们有理由认为,运营商、终端商、卡商们,其作为企业自身,有足够的激励关注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的成本收益。

     但是当行业主管部门公开宣布介入之后,反而造成了厂商们投入的激励不足。这主要是当标准制定的进程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时候,选择静观其变就成了运营商等厂商们的理性选择。

     至少从移动支付希望统一的内容来看,不论是机具读头还是业务模型乃至SIM卡,在统一标准之后,都可能意味着已有系统的改造和升级。

     这就意味着现期成本增加。但是从远期来看,统一的标准又可能不足以帮助主导厂商构建产业进入和竞争的有效壁垒,对已有投资不能形成保护。那么目前居于主导地位的卡商、手机厂商或者运营商,其积极性就可能收到加大抑制。

      这种情况将会造成标准制定的进程的进一步不可预期。

      除非主导厂商们能够得到政策许诺,借助标准巩固或者扩大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但是这显然有悖于制定所谓统一标准的初衷。同时对于依靠标准垄断形成议价权力,也不利于市场的规模推广。行业管理部门恐怕对此也并不乐见。

     同时由于政策预期的不明朗和不确定,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市场的有效需求。

     而这种厂商投入不足和市场需求抑制,则会进一步成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标准控制的理由和驱动力。

     以上所述是一个市场的逻辑,它告诉我们:在目前,可能让市场先行,在短期释放有效的市场需求,刺激移动支付产业的市场规模成长,其重要性,要大于谋求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多标准竞争,也会对一个真正有需求的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从非垄断竞争的角度,或许更有利于规模发展。

     移动支付统一标准,应以尊重市场为价值取向 

     笔者并不赞同移动支付不需要标准的观点,但是我们需要警醒的是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非主导利益集团有可能通过权力寻租、构建市场垄断,从而影响产业发展的趋势。

     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主导厂商如果其产品和技术已经成为事实的工业标准,在没有受到来自政策性的不确定性威胁的时候,其并没有足够的激励通过制定行业或者国家标准谋求市场垄断。

     但是当市场权力弱势的厂商意欲通过游说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特定的不利于主导地位厂商的政策时,主导厂商和非主导厂商的在行业政策和标准上的较力就会升级。

     除了谋求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特殊管制政策之外,通过“制定统一标准”的方式,往往会成为意图打破现有格局的利益集团的最佳选择。至于主导厂商,在没有政策性优势的情况,其最佳选择就可能是尽可能的使得标准的制定过程复杂化。

     这种竞争的模式,在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中,其实已经显露痕迹。那么统一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预期到其复杂性和漫长性,因为所谓利益之争,已经不只是局限于电信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在电信部门内部乃至金融系统内部,亦非铁板一块。

     所以我们更应该呼吁,在当前市场规模还并不大,有效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商业模式也并不明朗的情况下,统一移动支付标准应该以尊重市场为价值取向

     尊重市场,就需要有关各方认识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不能确保一个规模发展的市场;也需要各方认识到,在两化融合的大趋势下,金融业与电信业这两个信息化最高的产业,需要开放和合作的心态,加强合作才能共赢。

     掌握标准,并不见得就能掌握未来,市场为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