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海信的“变革”与“不变”

作者:newslink
日期:2011-01-14 14:15:49
摘要:承前三年启后三年 海信以不变践行稳健
关键词:海信

  --承前三年启后三年 海信以不变践行稳健

  海信部分子公司的3年“不变”

  岁末刚至,海信旗下所有公司便开始陆续向集团总部汇报经营计划,与其他企业按一年制定计划不同的是,所有公司的计划一定就是三年。

  三年前,海信提出一个大胆的试点方案,即海信旗下规模过百亿的子公司和经营发展处于稳定成长期的公司都要按照三年为周期制定经营计划,这期间公司的经营方针不变、经营班子不变,但公司的技术能力要按照至少储备三年以上改变、人才结构要变、增长方式要变。三年过去了,当年看来有些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成为现实,高端技术实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际一流人才纷纷加盟海信。

  “做企业最怕急功近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经常告诫各级管理者要在近利和远利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通过三年计划的方式践行海信的稳健经营理念。但从海信最近几年的转型看来,海信正在试图用这些“不变”的方式促进自己的转变。

  技术储备看三年

  “今年以来,海信继续牵头制定LED国际标准、推出第一台智能电视、制定变频技术新标准……细数过来,很多技术的突破无不是开发、积蓄了三到五年的时间。”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告诉记者,对技术的坚持海信从未改变。

  2005年,海信的研究人员只是在技术文献上看到了LED背光源技术在液晶电视上的应用趋势,当即就成立了研发团队,用三年时间在国内第一家也是全球第三家推出了市场化的LED液晶电视。今年随着LED液晶电视的全面普及,海信不仅成为LED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更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海信持续占据了国内LED市场近三成份额,出货量做到了全球前五位。

  2007年,海信国产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建成投产,但产业链持续优化的脚步并未停下。通过对模组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掌握,海信发现,实际上整机与模组中存在很多功能重复的电路元件和结构部件,甚至在生产工艺上都有很多可以合并的地方,当时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海信的模组和整机生产应该实现一体化。如今,年产已达到650万片的模组生产线上,模组和整机的组装已经可以在一条线体上完成,通过简化整机与模组产品的架构和生产流程,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了20%。

  今年,依靠技术创新,海信在相关产业和产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方面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强。据悉,“十一五”期间,海信集团共主持、参与了206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96项,行业标准58项,运营商规范43项;并已成功申报国内外专利5403项,平均每天有3项专利在海信诞生。

  产业转型看十年

  2010年7月,国务院对外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行业普遍认为海信这几年的储备正迎来一个春天;而近期热议的城市治堵话题再加上“物联网”概念也将海信另一个重要产业——智能交通推到前台。

  十年来,通过技术创新,海信不仅在平板电视、白色家电等消费类产品的高端细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而且成功进入光通信、智能交通、多媒体芯片、液晶模组、变频控制系统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三网融合,从硬件上看首先要将当下的单向窄带网络升级为双向宽带网络,而以铜线为基础的网络已经过时并成为宽带的瓶颈。然而,2000年底全球光通信市场却从波峰跌落,海信正式进入该领域的2002年,当时的产业现状甚至被形象地比喻为“见光死”。

  多年的蛰伏正迎来一个新的机遇期,“十一五”前后,海信在PON模块领域一路领跑:2005年,海信推出全球第一款可商用化的“光纤到户”局端模块;2007年11月,全球首家推出10G GPON模块,在业内引起强大反响,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09年9月,10G EPON国际标准正式颁布,从而拉开了全球新一轮光通信宽带基础建设投资的序幕;2010年,海信光通信产能突破500万只,并实现了在高端光收发模块产品中的核心器件OSA国产化,进一步确立了在光通信行业的领先地位。

  而成立于2008年的海信传媒网络公司也紧紧抓住了“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做了充分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并于2009年10月率先在业内发布“HiTV——海信的‘三网融合’/NGB解决方案”,成为行业中最早推出此类解决方案的企业。今年以来,该方案已经在湖北、贵州、山东等地区成功商用。

  2005年开始服务于奥运的海信智能交通系统一战成名,如今已成为海信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据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城市交通在采用海信智能交通系统后,在不增加路桥建设的情况下,可以增加25%以上的交通容量,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又有效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尤其对国内大中型城市解决目前高峰期拥堵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五”、“十一五”10年间持续不断的技术突破和标准建设,海信目前已经在智能交通领域成就了第一民族品牌的市场地位。目前,海信的智能交通产品在国内城市智能信号管理系统已占据超过20%的份额,在快速公交智能系统(BRT)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60%以上,承担着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太原、济南、青岛、西安、南昌、昆明、贵阳、福州、厦门等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项目。

  海信内部一直有这样的危机感:今天的非核心业务,明天可能变得很关键,甚至影响存亡;今天的核心能力未来可能变得无关紧要。海信这几年对新兴产业的技术储备和转型的战略从未改变。

  质量诚信立百年

  2010年,海信成为全国质量奖十年来唯一两次获奖企业,也正是多年坚持的质量诚信正为海外市场带来最大受益。

  今年6月,澳大利亚权威调查公司Canstar Cannex对澳洲的航空公司、汽车、手机、电视、银行、电子产品零售商等相关领域的不同消费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澳洲人对“质优价中”,且能够提供优良服务的“新生代”品牌最为满意:液晶电视中,来自中国的海信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是一家澳洲本土权威的第三方调查公司,通过调查消费者得到数据,然后再公布给大众,指导消费者购物。更重要的是,在榜单公布前,海信和这家公司没有任何接触——根本不认识。

  这一评价不仅坚定了海信推行海外自主品牌业务的信心,更是颠覆中国品牌“低质低价”印象的一场革命。

  海信在北美地区销售的产品均实行“无条件退货”,包括那些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产品。就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海信平板电视客户服务率年度平均仅为4%,不仅远低于10%的行业平均水平,还优于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水平。美国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在2010年年会中对海信产品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是良好的产品质量,支撑了海信在国内外市场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即使因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截至今年9月中旬,海信集团海外市场营收就已经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总额,海外市场今年增长近40%。

  “十一五”期间,海信从OEM向自主品牌的转型中趟出了一条质量取胜的路子。海信人深知,欲做百年、先讲诚信,对质量诚信的坚持是走出去的法宝,也是海信百年不变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