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物联网时代来临-安防业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张柏松
来源:IT168网站原创
日期:2010-04-20 10:18:40
摘要:物联网跟安防产业也有什么关系,会给安防业带来什么影响?

 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 “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与此同时,也将物联网列入未来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在美国,奥巴马总统早已经提出了“智慧地球” 的概念。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受到市场青睐。那么面对最近,物联网概念频繁出现,究竟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跟安防产业也有什么关系,会给安防业带来什么影响?让我们简单去接触一下: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一个红极一时的概念,它的最早提出是在1999年,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在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含义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激光扫描器技术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同时并给出了生动的解释:物联网不是让你了解大千世界,而是让你触摸到大千世界,感受到大千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电话通信网是人和人通讯互联的网络;传感网是物和物的传感器互联,是感知的网络;互联网是虚拟的信息空间,是信息共享的网络;这三者分别是信息传输的网络、信息感知的网络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物联网就是这三者的整合,它将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感知的世界互联。通过将各种如图象、温度、湿度、红外、烟雾、煤气等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物体或环境中,将物体和环境的信息经过智能网络化终端与互联网系统结合起来,达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物联网为安防产业而生? 

  从上面的物联网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宠儿,似乎天生就是为安防行业而生。例如: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似乎都与“安防”两字有着密切的关联。 物联网必将给安防行业带来无穷的商机,这几乎已是毋容置疑的事情。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然而安防领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物联网安防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让我们看到了物联网进入安防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 

  物联网安防是指:终端产品具有智能化、一体化,能够连接多种无线传感器,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报警图像和信息,同时具有网络平台监控报警服务功能的安防系统。新一代物联网安防产品,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廉,集监控、图像分析、智能处理、前端存储、警笛讯响、主动报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连接多个传感器,能脱离电脑主机单独运行的系统。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作为物联网产品应用之一,自动化的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动的建筑,相反,成了帮助主人尽量利用时间的工具,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 

  智能家居,或称智能住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还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节约各种能源费用。 

  当你身处在外面,一个短信就可以让家中自动煮饭,或者自动打开空调以及热水器;而身处智能家居环境中,当你回到家里,随着门锁被开启,家中的安防系统自动解除室内警戒,廊灯缓缓点亮,空调、新风系统自动启动,你最喜欢的背景交响乐轻轻奏起。在家中,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每天晚上,所有的窗帘都会定时自动关闭,入睡前,床头边的面板上,你触动“晚安”模式,就可以控制室内所有需要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设备,同时安防系统自动开启处于警戒状态。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组成智能家居系统离不开家庭自动化、家庭网络、网络家电、信息家电这四大产品组合。家庭自动化是指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例如:照明灯、咖啡炉、电脑设备、保安系统、暖气及冷气系统、视讯及音响系统等。家庭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以一个中央微处理机接收来自相关电子电器产品,比如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太阳初升或西落等所造成的光线变化等的讯息后,再以既定的程序发送适当的信息给其它电子电器产品。中央微处理机必须透过许多界面来控制家中的电器产品,这些界面可以是键盘,也可以是触摸式荧幕、按钮、电脑、电话机、遥控器等;使用者可发送信号至中央微处理机,或接收来自中央微处理机的讯号。家庭自动化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系统,在智能家居刚出现时,家庭自动化甚至就等同于智能家居,今天它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之一。 

  那么智能家居为什么智能?从技术上讲,智能家居所要实现的主要的功能是,对白色家用电器和其他设备的控制、调节和监测,比如微波炉、洗衣机、灯光、电动窗帘、防盗报警器、自动门烟雾探测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温度和湿度控制器、风量调节器、各种手动的开关和遥控器等。沟通黑色家电和其他视频设备之间以及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通道,其中包括台式/手持计算机、电视、录/摄像机、VCD/DVD和数码照相机等;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它们的控制和监测。而这一切均通过对外的接口,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交换,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供电电源线、双绞线和无线通讯方式等来实现。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 

  2009年12月21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而在2005年,该市相关部门曾预测,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才会拥有380万辆机动车。“2010年,北京的交通通行目标是:五环内平均时速20公里/小时,85%的公众通勤时间在50分钟以内。” 

  当前,随着3G、物流传感技术的发展进步,智能交通正伴随着物联网在向“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融合短程无线通讯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逐渐被用于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智能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基于无线传感网下的智能交通,在交通信息采集方面,其终端节点通过采用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等信息。当车辆进入传感器的监控范围后,终端节点通过磁力传感器来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等重要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下一个定时醒来的节点。当下一个节点感应到该车辆时,结合车辆在两个传感器节点间的行驶时间估计,就可估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多个终端节点将各自采集并初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汇聚节点汇聚到网关节点,进行数据融合,获得道路车流量与车辆行使速度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通过给终端节点安装温湿度、光照度、气体检测等多种传感器,还可以进行路面状况、能见度、车辆尾气污染等检测。 

  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约占旧城区面积的42%,道路不可能无限拓宽,公共交通智能化是改善交通的不二选择,传感网及RFID技术成为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据了解,目前北京全市各主要街道均埋设有感应线圈,只要有车辆轧过,线圈就有电磁感应,并向计算机系统传达这一信息,计算机根据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对红绿灯进行实时配时。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物联网与环保监控: 

  物联网作为一次新的产业浪潮引领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环境监控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也最为成熟的领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超标排污、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开始凸显。为保护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开始积极探索使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加强环境监管。 

  目前,全国共建成省、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共对12665家企业实施了自动监控。”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起步的同时,1999年,环保部门开始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水质重点监测站。目前,已建成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661个,每天在各类媒体和环保部门的网站向全社会发布实时信息。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2009年中国环境一号A、B卫星在轨交付使用,构建起了空间监测大网。环境一号A、B星均为光学卫星,拥有CCD相机、热红外相机、超光谱成像仪等多种遥感探测设备,是目前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最复杂、指标最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 “目前,环境一号卫星已在水体蓝藻水华监测、沙尘暴监测、秸秆焚烧监测、汶川地震环境风险排查等方面实现了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生态环境宏观监测的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构建起了由环境卫星(宏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区域流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微观)三个空间尺度监控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控体系。 

  应用案例:为了帮助政府应对太湖的蓝藻危机,中科院在太湖中放置若干传感装置,一旦蓝藻素升高,或水温有变化、有暴发蓝藻的可能,传感器会及时发出预警,这样决策机关就能及时得到信息,并作出应对。在环保监测上,如发生气体泄漏、水体污染等事件,工作人员可随身携带一箱生化传感器,像播种那样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散布,数十个传感器就能无线联网,随时“跟踪” 有害物质的扩散路径,实时向指挥部“发报”。 

  物联网与安全防护: 

  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防工作是非常优秀的。其原因,除了周密的计划,精心的部署,严密的管理等等主观因素外,物的方面尤其是技术上的因素同样功不可没,甚至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就有物联网的极大功劳。奥运筹备之初,就提出来要办数字奥运。而在整个奥运期间,物联网确实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譬如视频联网监控、智能交通指挥、食品安全追溯、环境动态监测等等方面,物联网技术获得了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就拿即将来上海世博会来说,据有关部门预测,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有40万人次游客,其中约有34万人次在世博园内就餐,保证食品安全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在食品进入园区时,执法人员通过手持式办公终端移动设备,就能在现场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来源,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同时还将选择在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等初级农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包装袋上要求佩戴射频识别标签,储存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使产品包装和射频识别标签随货物交易完整进入餐饮、零售或物流终端,以保证食品和原料能够追踪溯源。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世博会将采用的火警设备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在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演示区看到,新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已能模仿人的眼鼻系统,对大空间实施监控。据介绍,所谓“眼”即指“电子眼”,可以对空间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而 “鼻”则是一种感应系统,一旦发现烟雾会第一时间向系统发回信号。目前上海世博会的6个展馆已安装这种监控系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堰塞湖的实时动态信息,也是通过“网络+传感技术”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相关信息通过传感网(也是广义物联网之一种)被传递到后方的决策部门,有效规避了人员实地观测可能遭遇的伤亡风险。 

  至于楼宇的安防,物联网更是大有作为。根据国家安防中心统计,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安防系统用于新型防盗窗上。与传统的栅栏式防盗窗不同,普通人在15米距离外基本看不见该防盗窗,走近时才会发现窗户上罩着一层薄网,由一根根相隔5厘米的细钢丝组成,并与小区安防系统监控平台连接。一旦钢丝线被大力冲击或被剪断,系统就会即时报警。从消防角度说,这一新型防盗窗也便于居民逃生和获得救助。 

  物联网与智能医疗: 

  目前比较先进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的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比如,可发实现病历信息、病人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使得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通过联网,可以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过程的信息化流程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医疗信息化的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医院管理、医生诊断、护士护理,还是病人就诊工作等都将创造极大的便利。而物联网化将是移动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最优状态,是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另外,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如果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运作过程,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这一点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而言,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还能发挥巨大作用,曾有数据显示,美国医疗事故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国外药物不良事件为所有非手术医疗疏失之首位。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药品名称、 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都存于RFID标签中,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全过程。同时还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 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地识别假冒药品。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