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物联网可以种出“放心菜”

作者:高颖
来源:无锡日报
日期:2010-04-16 09:40:54
摘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重点发展传感(物联)网技术创新型企业――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于今年 2月向其提供了全套物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平台传感节点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进行技术支撑。
  4月14日,春寒仍然料峭,走在张皋庄乡间农田,空旷而渗透着凉意,但一簇簇蔬菜充满生机的绿意,似乎将这凉都渐渐驱散了。 

  “农老板”张晓峰指着眼前一大片相连的大棚说,“种这1000亩地,我投了3000万元。”凭什么一掷3000万元,这片农田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物联网“实验田”,被列为全省首个针对有机农产品(蔬菜)的商用的物联网农业示范区,其中仅物联网技术一项投资就达1000万元。 

  这里有一笔账值得算一算:示范区每亩地平均投入3万元,其中物联网技术改造成本就达1万元,与之前种植一亩有机蔬菜平均产值只有1.5万元左右相比,看起来这似乎是有点亏本的生意。 

  这位“农老板”的生意经,正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传统农业和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商机。 

  凭经验种菜,“安全”也就没有公信力 

  摆在超市里,一样的芹菜,有的卖4.9元,有的仅卖0.99元,价位相差在哪里?安全健康的品质。但公信力在哪里?作为“马大嫂”,只能靠肉眼看菜的质量,靠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等标识认识,其实它到底安全在哪,看不见也摸不着。 

  事实上,张晓峰也一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经营的天蓝地绿生态农庄,按有机蔬菜标准生产的蔬菜,平均销售价要在6元才有微利可赚;但事实上因无法证实自己产品品质的实力,只能“贱卖”,有时甚至卖不到2元钱。 

  在生产过程中,这种“无力”感就更强:从温度、湿度、生物农药用量等,都是按技术员经验来判断,如看叶面、看土壤湿度,决定是否要浇水了?去年 10月份,20多亩的生菜苗,因营养剂调试值过了一点,一下子就损失了几万元;今年2、3月份,天气忽冷忽热,由于温度没掌握好,一夜之间几十万株的白菜种苗就 “全军覆灭”了,又是损失好几万。这样的事例在传统农业中时有发生。 

  市园艺业专业协会人士介绍,这种“通病”是传统农业跨不过的一个坎,无论是无公害蔬菜还是最高级别的有机蔬菜。相关调查显示,按照世界贸易标准化的要求,美、日及欧盟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并不要求检测蔬菜中营养成分,而是注重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的含量。近年来由于有机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品质差异,就连大规模推广的设施农业――大棚农作物也很容易受到病菌性伤害,如高湿导致严重的病害,频繁的施药,微生物的抗药性,加大用药量,致农药残留超标。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有机农产品中大部分A级农产品难以领取通往国际的“绿色护照”。 

  物联网种菜,食品安全“看得见”了 

  物联网正成为破解这种尴尬的“钥匙”。 

  正为无力证明自己蔬菜品质而苦恼的张晓峰有点庆幸地说,现在搞生态农业,可谓生逢其时。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重点发展传感(物联)网技术创新型企业――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于今年 2月向其提供了全套物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平台传感节点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进行技术支撑。 

  通过现代传感技术及软件 

  信息技术,对有机蔬菜从来源、生产、检测体系及现代物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可视数字化管理,并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可视追溯查询平台。据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伟介绍:这一项目就是利用温湿度、气敏、光照、化学等多种传感器,对蔬菜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数据化管理,通过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结合RFID电子标签对每批种苗来源、等级、培育场地以及在培育、生产、质检、运输等过程中具体实施人员等信息进行有效、可识别的实时数据存储和管理。“形象地说,就像大棚最难控制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有了传感网 24小时看菜,一旦温度达到了临界线就会报警,这样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张晓峰算了一笔账:如果说现在1个技术人员只能管50亩地的话,那时就可以管理 150至 200亩地;此外,像现在农庄招的都是五六十岁的种植工人,招不到年轻人,物联网则让大面积机械化成为可能,那么劳动力缺乏就迎刃而解;此外,由于用料等精确度提高,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每亩地光有机肥及人工使用成本就可下降40%左右,产量可增加30%左右,这样就会降低成本,最终让有机蔬菜走向平民化。 

  这种标准化的管理,终于让安全和品质不仅看得见,而且有了公信力。有了物联网后,数据靠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分析,不仅经营者,消费者也可以自己“看菜”。团体客户可通过年卡号、普通消费者可通过蔬菜上的条形码进入网络,可视化查询并追溯自己所购买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各个节点的真实数据指标。 

  物联网“农田”可以像超市一样连锁 

  张晓峰真的只是要种蔬菜吗?“这3000万,大部分是过去10年创业的积累。”民营企业家――张晓峰如此解释自己种地的资本来源。 

  仅仅为了1000亩的物联网试验田,而“当”出所有身家,显然不是精明商人的作为。他看中的是生态农业和物联网产业化的商用前景。“对农业企业来讲,物联网种田一旦试验成功,让物联网和农业链产业化都成为可能,便于在不同地域开辟新的基地,便于从蔬菜延伸到其它农产品,通过物联网远在千里仍可清楚看到生产过程,从而让“农田”也能像超市一样连锁。 

  张晓峰已着手开始为这种商用准备着。去年底,他牵头组织200多户农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当时签约时是松散型的;两年内他打算开展紧密型合作,将专业社2500多亩田地都扩展成为物联网田地,最终的模式,以物联网技术为载体,不用自建基地而是整合资源开展规模化生产。事实上,无锡这边物联网试验田刚刚启动,已受到全国同行的注目,山东寿光等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已表达了意向,实验田成功后,将大规模嫁接这一模式到寿光。 

  对于风险,张晓峰坦言:物联网是新兴产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会一下子成功,但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早晚会成功;只有抢占先机,抢先一步展示出物联网试验田的成功模式,才能步步领先,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50年前的蔬菜会回来吗? 

  “毒豇豆”风波尚未平息,“毒韭菜”又冒了出来。这之前,毒大米、毒奶粉、毒猪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出现,食品安全在全社会成为热闹的话题;如何识别安全,消费者显然是弱势群体,只能用肉眼来看食品,无法看出是否“败絮其中”。 

  最近几年,市场上各种绿色、有机食品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来自市农委的统计,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总面积已占食用种养面积的 72.42%。但即使这些已有名头的蔬菜,还多是凭技术人员的经验来种植。正像有的农业龙头企业自己也坦承的,凭经验种植,种植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也都是手写录入的,这难免让人对精确度有怀疑,说白了就是缺失公信力。 

  韭菜是绿色的,种植方式却是黑色的,这当然不符合绿色复苏的指向。这也说明,扭转黑色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源头开始的“绿色觉醒”。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杜绝“毒韭菜”。物联网用于农田,就是用新科技从源头开始保障食品安全,让数据更精确,每一分每一秒的数据都会“原汁原味”地实时反映着,从而让每个种植节点都可以得到控制,也就是说农产品自己来说话,让农产品食品安全更有公信力。 

  更重要的是,新科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50年前的原生态的蔬菜有望回归。新科技还原的是被破坏的蔬菜“环境”。想想50年前,我们吃的蔬菜就是原生态的,而现在为防止病害,我们用有机肥,我们用农药;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最终可以让不用农药、不施肥的蔬菜重回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