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四巨头共议物联网标准:政策打破 各自为政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C114
日期:2010-11-15 10:09:14
摘要:在10月28日召开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期间,研华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蔡奇男、霍尼韦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汪潇瀚、大唐电信技术总监凌翔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主管比勒尔就“物联网标准制定的政策和当前瓶颈”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与现场观众及广大网友分享对产业的独到见解。

     在10月28日召开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期间,研华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蔡奇男、霍尼韦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汪潇瀚、大唐电信技术总监凌翔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主管比勒尔就“物联网标准制定的政策和当前瓶颈”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与现场观众及广大网友分享对产业的独到见解。 

     比勒尔认为,标准制定期望政府跟产业合作。蔡奇男表示,物联网标准制定应具中国特色。大唐电信技术总监凌翔强调,制定标准需各行业结合。但霍尼韦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汪潇瀚表示,希望产业自然形成,不希望政策干预。 

     有人提问,物连网的标准什么时候能制定出来? 

     比勒尔表示,基于标签一体化的系统和基于表现安防系统已经被批准。“一些基本性的标准,已经被我们国际电联公开出版出来了,也有其他一些标准细分发展不足。我们对于中国仍然是打开的,中国仍然有机会参与进来。” 

      精彩观点: 

      议题1:在国际物连网制订标准中,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比勒尔:期望政府跟产业合作 

      过去两年,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参与到物联网的应用之中,美国对此很关注,如何把物联网应用到各个元素当中,关键点是电的传输。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关注,如何把不同的传感器更好的连接起来。 

      对于中国的物联网,政府和私营公司合作非常重要,因为在这样合作模式下,政府能为企业或业界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同时起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技术研发方面。 

      研华科技蔡奇男:物联网标准制定应具中国特色 

      物联网的设备整合,有可能来自全球所有的从业者。全球应该有一些联盟,采取积极开放合作的态度。中国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但要采取开放跟联盟的形式,这是大势所趋。 

      霍尼韦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汪潇瀚:不希望政策干预 

      物连网概念太宽大,它没有应用的层面,可能在底层最基本层面上形成一些标准,我希望能够是通过商业和技术能够自然形成。中国的企业关键是对这个行业领域有什么样的认识,而不要过多去有政策或者是各方面对它进行干预。 

      政府应该是消极作为,更主要是规范化,规避掉不合理或者是违规的行为。自然的商业竞争和企业行为都很正常。 

      大唐电信技术总监凌翔:制定标准需各行业结合 

      如何把不同行业的体系标准建立起来,协同起来,建立端到端的发展,这是物连网制订标准和整合最大的挑战。这一过程,应遵循认知、开放的心态、大家互相借鉴三个阶段。 

      全球应该有这样一个统一架构基础,这是物连网大规模统一推广的基础,需要各种各样行业的用户结合在一起共同制定这样一个标准。对于一些政府的标准组织,如果在这这里面用好应该会有良性的发展。 

      程苓峰:采纳标准有利于打破各个公司各自为政 

      美国政府在智能电网上指定航空航天总署采纳这个标准的时候,有利于打破各个公司各自为政,比勒尔博士给了一个例子。当一个国家采取标准以后,很有可能跟国际的不兼容,所以建议一开始就跟国际兼容,就会打开很大的市场。 

      议题2:要达到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困难在哪?如何解决? 

      蔡奇男: 

      政策当然有相对的一些影响,对于合作心态,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持开放态度,在建筑和能源方面很有前景。 

      汪潇瀚: 

      第一个困难是对概念重新的定义和理清,物连网概念包罗万象,如何细分是难点。 

      以下为议题2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下面有请: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主管比勒尔博士;研华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蔡奇男先生;霍尼韦尔中国区首席市场执行官汪潇瀚先生;大唐电信技术总监凌翔先生。 

      主持人:我们的话题是标准化。请比勒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全球,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各个力量,对于物连网标准是什么样的态度? 

      比勒:好的,非常感谢。刚才我已经在我的报告当中说过,现在这个物连网已经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在过去两年当中,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很多很多的国家参与到应用方面,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特别有一个大的领域是智能网,智能电网方面我们看到了,几乎是世界很多很多国家都在参与这方面的应用。我也讲到,在我们IT方面我们也有焦点小组做他们的工作。这个小组由来自德国、韩国、中国的一些专家组成。美国那里的态度是积极的,怎么吧AROT怎么应用到智能电网上。美国这方面很关注,怎么能吧它应用到各个元素当中,主要的关键点是电的传输。这个在电的传输方面怎么用到RAOT。 

      另外AROT在安保方面的应用。比如说在这方面我们非常关注,比如说在RFID,我们要做到数据采集的时候,怎么保证数据安全性。 

      第三方面我们关注怎么样把不同的传感器,怎么把它更好连接起来。全球来看,美国、中国、韩国、欧洲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或者是力量,我们这个焦点小组主要是跟这几个国家现在正在做更多应用方面,甚至包括标准方面的互动。

      主持人:你认为中国在这当中有怎么样的比较有时? 

      比勒尔:我想当然了政府和私营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样合作模式下,政府能为企业或者为业界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同时起一种指导的作用。特别是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有,政府拿出这样一种方向的话,来自业界,来自公司的话,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到这个进程当中来,因为他们觉得政府给他们指出非常不错明确的方向。 

      主持人:他的主要意思是说,中国期望政府跟产业之间密切合作,中国和政府制订一个产业方向,这样大家可以共同来朝这个方向发展。 

      在国际物连网制订标准中,中国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政策?发落,还是采取积极的合作,进入联盟的态度?我只是举个例子,请为大家这是什么样的态度? 

      蔡奇男:大家好,我来自研华科技。在过去发展28年的时间,我们看到标准对于一个产业的重要。我举我们产业的例子来看的话,PC的标准造就了整个PC产业在二三十年来快速的发展。标准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提到一个关键的作用。大家更紧密而且更积极的参与。而且从物连网这个产业来看的话,早上我们所有专家提到产业都是非常非常大。在这个产业特性里面硬体到软体之间的整个架构,包括从感测器到传输到云计算等等,整个方案的集成是这个产业传递给终端客户最终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整个中国在整个物连网战略推动之下,我相信所带来的商机和市场非常的大。但是将来这些设备的整合,有可能来自于全球所有的业者。一方面必须,我认为应该在全球这样的一个主要的一些联盟,大家应该采取积极开放合作的态度。另一方面,当然在中国这个市场,在部分特定的领域内,其实可以在这个标准下有一些特色。比如说中国有一些行业有一些特色。但是整个主要的标志,我认为还是采取一个开放跟联盟这样的一个趋势。 

      汪潇瀚:我是来自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我们公司在美国是比较知名的,在自动化一家比较出名的公司。谈到物连网领域,从物连网上本身就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今天被比较过度的放大,因此从标准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在物连网这个框架体系内,应该含多方面。 

      比如说在建筑领域里面,其实以前不叫做物连网,但是温湿度的控制,对人体舒适度的感应,还有生命安全、安保,本身这个物连网已经形成,只不过是不这么叫。说到标准,我们应该把物连网内一些分支可以理清。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工业级的物与物之间的物联,商用物与物之间的物联,还有一些我们常见民用级物连网的物连。从技术和标准的形成,希望能有企业和商业行为自主形成。从应用的层面,恐怕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刚刚我讲了,物连网这个概念太宽大,它没有应用的层面,可能在底层最基本层面上形成一些标准,这个我希望能够是通过商业和技术能够自然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好,还有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是单独的一个企业,你对这个行业领域有什么样的认识,而不要过多去有政策或者是各方面对它进行干预。 

      主持人:您说到一个比较关键的关键词,商业、企业链的自然形成。政府在这中间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汪潇瀚:政府更主要是规范化,它要规避掉不合理或者是违规的行为。自然的商业竞争也好,自然企业行为也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政府是消极作为而不是积极作为? 

      汪潇瀚: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这和比勒尔建议有点冲突的地方。您呢? 

      凌翔:它是一个融合体系架构,它是融合不同行业的。物连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怎么吧不同行业的体系标准建立起来,而且真正能协同起来,建立端到端的发展,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做智能化研究的时候,比如说在中国最少要涉及到九个部门,比如说政府的管理,有交通,有环保,有公交还有保安,还有汽车制造、保养,这是最少的九个部门。现在怎么把这九个部门围绕一辆汽车协同起来,这是很大的挑战。这是物连网制订标准和整合最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我们为有这样的原则和方法可以遵循的。这个方法大概有这样的顺序。 

      第一,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跟我们行业客户进行沟通、交流,首先对物连网有一个认知的基础。 

      第二,开放的心态。大家需要互相借鉴的过程。 

      第三,协同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端到端可以落地的标准。 

      这是我们认为比较正确的方法。 

     谈到国际标准和国内的一些标准。我认为首先在这样一个关键的一些,比如说一些底层的技术,一个体系大的框架结构上,还应该全球有一个统一这样的一个,大家有这样一个统一架构基础,这是物连网大规模统一推广的基础。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我非常同意前边专家说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情况。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情之先,特别是应用这一块一定有自己的特色。另外还要有中国自己特色的东西。 

      程苓峰:企业间要有协调的机制,这个协调的机制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凌翔:现在大唐电信在泛在网的主载,主要参与标准的工作,我们现在提到工抗行业,煤矿的体系我们主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跟这些大型客户一起讨论制定这样的标准,我们希望制定出来的标准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只有一致认可这种标准才可以落地的,我们要跟我们各种各样行业的用户结合在一起共同制定这样一个标准。 

      程苓峰:您有这样的开放心态,你认为这个要通过行业组织还是通过政府来达到这个效果? 

      凌翔:现在政府在里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说物连网联盟有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包括我们最终使用的用户都在这个里面,另外有一些政府的标准组织,如果在这里面用好应该会有良性的发展。这一块应该有政府真正发力的点。 

      程苓峰:前三位已经亮了自己的观点,有两位说国际商开放要国际合作,在国内层面应用行业有特色,有一位提出来,要让市场,企业自己去自然的发挥作用,政府比较消极的规避风险,而不是主动的做很多事情。您能不能对前面三位做一个点评! 

      比勒尔: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基本基础技术必须要有,我想政府在这个方面应该是有一种作用的,政府要能够选择一种比较主要的,或者可用基础的技术这是很重要,比如说在美国国会现在已经授权美国航空航天署选择基本的技术来使用,比如说讲到智能电网,我讲的智能电网的例子美国国会已经这样做了,在美国目前的情况,每家公司都是采用各自的技术,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从成本上来说并不太好。 

      我们要达到这个成本效益的话,我们首先要看到政府是要出台一个标准,要出台一个特定的规定,我从美国的情况来看,自从美国国会颁布了这样一种授权,要让整个的智能电网行业采用一种相同的技术,或者统一的技术来做的话,这种方法现在来看在美国是比较满意的,在这个方面的话,如果再要做到标准化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让标准化带来价值,政府要给出指导性的东西。 

      在很多国家面临这样的情况,当他们采购的时候面对不同的供应商,供应商采用不同各自的技术。同时我们希望在开发新标准的时候,有各种相关技术短期愿景,你在国家层面可以决定你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标准,一旦到国际上来说,这种短期解决方案未必能满足国际的要求,这边我警视一下大家,大家一开始就会进行国际层面标准的选择,这样子你在中国使用这样的技术,立刻也能够推到国际平台上去使用。 

      程苓峰:我简单说一下观点,美国政府在智能电网上指定航空航天总署采纳这个标准采纳这个标准的时候,有利于打破各个公司各自为政的情况,比勒尔博士给了一个例子。当一个国家采取标准以后,很有可能跟国际的不兼容,所以建议一开始就跟国际兼容,就会打开很大的市场,大家有一个共识,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大家一开始就能在统一的标准下做事情,我们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最现实的困难在哪里?你们觉得突破这个难点有什么切实的做法? 

      蔡奇男: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从早期大型电脑,然后到个人电脑,到互联网,到物连网,其实在IT领域有一个叫15年的定律,每隔15年会有一个大的转变,2010年之后即将也有一个大转变,就是我们的物连网,在整个大环境来看,我想今天这样的会,将近有上千人,我相信投入的厂商也非常多,我相信这件事情也就是代表一种大势所趋,确实物连网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他是一种应用的方向或者是一种应用的一种主流,所以标准很多,行业很广,涉猎很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涉猎情况很广,这块推动的时候刚刚提到政策,中国会这么热,政府的政策当然有相对的一些影响。 

     刚刚前一位提到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确实是现在我们看到物连网领域所谓的节能减排的概念里面非常活跃,而且成长非常快的,所以说我觉得在整个产业的 推动,当然我们从业者某种角度一定要关注你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关注所谓的政策,还有关注在这样一个价值链的你们怎么样能够获得利润。目前这么多的机会,这么多的困难,有很多标准的困难,有很多彼此的协同合作,我认为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厂商你以开放的心态去跟你的合作伙伴跟你顾客来,重要的要保有核心优势,你没有办法掌握到你的核心优势,将来你也有可能被取代。另外关注和政策的发展,比如说节能的部分,另外一个是跟安全有关的产业,跟能源有关的产业,我常常跟业者谈一个观念,现在每个地方政府只要出了事情,地方观念绝对会受到影响,怎么能够让民众生活安全很重要,这里有很多物连网的应用纳入进去。 

      另外一个能源,省下的钱就是能源,我认为这样的麴氏大家能够掌握到,刚刚提到的核心技术掌握,用开放的态度跟合作伙伴合作,我相信困难一定有,但是一定能走出去的,因为前景非常好。 

      程苓峰:你接触的合作伙伴当中,你认为还可以的开放心态的有百分之多少? 

      蔡奇男:我想大概有一半以上,因为我们很多合作方知道,这个场面不是一个人可以吃得下。 

      程苓峰:少于一半的企业,不太开放的企业为什么不开放呢? 

      蔡奇男:可能他因为他的产品好,当他看到的时候认为技术不是太大的困难,合作模式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联盟合作,我相信这个机会是非常多的。 

      程苓峰:谢谢!汪先生! 

      汪潇瀚:物连网遇到哪些困难,个人的观点,首先我想第一个困难对所有人来讲都是对概念重新的定义和沥青,物连网概念非常的包罗万象,在里边能否做出一个细分,这个可能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不认为有某些企业能够在整个产业链或者在所有细分的市场里面都会有成功,但是你可以在某一个领域做的很好,这是一。 

      另外我重新解释一下政府能够在里边做什么工作,这个可能也是政府将会面临的一个困难,举两个例子:在基本领域方面政府可以做两个工作,1、物连网包括的东西本身很多,要超过我们所有目前的电脑,手持终端等等,要远远超过数量,那么对这些物体的定植是否有预留,这种资源性的预留政府应该可以规范可以做的。 

       在物连网的领域最方便的也好,将来最方便的发展应该是无线的技术,无线的技术频率的预留规范应该政府做到,开发什么样的应用,以什么样的赚钱,如何形成企业联盟和产业的联盟,这个可能是企业联盟或者行业协会等等做的工作,这就回答刚才你的问题,会遇到哪样的困难有可能的,各个方面角色定义得不清楚,有可能是大家困扰的一个问题。 

       程苓峰:我附带问一句,您认为中国特有的国情,政策的国情,文化的国情您觉得有助于中国标准在这个竞争当中发生吗? 

       汪潇瀚:我不认为强制性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是合适的。 

       凌翔:从我们的角度呢,我觉得有很多项目的体会,我想这里面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由三个简单的行业利率表现,我们有很多非常大的厂商,曾经想给他提供一个物连网的不全部是圈套,是某一方面的方案,结果发现移动通信网都想自己建,而且直接上LTE,发现行业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挑战,第二个安全可靠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曾经跟营运商交流,曾经做一个创新的交流,这个交流就是想跟我们的养育户提供水中传氧量的技术,这个项目没有成因为签订合同的时候签一条,如果没有氧的话鱼活不了。我们运营商可靠性方面还是不决定的,作为我们现在很多物连网提供商来说,我们没有把整个提供的方案想得很细,这也是曾经一个例子,我跟燃起公司交流,一个传感器厂家给他提供了一个燃起泻流的传感器,当时使用觉得很好,但是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每隔一个很短的时间要更换传感器,他们派工程人员派手持设备检测,后来发现传感器是有一定的好处,检测是自动化了,但是人力运营商并没有节省,我们未来给这些客户提供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更多结合运营和长远发展来考虑,而不是仅仅给你提供传感器,采集一下数据告急就可以,这样的远远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用户用了这一块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是 很大的障碍。 

      程苓峰:我问一个小问题中国人人力成本很低,这个问题给物连网应用是好事还是坏事,会产生阻力吗? 
 
      凌翔:人力成本是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越来越减少,随着78年计划生育以后,逐渐我们适龄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我们所面对的人力成本在增长,长远来看都在坚持。的确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问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井盖的项目,井盖只有200块钱,做一个传感器要防被盗,做电源检测,等要上千块钱,这样还不如用人员的巡查。中国经济越来越发展会跟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相通,长远来看还是会跟国际商一样产生同样的问题。 

      程苓峰:物连网的场景去大超市购物推出去玩了,但是推出去玩了售货员失业了,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像北京地铁里面明明不需要电梯司机,但是每个电梯都有电梯司机。 

      我最后请比特而博士再直率的回答一下,物连网标准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妥贴,共同产生标准的几率有多大,或者一个国家主导的几率有多大?方便回答这个问题吗? 

      比勒尔:标准计划的制定我们参观者的一直协议和一直认同,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也会做出贡献,你首先提出提案的国家和公司,就是有优先的优势,如果你是第一个提出这方面的标准,你标准有很多方面很成熟的话,你当然有优势任何挑战你公司标准的话,你要有好的理由。我们在中国已经有相关的一些技术包括物连网成熟的技术,在中国层面发展得很好,现在你推广到我们的国际层面,通过我们国际电联也是可以,我们有国际相关联合的工作组,包括国际标准组织也有参与,我们中国国际标准也可以获得国际组织很好主导的采纳。 

      另外我重新解释一下政府能够在里边做什么工作,这个可能也是政府将会面临的一个困难,举两个例子:在基本领域方面政府可以做两个工作,1、物连网包括的东西本身很多,要超过我们所有目前的电脑,手持终端等等,要远远超过数量,那么对这些物体的定植是否有预留,这种资源性的预留政府应该可以规范可以做的。 

      在物连网的领域最方便的也好,将来最方便的发展应该是无线的技术,无线的技术频率的预留规范应该政府做到,开发什么样的应用,以什么样的赚钱,如何形成企业联盟和产业的联盟,这个可能是企业联盟或者行业协会等等做的工作,这就回答刚才你的问题,会遇到哪样的困难有可能的,各个方面角色定义得不清楚,有可能是大家困扰的一个问题。 

       程苓峰:我附带问一句,您认为中国特有的国情,政策的国情,文化的国情您觉得有助于中国标准在这个竞争当中发生吗? 

       汪潇瀚:我不认为强制性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是合适的。 

      凌翔:从我们的角度呢,我觉得有很多项目的体会,我想这里面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由三个简单的行业利率表现,我们有很多非常大的厂商,曾经想给他提供一个物连网的不全部是圈套,是某一方面的方案,结果发现移动通信网都想自己建,而且直接上LTE,发现行业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挑战,第二个安全可靠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曾经跟营运商交流,曾经做一个创新的交流,这个交流就是想跟我们的养育户提供水中传氧量的技术,这个项目没有成因为签订合同的时候签一条,如果没有氧的话鱼活不了。我们运营商可靠性方面还是不决定的,作为我们现在很多物连网提供商来说,我们没有把整个提供的方案想得很细,这也是曾经一个例子,我跟燃起公司交流,一个传感器厂家给他提供了一个燃起泻流的传感器,当时使用觉得很好,但是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每隔一个很短的时间要更换传感器,他们派工程人员派手持设备检测,后来发现传感器是有一定的好处,检测是自动化了,但是人力运营商并没有节省,我们未来给这些客户提供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更多结合运营和长远发展来考虑,而不是仅仅给你提供传感器,采集一下数据告急就可以,这样的远远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用户用了这一块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是 很大的障碍。

       程苓峰:我问一个小问题中国人人力成本很低,这个问题给物连网应用是好事还是坏事,会产生阻力吗? 

      凌翔:人力成本是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越来越减少,随着78年计划生育以后,逐渐我们适龄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我们所面对的人力成本在增长,长远来看都在坚持。的确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问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井盖的项目,井盖只有200块钱,做一个传感器要防被盗,做电源检测,等要上千块钱,这样还不如用人员的巡查。中国经济越来越发展会跟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相通,长远来看还是会跟国际商一样产生同样的问题。 

       程苓峰:物连网的场景去大超市购物推出去玩了,但是推出去玩了售货员失业了,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像北京地铁里面明明不需要电梯司机,但是每个电梯都有电梯司机。 

      我最后请比特而博士再直率的回答一下,物连网标准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妥贴,共同产生标准的几率有多大,或者一个国家主导的几率有多大?方便回答这个问题吗? 

      比勒尔:标准计划的制定我们参观者的一直协议和一直认同,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也会做出贡献,你首先提出提案的国家和公司,就是有优先的优势,如果你是第一个提出这方面的标准,你标准有很多方面很成熟的话,你当然有优势任何挑战你公司标准的话,你要有好的理由。我们在中国已经有相关的一些技术包括物连网成熟的技术,在中国层面发展得很好,现在你推广到我们的国际层面,通过我们国际电联也是可以,我们有国际相关联合的工作组,包括国际标准组织也有参与,我们中国国际标准也可以获得国际组织很好主导的采纳。 

      程苓峰:比勒尔博士,第一个是默契,第二个谁提出来成熟就有可能。我时间差不多了,下面观众有没有问题提出来? 

      提问:台上的嘉宾好,主持人好我的问题是问比勒尔博士的,国际电联,物连网的标准什么时候制定出来,你们有时间表吗? 

      比勒尔:正如我作讨论中提到,国际电联有很多技术成份,有很多已经被制订出来和应用了。我们基于标签一体化的系统,已经被批准了。基于表现安防系统也被批准了。所以一些基本性的标准,已经被我们国际电联公开出版出来了,也有其他一些标准细分发展不足。一开始的标准都是基础性的标准,已经被批准了,我们要加速我们的发展,从而从整体的层面,把所有的标准侧面都完成。我们对于中国仍然是打开的,中国仍然有机会参与进来。 

      提问:我想问一下比勒尔博士,是这样的,今天听了很多关于物连网的概念,刚才也有专家讲了物连网比较多。物连网上升到最基础最顶头的标准,实际上现在在这个顶层方面有没有考虑?现在我们讲,国航都是做孤岛式的。怎么做到互联互通,怎么样解决,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考虑? 

      比勒尔:非常感谢你的问题。其实你提的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联合协调工作组的宗旨。我们是一个联合的活动工作组,其实不仅吧国际电联的团队,吧ITUT、ITUR连通进来,EPC这样的一个全球标准组织参与进来,他们的话其实也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孤岛的模式电联,希望把不同标准组织起来进行互联,这是我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