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电网不应只是“巨人游戏”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期:2010-09-26 09:02:31
摘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国将建设的智能电网可能与西方国家的智能电网有很多差异,因而,通过技术升级来优化电力系统,让建设变得更加节能高效。
      智能电网的概念近来备受追捧。市场对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以及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度关注热度有加,而相比之下,建设智能电网为了实现系统节能降耗的初衷更应得到重视,而这要求智能电网的建设主体不宜过于单一,而应适当多元化,并引入竞争。

  顾名思义,智能电网即通过电网的智能化,让目前已经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能耗得到节约,损耗得到避免。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国将建设的智能电网可能与西方国家的智能电网有很多差异,因而,通过技术升级来优化电力系统,让建设变得更加节能高效,让消费变得更加经济实惠都是必然的方向。

  如此一来,因智能电网产生的投资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反而有可能是会在原有的计划基础上有所结余。

  然而,在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这种经济性的思路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相关规划尚在制定过程中,智能电网的试点建设就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例如,智能电网的建设偏重特高压线路建设而对配电网重视不够,实际上一般电网60%以上的损耗都在配电网,配电网建设才对电网智能化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在智能电网对电动汽车的支持方面,包括两大电网、石油石化等几大集团争相圈地,投入巨资布点充电设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甚至浪费;而在鼓励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以及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方面,热度却大幅降低。

  究其原因,即智能电网的建设主体相对单一,目前主要的实践者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部分电力设备商,而民营等其他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很低。

  而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没有足够的动力考虑节能降耗、也没有积极性为用户端考虑。一方面,国资委对电网企业的考核依旧集中在其资产规模方面,而对其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考核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电网企业如何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最高效的运营能力,没有硬性考核;另一方面对电网接纳清洁能源发电的责任落实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目前电网企业在电网投资方面,仅从规模、资金量上考虑,很难以效益为出发点。

  智能电网很难实现真正“经济”的智能电网,更重要的原因是,智能电网的建设主体依旧主要限制在电网企业这类垄断企业手中,尽管对于输电端建设,由央企来控制是出于电网安全角度考虑,然而在配电端的建设方面,完全可以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甚至外资参与竞争。

  一旦在输电端引入市场竞争,其建设效率将得到提升,电网建设成本必然因竞争而下降,电力消费者也将实实在在因智能电网获得实惠。

  反之,即使智能电网的巨额投资能够短时间内提升部分设备商的景气度,但最终难免走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的老路,效率不高、很难拉动社会投资、建设流程不透明、成本节节攀升,最终,低效建设必将通过涨电价的方式让消费者买单。若真如此,智能电网的真实版本与理想版本很可能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