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物联网产业形成规模还需5-10年

作者:崔晓摄
来源:南京日报
日期:2010-09-06 09:11:16
摘要: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在软博会上就眼下最热门的“物联网”产业进行了展望与分析,并为南京软件业发展把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何积丰



何积丰院士在高峰会上发言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在软博会上就眼下最热门的“物联网”产业进行了展望与分析,并为南京软件业发展把脉,提出了建议。

  关于物联网

  记者:生活物联网化之后,会是什么样?

  何积丰:看这张风景画,上面诠释的是美国对物联网生活的展望。一位男子正遥望着远处的湖泊和山川,男子的背上有一个红色按钮,那个红色按钮,其实是个通讯点,可以把人的生命信息传送到医院,医务人员可以远程监控健康状况。而湖水也被物联网连接,湖里的水温环境、污染等问题,随时处于严密监控下,不会像太湖那样,出现了蓝藻之后才急急忙忙去处理。其实,物联网的终极状态,就是把人和自然联系在一起。

  记者:物联网在哪些领域潜力较大?

  何积丰:首先是交通。比如物联网将为车主提供GPS导航,汽车的物理状态也被远程监控,小到车胎没气了,大到零部件出现异常,物联网会及时报警。物联网同时可以在交通控制上大有作为,比如对人流、车流的控制等。

  其次是数字化健康,统计显示,中国老百姓97%的医疗费用花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其实,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平时工作压力很大的白领、金领,平时该关注亚健康问题,不要拖成大病。理想的方式是,在社区或者家庭安装上简单好用的数字医疗仪,监测信息再通过物联网上传至医院,为人们检查身体。在中国,医疗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上海的三甲医院每天挂号量只有8000左右,如果有物联网,可以让更多人共享医疗资源。

  此外,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上的潜力也很大。

  记者: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何积丰:从发展进程看,物联网生活,将是渐进式过程,不可能突然发生革命性突变。我相信,没有5—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不会形成规模。和企业接触时我发现,目前物联网尚处于发展初期,遇到很多瓶颈,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些共性技术问题。

  进入物联网,首先要统一标准。可看我们周围,比如地铁,打的是“万国牌”,法国、日本、美国、德国什么地方的产品都有,把不同国家的制式整合到一起非常困难。最近三网融合,也遇到这个问题,不同运营商、不同手机,都有自成一套的标准,还有家里的电视机顶盒,也是花样翻新。该怎么办?我一方面希望国家在重大项目上重金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还有一个希望是,发展物联网不妨先在小区域中形成统一意见,比如眼下热议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就算不能全国统一标准,起码长三角地区大家要统一起来。

  关于南京软件业

  记者:眼下各个城市之间的软件行业竞争激烈,能否给南京软件产业和企业把把脉,提些建议?

  何积丰:各个城市都要做软件业,甚至都要做某一个特定领域,比如智能电网,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城市之间要分工,比如你做智能电网的上游,我做下游,最终形成一个互补的产业链。

  对于企业来说,道理是同样的。每个软件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你能把某一个特色模块做好,行业里缺你不可,那就成功了。

  软件企业还要特别重视一个问题,你最大的“固定资产”是人,人才的知识和机器一样,会折旧,企业应该把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上升到战略上来。

  最后是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这些年讲了很多,但是缺乏有约束效果的政策。经常是一个好产品出来,同行立刻跟风出“山寨产品”、“强盗产品”,最后导致谁都不敢创新。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了我国软件业创新的瓶颈。很多人会说,政府是不是该出来做点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来解决,比如企业的自律,比如中国软件协会对诚信企业进行评选,媒体对创新环境进行监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