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找准我国物联网标准战略路径

作者:陈国军 张舵 陈先锋
来源:RFID射频快报
日期:2010-08-27 10:11:40
摘要:具体来说,我国物联网标准战略需要政企合力,走好三条路,处理好三大关系。
      目前,发达国家正争相布局物联网,而最为关键的争夺则是对物联网核心技术专利主导权与国际标准的掌控。物联网作为国家的新兴战略产业,必须及早谋划、突破关键的核心技术,加速知识产权布局,尽快建立我国自主的物联网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掌握物联网发展的主动权,以避免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具体来说,我国物联网标准战略需要政企合力,走好三条路,处理好三大关系。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战略路径细分三条路

      笔者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调查时,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标准的缺失将大大制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成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先决条件。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全球范围,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这为我国能够在世界标准格局未定型之前,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然而,在物联网产业链众多环节之中,我国在一些高端领域起步较晚,发达国家正试图利用其传统优势巩固在物联网发展上的地位。

      这并非不可超越。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要有自主的国家标准,不受控于任何一个国家;同时我们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考虑兼容与共享,两者不可偏废。国家标准的确立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要有产品和产业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必须以市场应用为基础,否则标准就是一纸空文。中国有着广阔的、世界最大的信息市场和种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这将为我们带来话语权。

      一些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认为,由于物联网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泛,物联网产业各环节的标准高低也不尽相同,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需要走好三步棋:在已经落后的标准领域努力“挤进去”,在同步研发的标准领域要能“抢到位”,在我国领先的标准领域能及时“圈到地”,从而使我国在物联网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都能找到合适位置。

       标准申请存障碍

       政企合力共推进


       标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笔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调研却发现,企业对于标准的申请并不积极,或者说单纯依靠企业力量推进标准建设难度非常大,而政府强推标准也存在得不到市场认可的风险,亟须政企合力共同推进标准制定。

      深圳一家RFID领域的上市公司的技术总监武岳山说,一些目光短视的企业是不愿意申请标准的,因为这些企业只算“今天账”不算“明天账”,总觉得标准申请修订需要长期投入而且短期看不到效益。但是如果没有掌握标准,那么后期我国企业就要在实际应用中向国外支付大量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用。

      更多企业是因为没有实力进行申请和参与。武岳山说,一个条款的修订动则百万美元的费用,让刚刚起步的我国物联网企业根本承担不起。此外,我国目前在物联网相关领域还面临着标准制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曾参与物联网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的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说,企业在参与标准申请修订过程中普遍缺乏资金、尖端人才,而且企业还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让这些人不断出席各种国际会议商讨标准。目前,国内处于发展阶段的物联网企业规模和实力普遍较弱,企业普遍承受不起。

      刘东还说,虽然政府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是现在国际标准大都只能由民间机构和企业来运作,标准制定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代表团统一组团去交涉的标准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环境了,政府必须意识到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政府强势推出一些不被市场接受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甚至会阻碍产业发展。因此,物联网的标准必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协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抢占标准的制高点。

      处理好三大关系

      促进标准战略先行

      许多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须抓住机遇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但在快速推行过程中还需要慎重考虑以下三层关系,确保物联网标准符合国情和产业与应用发展实际,从而促进物联网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一是处理好国家标准与“事实性标准”的关系。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可以把小、杂、散的局部应用市场连接成相对统一的行业与区域市场,进而形成规模巨大的物联网产业,推动物联网应用飞速发展。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信息系统本部总工程师周洪波说,中国可以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推行“半强制性”的标准,而欧洲和美国则依靠民间事实标准来做比较松散缓慢。如果我们能够先前一步,并不断推广应用,则可以领先全球。

      标准的选择要有产业作支撑,最终必需经过市场的检验,以应用为基础。一个成熟的标准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不能全靠行政手段推行。

      二是处理好国际合作与以我为主的关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我国必须要发展拥有主导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尤其是制定自主可控的对象标识体系,保证我国的经济、军事信息安全,同时也要保证与国际通用标识体系的兼容性。事实上,只有保持兼容性,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才能够在满足国内产业需求的同时,加速向海外输出,否则就可能成为一个“信息孤岛”,失去发展动力。

      三是处理好标准与市场的关系。曾参与无线传感网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的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丰说,在缺乏许多核心技术的条件下,即使打造出本土标准,也很难从现实市场应用中获得实际利益。因此,要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之路,建立国家级和区域物联网研究中心,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标准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坚持以前沿技术为突破,参与、影响并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成为我国物联网标准战略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