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解放军组建“影子部队” 改变战时传统保障方式

作者:沈学锋 丁广阳 胡伟 潘正军
来源:解放军报
日期:2009-09-14 09:18:10
摘要:作为全军“综合集成”试点单位,该旅筹措上千万元研发一体化保障指挥系统;围绕指挥可控、资源可视,该旅运用多维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完成了战备物资的“信息身份证”登记和粘贴,实现了快速采集传输物资数据信息;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远程机动。照片由姚安泉、王靖夷摄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快速展开。照片由姚安泉、王靖夷摄
  

  1994年11月29日,本报记者在长篇通讯《“变形金刚”悄然走进演练场》中报道:“一种新型的后勤快速保障体悄然出现在演练场!由于它不改变现行体制,不增加编制单位和员额,不影响正常保障任务,寓于平时编制之中,战时快速抽组,遂行各种保障任务,因而有人戏称其为‘变形金刚’。它的降生,对传统的后勤保障观念、体制、训练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人们围绕未来高技术作战的需要,深化后勤保障改革打开了思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争规则,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变化的是,战场环境决定着后勤保障模式,现代化军队对后勤保障的需求和依赖更甚。从酝酿、实践、摸索、完善至今,16载岁月流逝。这支被称作“变形金刚”的“影子部队”,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发展壮大,显示了勃勃生机。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诞生、滋养这个“新生儿”的南京军区某分部,追寻这支部队的命运和轨迹。  

  前方,包括数十辆“身宽体胖”的特型车辆在内的钢铁长龙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纵横驰骋,车队以每小时80公里以上的速度前进;后方,“中军帐”内指挥员根据“定位跟踪系统”对上百个目标的状态尽收眼底,并可根据战场变化,实时向前方发出电子“短信”予以调整。  

  利用自主研发的射频系统,如山般无序的物资初步实现“可视化”。而依靠“箱装化”机动理念,所有物资运用集装箱“一托就走、一到就卸”,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的肩扛手提,保障效能成倍提高。  

  仅用40分钟,一座日接收300名伤员、实施75例手术的“野战医院”便在山陵、滩涂地域搭设完毕。不仅能邀请全国数十所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为伤员远程会诊,还可利用“电子伤票”技术,及时获知一线病人伤情,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对陆上、海上伤员的分类、打捞、后送、救治,也有一整套的救治办法和装备。  

  记者日前在南京军区某应急保障旅目睹的后勤保障新景观,令人感触良多:这支全军重点建设的保障部队不增加编制,无专项经费,平时分散,遂行任务时才抽组集结。但在东南沿海举行的数十次重大军事演练中,他们均有精彩表现,已成为未来作战中不可缺少的保障力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面对汹涌激荡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后勤保障唯有未雨绸缪,积极寻求破解之道,才能抢占保障打赢先机——  

  “影子部队”悄然孕育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军发动的海湾战争,颠覆了世人脑海中原有的战争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在全球引发了“下一场战争如何打”的激烈讨论。  

  “粮草官”们也在冥思苦想——我军传统的后勤保障体系,是依托仓库、兵站和驻军医院形成固定的保障线,习惯于定点保障,但野战和伴随保障的能力相对较弱。  

  而这场战争昭示:现代战争中的物流保障,一次性保障量大、保障空间跨度大、保障科技含量增高,及时有效的保障能使部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新的战场环境,呼唤新的保障模式。它应该是既可以在部队集结地域实施,也可伴随部队在机动中实施,特别是当部队深入敌纵深,在其他保障手段难以发挥作用时,通过采用空运空投手段,大幅度地跨越保障障碍,缩短时空差距,对作战部队提供实时保障。勾画出轮廓是第一步,具体该怎么落实?一时间,全军上下众说纷纭。  

  广大官兵是真正的创造者。身处一线的某分部官兵此时提出一个大胆构想:预先编制,人员、装备、经费、训练等都寓于现有仓库、医院等保障“母体”之中,遇有任务临时抽组,聚指成拳,遂行保障使命。  

  立足现行编制,组建平战结合的快速保障体,在我军后勤改革史上是一个创举。建立这支“影子部队”的好处是,能实现战时指挥的集中统一,减少协同程序和环节,增强应急机动能力,提高保障的时效性。  

  历时1年的酝酿与磨合,1994年10月,全军后勤战线数百名将校军官,在八闽大地观摩了一场特殊的汇报演练。尚处于孕育阶段的“影子部队”,令大家的头脑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全新的保障模式,冲击了因长期和平环境带来的“门诊部”、“门市部”保障观念,强化了后勤系统的战斗队观念;冲击了“人多好保障”、“坛坛罐罐丢不得”的旧观念,树立了精干高效、快速保障的观念;冲击了单一形式保障观念,树立了陆海空合成保障观念。  

  当年,全军各大单位相继酝酿成立类似的“影子部队”和“应急兵站”。一时间,后勤保障改革风起云涌。  

  凝聚众人智慧和希冀的“影子部队”,自呱呱坠地之时,便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从构想到现实,他们开始了长达5年的苦苦求索——  

  “影子部队”闪亮登场  

  创建之初,“影子部队”没有编制,没有装备,没有经费,没有人员。怎么组建、训练这支部队?又该如何使用这支力量?  

  实践之初,这个保障体下设物资、卫生、汽车、军械、油料等多个模块,因居住分散,最远的相距400多公里,最近的也有30多公里。有几个模块的人员还是从多个单位“拼凑”的。训练的协调、组织难度颇大。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分部领导“沙场点名”时才发现,花名册上某医院骨科60%的医务人员名列其中,可有的本人居然不知道。有的单位也临时抽组了,但派出的大多是年龄大、身体差、非业务尖子、待转业分配的人员。  

  要改革创新,就必然要调整现有格局。让平战结合的保障体变得“形散”而“神聚”,首先要解决对改革“纸上谈兵”的错误认识。  

  为此,该分部开展了后勤在未来战争中地位、责任的讨论。同时明确规定:参与保障体的必须是精兵强将;并重点抓了各级指挥员的合成训练,探索出了“在营训练、营连合练、抽组训练、综合演练”的训练模式,克服了营地分散、人员分散等弊端。  

  反复抓、抓反复,这个写在花名册上的“影子部队”终于从“纸上”走了下来。以前面提到的某医院为例:几个月后,当机关再到这个医院检查时,事先不打招呼,搞了个紧急集合,结果十几分钟人员就拉了出来。此前空空的药品器械箱,这次一检查,携带齐全。  

  但此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大家既失落又尴尬:部队组织演习,保障旅参演。战斗打响后,保障旅却一直没有接到参战保障命令。是对方忘了自己?还是自身在演习中作用不大被忽略?一个关键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如何使用这支新生力量?  

  首先想到的是“加强”。“加强”带有临时性,简单地说,就是谁任务紧急,就保障谁。1995年夏,这支部队参加了一次大规模的综合演练。当时有集团军前指等多个指挥机构,都可以直接指挥保障行动。虽然事先有预案,但还是不免撞车,乱成“一锅粥”。  

  其次想到的是“配属”。就是让保障对象全程指挥,发挥“影子部队”的最大效能。可类似“为加强某主攻方向卫勤保障力量,请快速派医护人员前往支援”的命令发出后,卫生营人员倾巢出动,专科医生都上了一线,只发挥着卫生员的作用。最后的结果是:“自我丧失保障能力”!  

  后来又实践了“隶属”。演练证明同样行不通。在现代战场上,按照传统的指挥机制,保障指令在各类文书上“旅行”一圈,再回到各模块手上时,战机已经贻误……  

  “好在我们是战区的‘独生子’,好在上级允许我们大胆尝试!”经过多次论证,“影子部队”的指挥权这样定位:在战区层面以下,由这个快速保障体根据战场态势和形势变化,通盘考虑、调度各类保障力量和物资,遂行保障任务。  

  据分部朱淮清部长介绍,1994年以来,总部、军区组织的重大军事行动“影子部队”次次不落。不难看出,在决策层心中,他们已是未来战场上不可缺少的作战单元。  

  历经5年的求索磨砺,2000年,这支“影子部队”终于呱呱坠地,并有了自己的“大名”:应急保障旅,成为后勤战线重点建设的“保障铁拳”。  

  演兵场上练筋骨,实兵实装砺精兵。他们向战场聚焦,努力锻造拉得出、打不垮、供得上的“保障拳头”——  

  “影子部队”乘势而上  

  虽然已经“突出重围”,但面对的情况是:与一些军事强国相比,我军后勤保障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只有发挥“后发优势”,才能抬高跨越的杠杆。  

  随着参演次数的增加,官兵们发现,有时一次演习携带的保障物资达2500多个品种,10多万件,重量逾百吨。而且,战时军用物资输送采取的是多式联运,若包装不符合运输工具的要求,就可能延误时间,甚至无法进行物流保障。  

  此外,战时保障物资品种繁多,靠手工搬运、点货、包装、分拣、订单和数据处理,看起来声势浩大,却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从“大吃小”到“快吃慢”的转变,更难保不出差错。  

  多次攻关受挫后,官兵们从地方铁路部门的做法中受到启发。我国铁路与公路使用的集装箱在统一标准之前,运输转换时要“倒箱”,不仅耽误时间,每吨货物还要增加费用。全国因“倒箱”数量很高,损失巨大。标准集装箱统一并大规模使用后,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保障旅迅速展开“箱装化”攻关活动。他们借鉴地方“整装整卸”的做法,利用集装箱通用性强、战时可大量征用的优势,平时将物资预制成装载“单元”,战时对各“单元”实行机械装载,快速机动。在给各模块配备部分集装箱外,又组织技术力量,对上级配发的某型装卸补给车进行改造,解决了传统集装箱依赖大型吊装机械作业的不足,避免了吊车装卸不安全、野外条件下风大无法操作等缺陷。  

  为使“箱装化”保障适应各种气候、地形,该旅还开展了“野战平台搭设”、高速公路快速行进、滩涂松软地带行进等课目训练,研制了“绳结式防陷网铺设车”、“野战自行输送机”等辅助器材。他们利用条形码技术开发的“物资收发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军首家实现了物资收发信息化处理,形成了平战结合的“储、运、装、卸”一体化保障格局。这一保障模式的使用,使保障人员减少了1/3,保障效能成倍提高。  

  光有灵巧敏捷的“手”和“脚”还不行,没有信息化这个发达的“大脑”,战时保障就好比是盲人摸象。作为全军“综合集成”试点单位,该旅筹措上千万元研发一体化保障指挥系统;围绕指挥可控、资源可视,该旅运用多维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完成了战备物资的“信息身份证”登记和粘贴,实现了快速采集传输物资数据信息;近年来,他们先后展开了95个信息化建设项目,成体系推进网络、软件、数据和一体化指挥平台等基础建设,解决了战时多种指挥手段和信息快速传输的问题……  

  保障旅参谋长凌辉告诉记者,信息化条件下的立体保障、多维保障、精确保障,改变了传统的保障方式和手段,取而代之的是保障三大流,即信息流、人员流、物资流的有效运作和融合,初步实现了“前沿存放型向定点投送型、数量规模型向速度效益型、被动补给型向主动配送型”的转变,成为战场实力提升的“倍增器”。  

  几年间,该旅已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组织指挥方法,一套完整的战备方案,一支素质过硬的保障队伍,一套科学组训的教材教案,研制成功一批配套的设施设备,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成果。“伴随保障”、“直达保障”、“垂直保障”、“蛙跳保障”、“接替保障”、“拦截支援保障”……一些教科书里原本没有的名词,经官兵们的探索,纷纷写进全军保障旅的战斗条令。  

  应急保障旅只有融入整体作战架构,成为体系攻防中的一个链条,昔日的“影子部队”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影子部队”筋强骨健  

  在探索中,该旅在演兵场上也曾出了不少“洋相”:整齐规划的“帐篷村”,迎风招展的彩旗,成了给敌人提供的靶子;海边搭设的帐篷,海风一吹就倒,更甭说隐蔽伪装自我防卫了;汽车营成了“消防队”,不时到生疏地域去拖拽“马失前蹄”的保障车辆;卫生营在颠簸的舰艇上模拟手术,却把手术用的一条小狗给“救”死了……  

  “平时训练都有这么多的漏洞,真要上了战场只有挨打的份儿,拿什么去保障部队?演练中稍遇点恶劣气候,就偃旗息鼓保安全。作为一支全新的应急保障单位,我们必须力戒这种漂浮的训练作风。”训练形势分析会上,分部政委、保障旅原政委蔡建华揭起自己的“伤疤”来毫不留情。近年来,全旅上下坚持盯着问题开展训练,并定期到山谷、海滨、训练基地等生疏地域,针对弱项“短板”演兵布阵,“一个脚印一个坑”地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针对未来联合作战对战役后勤保障力量提出的更高要求,他们把“对接训练”作为训练活动的重头戏,按照“保障与作战对接、科研与战场连接、战役与战术连接、军队与地方衔接”的要求,积极与驻军开展嵌入式训练。保障旅几十位旅团营连指挥员走进机场、军港、阵地等区域,了解道路交通、水文气象、人文社情等情况,主动登门与陆海空及二炮部队领导一起完善保障方案。每次部队演练,都可以看到该旅人员在“中军帐”内参加演习、联席指挥。  

  随着研究攻关的深入,该旅开设了海上医疗救护所,直接实施海上救治活动;展开集装箱输送、装载、航渡等33个海上保障课题研究;开展空中物资投送、伤员救治等课目训练;并与陆海空军、装甲兵、炮兵、航空兵等部队开展了30多次实兵联演,探索出10余种信息化条件下的新训法、新保障法。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能力提升落实到终端,保障旅领导的心里才踏实。保障输送地域的村庄、河流、桥梁等重要地物地貌,虽在地图上一目了然,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面目全非”。近两年,他们先后两次派出技术力量,对照地图逐一踩点勘察,累计行程3000多公里,不仅把保障区域内的环境变动情况搞清楚了,还对保障方案及时进行修订,对保障地域重新选址,对当地支前保障力量进行了摸底。  

  如此这般“鸡蛋里挑骨头”,全旅官兵把保障力建设细化成8个方面39个课题,专门解剖那些“发虚发毛点”,对问题逐一加以解决。  

  人是保障力的核心要素。为把强项练精、弱项练硬、单项练全,该旅还开展岗位练精兵活动,突出关键岗位专业技能训练,鼓励战士练“绝活”,引导各模块创“品牌”,培养“精英式”人才,把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培养成“能人”。这一活动坚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骨干,为保障力提升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16年时光漫长又短暂。官兵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留下的足迹、发展的轨迹,镌刻在前行的大道上——  

  “影子部队”成长感触  

  作为我军后勤部队的一支“轻骑兵”,该旅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横向比较,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仍有不小的差距。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进行“配送式”精确保障,平均每天处理10万多份各种物资申请单,只需1个小时就可以从前置保障区获得所需的零部件,创造了跨洋实施总量14亿吨英里的后勤保障奇迹。  

  但这支“影子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成长轨迹,也告诉我们:妄自菲薄是比差距更可怕的“致命伤”。同时,他们建设发展的历程,既有鲜明个性,也折射出普遍规律;既有经验教训,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运用好这些经验,对未来后勤保障能力建设不无裨益。  

  一是把打仗装进胸膛,后勤建设才找到了方向。“这素质,那素质,责任心是最基本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急保障旅的诞生,是被“逼”出来的。在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困境,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有“军人生来为战胜”的使命感,然后才是方向、目标和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后勤工作筹划中,既要立足现实保障需求,更要着眼未来作战需求,着力纠正重平时轻战时、重“形象工程”轻“战备工程”、重当家理财轻战时保障等问题,确保平时建设与战时需求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二是尊重官兵的创造精神,发挥官兵的智慧和才能。据统计,该旅近年来已取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44项,特别是“洞库轻轨机械化搬运系统”、“绳结式防陷网”等,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孕育于一线的课题,作者全部是各保障模块的骨干。事实证明:基层官兵工作在一线,是装备的具体操纵者,工作中的难题和作战准备中的“短板”,他们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往往能产生灵感和“火花”。这也启示我们:广大官兵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素,各级领导和机关应当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努力构建发挥官兵创造才能的实践平台,加快现代后勤建设步伐。  

  三是保障能力评估要有具体量化的“硬杠杠”。战争不是游戏,演习不是演戏。应急机动保障能力的高下,要打破“一厢情愿”、自我评判的虚拟情境。应急保障部队的出现,使后装保障与战斗全局更加紧密起来,以往摆摆道具、比划几下走过场,自我组织、自我打分的情形得到了杜绝。探究其根本,最核心的原因是——后勤不再是单独个体,保障效能有了铁一般的评判规则。这也在提醒我们:对保障力评估要走出以往定性考核、单项能力考核、静态考核居多的窠臼,后勤保障单位要主动搞好平时的对接训练,将自己纳入整体作战的链条之中,不仅要“先行”,还要做好“先战”、边战斗边保障的准备,使训练考核真正成为撬动战备训练水平再上新台阶的有力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