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委员提案 聚焦食物入口前安全隐患

作者:刘力源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09-07-09 09:26:18
摘要:李飞康等委员建议,通过RFID等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监控。RFID技术,即导读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识别迅速、标签不易损坏等优点,可以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全过程进行跟踪,可追溯到具体的动物个体或农场,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储存过程等中间环节,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来源清晰。
  食品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农田到餐桌”,纵横交错关系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与百姓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去年发生的“三鹿事件”给食品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极大关注,委员们针对食品安全的源头末节上书多件提案出谋划策,试图扫清食物入口前的安全隐患。 
     
源头  关键词:农用抗菌药物  ◆现状剖析 
     
  在我国,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保障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如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促进生长。但由于畜禽疾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畜禽养殖过程不科学、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欠缺,加上农村农科站人员不重视此类问题或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业知识相对欠缺,对滥用农用抗生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药物残留的认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农业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已相当严重。 
     
  尽管国内已制定“肉食品中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但至今未能得以有效实施,在控制农用抗生素使用和建立监控体系方面尤其存在不足,使药物残留问题在县乡村等基层单位愈加严重,已影响到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过度使用和滥用人类及畜禽类中抗菌药物,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及其适应性增强,使其或产生跨越物种屏障的能力,病原微生物由此很可能从动物传播到人类。 
     
  近年来,上海对农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散养户的不规范饲养行为,加大了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可能性,控制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迫在眉睫。 
     
◆委员开方  设立“门槛”,引导规范使用农用抗菌药物 
     
    刘艳等委员认为,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入手,加强农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农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必须予以限制和规范,制定农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应的管理标准;建立农用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系统和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标准体系,加快各级抗菌药物残留检验机构和技术队伍的建设,完善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监管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监控网络,定期进行药残及抗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力争将抗菌药物的残留危害降至最低。 
     
    对药物使用方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基层农科站、农技推广部门应与农药商家一起,主动为购买农用抗生素的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另一方面,生产厂家应提供通俗易懂的说明书,并在说明书上写明副作用;负责检验检疫的相关机构应当严格检测进入市场的农作物抗生素残留情况,建立准入机制,设立“门槛”标准,对于违规入市的产品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对高效低残留专用于农牧业抗生素研发资金及人力等的投入,避免对医用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出现。 
     
◆市农委  建立兽药安全使用记录,加强基层人员培训 
     
    今年七八两月,市农委将对全市兽药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规范兽药使用行为,完善饲养日志、疾病诊疗记录和兽药使用记录,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完善统一的兽药安全使用记录,同时编制《兽药饲料使用指南》下发各养殖场。 
     
    在此基础上,上海将针对养殖单位实行每年告知承诺,今年由兽药饲料监管部门与养殖单位签订承诺书,告知养殖者安全使用兽药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违法违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将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告知养殖户如何正确选择质量好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据悉今年将至少办两次优质产品宣传活动和技术讲座;开展兽医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的基层兽医队伍,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兽药,今年已计划分别对执业兽医和注册兽医师进行专业法规及技能培训。      
    在兽药制造企业方面,进一步规范兽药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将分别于上、下半年组织对兽药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重点清查企业的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物流环节  关键词:食品生产链追溯  ◆现状剖析 
     
    牛奶生产链追溯环节的薄弱,导致“三鹿事件”发生后企业无法快速而准确地界定差错产品的责任环节以及产品范围,针对性地召回差错产品,加剧了事件的恶化。为食品生产建立可追溯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然而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科技、环保、法制等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各级不同部门负责食品链不同环节的模式,而这种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管理模式又易造成职责不清、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等问题,食品一旦发生问题,不易形成“追溯”。 
     
◆委员开方  运用导读(RFID)技术对食品安全全程监控 
     
    李飞康等委员建议,通过RFID等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监控。RFID技术,即导读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识别迅速、标签不易损坏等优点,可以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全过程进行跟踪,可追溯到具体的动物个体或农场,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储存过程等中间环节,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来源清晰。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拟建世博食品物流RFID监控溯源系统 
     
    记者了解到,因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RFID技术在全市的食品监控中推行尚有难度,但有望为世博食品保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会同有关部门正抓紧制订世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拟在世博食品安全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在对供博食品进行监管过程中,还将运用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功能,动态监控入园各类食品的来源和流向。执法人员通过手持式办公终端移动设备,可现场追溯食品和原料来源,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根据市食品药监局的计划,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等初级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包装袋上将被要求佩戴RFID标签,这个标签犹如供博食物的身份证,将储存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消息,使产品包装和RFID标签随货物交易完整进入餐饮、零售或物流终端,以保证食品和原料能够追踪溯源。据悉,RFID技术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及有关标准也将在下一步实施方案的完善中得到印证。 
     
入口之前  关键词:食品安全末端监控  ◆现状剖析 
     
    市政协委员黄山明认为,尽管国内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机构和制度,但并没有建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难以有效地遏制食品领域中的不法行为。比如国家质检总局先后颁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等一系列文件,但这些法规都不能代替市场的随机检查和监督;目前虽然建立了立体性的食品安全体制,还有质监、工商、食监、消监(消费者监督)、医疗卫生等多层次的食品监督机制,但检查易流于形式,让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委员开方  设置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 
     
    黄山明委员认为,可在上海先行建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 
     
    他建议,在质监部门内专门设立针对食品安全的机构,该机构的督查人员主要为不坐班的食品安全“侦探”,其主要工作是上街随机抽查和食品化验,并及时将结果报质监部门。 
     
    同时,食品督查机构的食品安全检查对社会免费开放,鼓励人民群众加入督查。群众可以将认为有问题的食品拿到食品督查机构免费化验。对于查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向质监部门通报,并向媒体公布。 
     
    据黄山明介绍,在英国,消费者投诉是中国的四倍,政府大力支持近乎“苛刻”的消费者,使得假冒伪劣商品根本无法在市场露脸。因此他提议积极支持消费者打假,广泛利用消费者的监督资源,全面纳入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中。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动员社会力量,铺开监督网络 
     
    为了保证对餐桌、市场等食品安全“末端”的监督无疏漏,监管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建立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信息员队伍,发现问题,及时传报,迅速处置,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同时设立了市民投诉举报专线,推出了多种奖励制度,并保持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形成了对食品安全不法行为有报就查,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有力地遏制了食品安全不法行为的猖獗蔓延之势;此外,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市民食品安全自我防患和自觉参与意识。 
     
    除了动员社会力量,相关监管部门也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监督抽检能力。在监管的时间段上,力求减少监管人员下班,无证摊点人员上班的交错盲点,针对夏季夜排档市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了“夜鹰行动”,改变了以往夜排档放任自流的情况。再如,在市场抽检资源的安排上,注意加强监督性抽检的工作力度,强调针对性,多用飞行抽检形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表示,将积极向人大、市政府法制办等领导机关建议,尽快制定颁布地方性食品安全法规,在立法中充分考虑设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问题。 
     
    本版撰稿/刘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