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离散制造业:RFID大有可为

作者:谢杏 林敏锐 侯文君 廖文辉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日期:2009-06-19 08:34:17
摘要:随着RFID标签的国产化,成本已降到很低,实施RFID跟踪产品,已是提高离散制造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的有效之路。
  离散制造业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组织方式对企业类型的定义,典型的离散制造行业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既有按订单生产,也有按库存生产;既有批量生产,也有单件小批生产。由于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突破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因此采用RFID技术可以自动跟踪在制品(正在制造的产品,包括构件、半成品、产成品等)的实时分布状况,进行产品和在制品的身份认证和标志。将RFID和现有的MES、ERP、CRM和IDM等信息系统结合,建立起更为强大的供应信息链,对进料、WIP、包装、运输和仓储直到最后发送至供应链的下一环节,进行全方位和全程的可视化跟踪,使得在生产过程和存储运输过程中对在制品的跟踪以及成品的质量追溯更为清晰有据,有助于企业降低产品缺陷率,缩短产品制造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在制造领域,一些国际组织已提出了基于RFID的应用体系架构,如IBM、SAP、微软、QAD、SSA、思博等国际IT巨头已于2004年推出了RFID与ERP系统的集成方案,相关的测试和应用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总体而言,目前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正从供应链进入制造过程的核心。我国的离散型制造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服装、家具、五金、医疗设备、玩具等行业,其生产特点是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结构复杂,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非常灵活,临时插单现象多,零部件种类繁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很大程度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自动化主要用于单元级,例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因此,研究应用RFID技术,探索重组企业信息流,更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制造业现有资源优势,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的可行方案与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RFID技术的应用正从供应链进入制造过程的核心,通过在工厂车间层逐步采用RFID技术,制造商可以无缝且不间断地集成从RFID捕获的信息并链接到现有的、已验证和工业加强的控制系统基础结构,与配置RFID功能的供应链协调,不需要更新已有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制造信息系统(MIS)就可以发送准确、可靠的实时信息流,从而创造附加值,提高生产率和大幅度地节省投资。  

  在制造行业,无处不在的海量RFID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安全对RFID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RFID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通过应用中间件技术,构建企业基础信息平台,将使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更为深入和广泛。  

  随着RFID标签的国产化,成本已降到很低,实施RFID跟踪产品,已是提高离散制造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的有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