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惠州市出台推进深莞惠创新体系对接方案

作者:董智媛 诸惠芳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9-04-13 08:39:11
摘要:吸纳三市更多的企业加入产学研联盟,重点在数字电视、数字家庭、数字化制造装备、通讯设备、射频识别(RFID)技术、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中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方案亮点 

    ■共建共享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设计平台 

    ■惠州市组建优势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电子产业基础信息平台 

    ■深莞企业在惠设立研发机构,将享受政策和资金扶持 

    日前出台的《惠州市落实〈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深莞惠创新体系对接方案 (讨论稿)》(以下简称《方案》)透露,深莞惠将进一步整合三市科技资源,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平台,加强三市科技、人才、产业等发展规划对接。2012年前制定珠江口东岸创新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到2020年,深莞惠基本建立完善的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实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能源、环保、海洋等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圈。 

    异地企业研发平台拟予同城待遇  

    《方案》建议,围绕三市共性产业的发展,整合深莞惠科技力量,共建共享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设计平台。结合深莞的科技发展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组建我市优势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立电子产业的基础信息平台。 
    “鼓励企业在三市设立研发机构,探索实行异地企业研发平台同城待遇政策,如深圳、东莞的企业在惠州设立研发机构,我们将按本市企业研发机构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争取到2012年,对已建立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深莞企业转移到惠生产的,实现同等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到2020年,对已建立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深莞企业转移到惠生产的,实现同等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建立三市间开放共享科技数据库  

    《方案》提出,围绕三市重点发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各类科技期刊数据库、技术标准、专利、论文等科技数据库建设,建成具有深莞惠特色优势的相互开放、共享的科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2009年与深莞科技企业、项目、成果数据库对接;2012年,实现三市科技、专利、标准、论文、科技期刊等科技数据库对接共享。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寻在科技检测平台方面实现共享,充分合理使用三市科技力量,避免资源浪费。”该负责人说。《方案》建议,要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物资源体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物展厅和服务交流场所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专业技术服务体系;科学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理清资源,形成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实验室体系,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导致过度竞争。   

    支持校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  

    《方案》提出,通过深莞惠创新体系对接,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工作,使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到2012年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根据深莞惠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型能源等产业的共同发展需求,支持高校与三市企业联合建设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创新联盟。”该负责人介绍,吸纳三市更多的企业加入产学研联盟,重点在数字电视、数字家庭、数字化制造装备、通讯设备、射频识别(RFID)技术、互联网智能消费电子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中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此外,将建立部属高校科技成果到三市转化的协调机制,共同支持高校进入园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推进人才与其他要素有效结合  

    “希望通过三市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培养一批能真正胜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特别是电子信息、石化等重点产业急需的研发人才、科技经纪人及科研行政管理人才。”《方案》提出,选派我市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到深圳、东莞的对口业务部门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或者邀请深圳、东莞的科研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来我市对口业务部门进行指导和培训。定期开展创新人才合作洽谈会,签订相关协议书,为我市与深圳、东莞进一步加强科技与人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建立统一的人才教育、户籍、出入境、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人才在三市间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加强深莞惠专家学者、博士、海归人才的科技、学术交流,鼓励深圳、东莞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柔性流动的方式到惠州参与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产业培育和管理咨询。组织高级专家互访,推进高层次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