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陈国培:香港RFID研发与珠三角地区RFID应用

作者:陈国培 RFID世界网 贺琳整理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8-05-10 16:38:25
摘要: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感谢RFID世界网给我们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研发中心和我们中心最近成功推出有代表性的项目,下面20分钟的时间里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香港研发中心,然后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陈国培先生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感谢RFID世界网给我们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研发中心和我们中心最近成功推出有代表性的项目,下面20分钟的时间里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香港研发中心,然后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

     香港研发中心是特区政府的重点发展计划,目的是利用香港在应用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理想的营销环境、临近珠三角世界工厂的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内的科技服务枢纽。香港的优势是拥有世界级的专才一个与内地和世界各国建立紧密的研发合作关系,我们的研发能源都是从美国、欧洲回来的知名学者,当然特区政府在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也创造了有利的科研环境。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间当时香港也受到很多批评,就是说香港的研发可能没有把经费集中在香港具备的优势上面,后来特区政府就邀请到国际上知名的顾问公司,对香港未来的研发方向做了一些深入的调研,然后定出了6个重点的发展方向,有5个新的研发中心是在06年成立的,这5个中心包括汽车零部件、咨询及通讯技术,通讯技术就是集成电路和电子方面的研究,还有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的引发,还有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还有就是纺织及成衣,中药研究院01年就成立了,香港未来的科研经费除了大学自己本身每年定期的经费以外,所有的研发经费都在五个中心里面。

     香港正向着科技创新的方向迈进,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物流及供应链行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致力于提升香港物流及供应链工业的竞争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卓越的研发中心,05年政府拨了4.6亿,由三所大学筹组成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技术开发有三大领域,一个是射频识别硬件及系统,还有就是网络及基建技术,还有就是应用及决策支持技术。同时我们不光做研究,还提供现代化服务。

    在中心筹备里面,有读写器和标签方面分别有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城市大学承担,香港大学开创了中间件方面的项目,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些资产管理和RFID方面的解决方案。到去年在原有的项目基础上继续发展包括在底层分别由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研发的硬件方面在进一步有后续的研发,同时也增加了有关标签和读写器通信方面安全的研发,主要是针对第二代标签目前的安全保护方面不足够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情况下去提升信息的安全保护。06年我们有几个新的商业项目由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我们中心去完成,还有就是香港大学在零售方面的应用,08年刚提出来有三个项目:今年应该也有8个项目,大家将来可能会有兴趣的就是市场情报信息研究,待会我会详细介绍这一点,还有集装箱等技术。还有在4月16号在香港举行的“征求计划书”的简介会,方便企业和研发单位申请今年第二阶段的研发经费,申请的截止日期是6月6日。除了我们中心以外,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方面积极配合,我相信08年大概在10月份左右会有相类似的项目、经费。香港政府和广东省政府通过各种协调会把我们粤港方面的研发题目会尽可能相关,但不会重复。

    下面我选举了三个项目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其中一个就是由我们中心去进行研发的,就是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之前好几个演讲的嘉宾都提过,今天早上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交国科大家都在做信息平台,每个信息平台用的技术、走得思路可能都不太一样,当然这些平台是提供服务的,怎么能将这些平台达成互联互通,这是我们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做到的。当然这些项目面对一些很大的挑战,其中他们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当然也是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实现方法,同时也涉及不同的行业应用和业务流程,比如说有一些是基于架构方面,有一些平台是基于信息结构,也有一些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包括香港的贸易通,过去我们在RFID方面的研究大家会提到我们有硬件方面的研发、有软件方面的研发,当然大家也谈到具体内容,特别是编码,或者是编码的解释方法,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少的就是具体交换信息的标准,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了硬件、有了很好的标签读写器、也有一些非常出色的公共信息平台,好像今天好几位嘉宾介绍的信息平台,也有我们的生产厂家这样好的中间件,非常先进、好的东西,下一步我们很紧张了,包括刚刚曾主任提到,很多编码方面的研发,编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谈得比较少的就是具体报文交换的标准,这个东西没有搞好的话,服务平台之间也很难进行信息交换,另外不能光交换编码,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换,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报文的内容和它所表达的业务信息;另外一个就是业务流程,就是说不同的应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行业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业务流程,这都是我们系统里面需要做的,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项目都做完,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做。

    这个是RIG项目,希望把不同的平台绑定和联系起来,目标是开发一个物流平台的信息网观,建立在国地区以及广东和香港建的跨边界技术方面包括开发数据模型与关联、互联互通模型与过程,同时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方面的设备。提供跨物流平台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具体内容非常多,除了这些设计文档还有内部的接口等等,香港的项目除了你拿了钱你得干点活之外,做试点工作,包括培训,开研讨会,介绍你的成果,然后设立一个相网站,还有商业化计划。希望是一站式,我们希望这个都是具体能用,推广出去。

    基于RFID的互操作网关希望能够互联互通。

    下一个推荐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成志领导的小组,还有就是面向运气的系统开发,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科学的方法去评价RFID系统,上次的研讨会上介绍这个方面,当时有嘉宾问了一个问题,现在建RFID系统的时候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首先第一个就是当我们用一个读写器去读单一物品的时候很好,结果非常的准确,成功率可能是90%以上,当放进包装盒里面之后,变数多了一点,再弄一个大托盘出来,里面有几十个、几百个、上千个货品,成功率低。最惨的是每次都不一样,我刚刚说的面向运气的开发,大家都知道,技术的限制,目前的技术还不成熟,等今天成熟、明天不成熟怎么办?这才是难题,我们发现了什么?就是很多变量,这些变量都是影响因素,而且和识读成功率与武力位置相关,当然除了距离之外发现它在不同的环境,这样的东西没有反射、或者在实际环境里面都发现有很多不同的效果,但一般情况下是距离越远识读的准确率越低,这种情况下当然和它的功率、标签接受到的能量受到限制。当然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多天线、多标签。

    第二个就是组合测试,当我们实际去部署一个系统的时候,有很多变量,这些变量有很多方面,比如有不同数量的标签,刚刚你们看到那个图,标签遮挡会有一些影响,方向不一样,天线可能在不同的方向也会有影响,不同的发射信号强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频率,不同数字的RFID标签,每一种组合要改变十个等级变化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如果每一个变量需要0.5秒,这个东西要搞半年才能把所有的数据采集下来,现在当然有一些涉及好的产品,包括刚刚司马先生介绍的,他们的产品已经有的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智能的印刷,帮你计算一下,推荐你用某一些参数,但是这些东西只能在已经有的基础上做,比如说要研发一个新的应用,这种情况下必须靠这种具体的现场去做,去测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随场景而变。

    第四个就是随应用的需求而变,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进行基准测试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去拿一些参考数据,很多情况下我们还要知道具体应用是什么应用?比如说如果光是一个识别,那么我只要拿到唯一识别号就可以了,如果我需要找到它的距离位置就不一样,我不光要拿到信号,还要知道信号距离我多远,所以进行测试的时候还有需求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具体应用分析的问题。还有很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安全方面的基准测试,就是说我这个测试可能更多地是帮助信息安全方面的、影视方面的。另外性能仿真模型是什么意思?现在大量的射频方面的参数、方程式,都是从射频通信过来的,现在很多模型我们可以参考射频通信做出来的研发出来,它的方程式、公式不能搬过来就用,因为射频通信的规律比RFID大很多倍,往往这些公式根本不能套去用,你需要做很大的调整。还有就是我怎么采集数据,才能很准确地表达我进行测试的过程里面,充分知道我距离应用方案要测试什么东西。包括数据有错误的情况,相同模型的标签都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我们试过在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型号的标签,最后出来的结果可以相差非常远,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也是影响你具体是否识读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当然不同厂家、不同价格的东西,像刚刚的西门子的施小姐说到西门子的产品非常贵,但是质量非常高,同一批产品、同一个批号难说,这个行、那个可能不行。还有其他的一些不稳定因素,甚至于软件有问题,也需要我们测试去完成。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嘉宾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东西不用搞了,我们20年前已经全做了,你做的是浪费时间,我说测试东西不是由我们做,这是读写器开发的专门去做,我们也不是去检测成功率是否有多少,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无论你理论上怎么样,当你去到现场的时候,现场告诉你就是不行,我们这些东西就是帮你找出问题来,问题在哪里,而且从这么多的变量里面我们怎么通过一系列的模型和算法,用最快、最短的时间把问题找出来,然后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它。这是刚刚中科院曾主任提到识别基础设施的论坛,我们今年3月1日在刚科技大学成立,还有就是研究开发推广射频基准测试科学方法的应用,和推动射频识别基准测试实验室/组织之间的写作,创始成员有十多个,有中科院、产业联盟等等,当然包括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大学。

    未来测试方面的空间还挺多,我们还有很多方面还可以在测试的领域里面去进一步进行研究。

    最后想向大家介绍一下的就是市场情报信息研究,这个项目是希望推进物流行业研发并采用相关的技术,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通过物流和供应链行业的用户,技术提供商、科研单位、研发并采用相关的技术以增强行业的竞争力,通过由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用户、技术提供商、科研单位收集市场情报,制订长远研发方向,关注焦点与需求,制定相关的科研项目主题,紧密跟进全球,尤其是中国以及主要亚洲国家最新科技发展。整个研究有几个方面,第一我们有好几个合作伙伴,包括产业联盟,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大学。有一些合同的细节现在还没有正式签,我希望产业联盟能够成为我们的合作单位,真正开展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首先开展了行业问卷调查,这个问卷的调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调查的数量大概在8000—10000家,我们先通过随机的抽取专业的顾问公司,整个行业8万—10万家数量里面提取十分之一的进行问卷调查,从重我们听取具体的指导性信息之后,我们进行机构的实际采访,实际采访机构的数量在400家,然后通过实际采访再进一步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通过网上的线索最终形成一个报告。

    整个涵盖范围刚刚也提到了,首先有8000—10000个问卷调查,我们提取了指导性信息之后,进行了400家的采访,400家的分配是这样的,有25家是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发机构等等,75家是技术提供商,包括今天早上来的都是我们目标访问的机构之一。有300家是行业用户,这300家行业用户分配包括150家是物流行业典型有代表性的机构,包括空运公司、海运公司、货运、港口、铁路、快递、仓库、配送、协会等等,剩下来的150是具体用户,包括了生产制造行业、零售行业、贸易公司等等,通过400家的具体探访,最后形成的报告里面包括三个重点、深入的调研报告,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比如读写器和标签供应链的体系是一个。

    最后交付的内容或者说成果八份市场研究报告,通过8000—10000问卷调查与400机构访问,里面包含了行业所面对的问题与需求,技术提供商能力与技术比较,全球尤其是中国的政策、标准、应用的信息,最后就是编辑新闻专栏以及突出热门技术或行业关注问题。还有三份深入调研报告,建立一个相关知识网站每半年提交包含合作伙伴资料科研项目建议,还有召开香港或者内地的研讨会。

    我们研发中心现在是欢迎国内的机构包括个人成为我们中心的会员,都是免费的,都可以通过网上注册,合作方面有三种方式,有合约的,有技术平台的,还有研发合同的。我们的会员很多,现在差不多有400多。

    平台研发是开放给大学、科研机构、贸易和行业协会,企业界可以找非盈利性的机构合作,比如投入10%,中心配套90%的资金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我们中心所有,也就是说归特区政府所有。

    第二种情况是协同研发,是开放给私人机构,企业与科研单位投放不少于30%,中心配套其余资金,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项目是100万,企业只要拿出30万就可以申请经费,企业投入达到51%时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申请者所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鼓励企业去参与这件事情,将来的成果归企业,政府给的钱白给了。

    合约研发是你给钱,科研单位做研发,它必须要和香港的一个机构合作,这是因为不是我们机构有提示,绝对不是,主要是因为一国两制,因为香港的钱不能直接投到国内的企业,但是它可以投放在你们和香港的合作方,之后钱怎么分配,你们自己去协商去,我们欢迎国内有实力的机构共同参与,把研发做好做大。我们国内的合作和香港的合作伙伴非常多,国内太多我不能多写,我就写一个、两个,香港有十多家,海外还有不少,我们公司简单来说,在这个图的右面就是六家,这个图的左面就是搞研究的,我们中心就是把做研发的和最后研发成果的使用者联系起来,建立RFID的社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