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泛在网络化虚为实 行业应用星火燎原?

作者:姚春鸽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日期:2008-11-24 09:16:42
摘要:现在,日本和韩国作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风向标,在手机二维码应用发展成熟之后,都已经把工作重心转向了RFID技术,并将其作为U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摸索,人类无所不在梦想的实现之路终于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技术层面,越来越多的相关标准已经或是正在酝酿出台,关键的标签技术有了重点的发展方向,关于U网络架构的辩论也越辩越明;在应用层面,无所不在相关战略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具体的服务也开始从更重生活辅助业务的大众市场拓展至提升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更多行业应用,此外,U服务的新特性也促使电信业越来越敞开怀抱,迎接新的开放型业务模式。 

  U网络社会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尽管从提出到现在只有寥寥数年,但U网络已经走出了“梦想国”的阶段。而今,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并头突破,U网络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技术支持落到实处 

  如果说,应用是U时代的“灵魂”;那么,网络就是U时代的“实体”,从而为无所不在应用的实现提供硬件基础。从这个意义出发,U时代所展现的未来信息社会的概貌,其在现实中一笔一笔的“描绘”,都是通过网络、技术、标准这些具体领域的进步来实现的。现在,这项“描绘”工程已经启动,各个层面的进步正在务实推进U时代的到来。 

标准突破:从框架到细节 

  标准,对于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而言,都有着推动和保驾护航的必要作用;标准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整个产业的进展。对于U网络而言,以I-TU为代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把U网络的标准化从概念框架的描述推向实施细节的制订层面。至此,U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折:契合应用发展的步伐,进入了更加务实、更加具体化的新时期。 

  U网络概念框架的确立,是U网络标准化取得的第一项重要成果。ITU在2007年给出了U网络的三层含义,从整体上描绘了U网络的概貌。首先,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标签或传感器节点彼此连接,来自现实世界的任何信息都能够连接到全球网络中并被共享;其次,各种传感器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事物本身的信息,而且能够探测、存储、处理乃至整合各种与事物相关的位置、环境等信息,从而向全球网络提供各种关联信息;最后,通过构建起一个面向用户的网络,令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通过该网络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对实施细节的研究和制订,使U网络标准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是其进入务实推进新阶段的标志。在2008年5月召开的ITUNGN创新大会上,具体到标识管理(idM)这一极为细节性的内容,成为ITU-TNGNR2多项主要新增要求中最为闪亮的一项。R2不仅对idM的标识构成、能力、应用和互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而且基于标签识别的应用和业务需求标准草案也在本次会议上达成一致,成为R2计划涵盖的主要业务和应用之一。 

技术选择:从二维码到RFID 

  标签是U网络中最基本的信息工具,基于标签技术的电信类应用将是U网络中的主流应用。因此,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而言,标签技术是其在U时代尤其需要掌控的关键技术。选择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标签技术,对于产业的发展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大规模应用的二维码,扮演了先锋的角色,让人们对于无所不在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从长远来看,RFID则是U时代标签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基于RFID的电信类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浪潮,而这将加速U时代的到来。 

  凭借着无线化、可批量读取、信息容量高等一系列技术优势,伴随着制约规模应用的价格问题的逐步解决,对于二维码有着替代作用的RFID,在U网络的发展进程中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日本和韩国作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风向标,在手机二维码应用发展成熟之后,都已经把工作重心转向了RFID技术,并将其作为U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日本从国家层面推动了基于RFID技术的先进应用,不仅无所不在网络论坛成立了RFID先进应用研究组,而且日本内部通信部也启动了RFID研究开发工作,以进一步加强组网功能和实现RFID在U网络中的先进应用。事实上,基于RFID技术实现的Felica手机钱包,已经在日本广泛应用,并正在向全球拓展。 

网络构建:从加法到融合 

  网络整体架构的合理性,决定了提供无所不在应用的效率。全球信息通信业对于U网络的架构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探讨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之前,无所不在应用的提供,是基于局部的、零散的异构网络之间的“加法”;现在,伴随着NGN对于无所不在网络支持能力的引入,基于宏观层面的融合浮出水面:以NGN为公共通信平台,其他异构网络融合于其中而成为U网络的各个子网。这一网络构建策略的出现,为U网络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融合,是传感器网络等各种异构网络与NGN这一基础通信网络的融合。这一得到业界普遍认可的U网络架构,开始集结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着U网络从理想走向现实。例如,ITU认为,U网络在物理构成上是一个综合体,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架构于基础性的网络——NGN之上。韩国ETRI也给出了有着相同理念的U网络基本构造,即各种传感器网络在最靠近用户的地方组成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用户在此环境中使用各种服务,NGN在其中则作为核心的处理平台为U网络提供支持。 

应用局面逐步打开 

  没有应用,无以成泛在。如果说在无所不在概念提出的最初几年,U网络仍然是一个乌托邦似的梦想的话,那么,经过数年的构想和积淀,U业务的应用局面正在逐步打开。而今,在日韩等U应用开展较快的国家,这类应用正在大众生活和各个行业中逐渐普及开来。一个信息社会的影像也隐约清晰起来。 

服务规划:从构思到实施 

  放眼当前,许多国家的U战略在服务层面都已经从构思步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此外,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也正在积极制订相关的应用发展战略,力图尽早培育一个无所不在的业务发展环境。 

  目前看来,除了韩国和日本两个最早提出U战略的国家在相关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外,越来越多的U类应用开始出现在其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ITU提供的数据,目前新加坡在此类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该国发展的不停车收费智能交通系统已经具备了U应用的特性。此外,新加坡已经在许多建筑工地上启用了远程监控系统,除可不间断监控工程进展外,还能及时感知工程隐患并即时报警。甚至在通信业发达程度不甚高的印度,已有奶牛场因为在奶牛饲养中应用了RFID技术,从而使牛奶产量提高了20%。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试验RFID等U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对U时代的新型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U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U应用已经告别了空想阶段,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用领域:从局部到全面 

  在日本和韩国的U战略的描述中,U网络都具备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即能令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网络。也正是因为U网的这一特性,U业务在开展初期通常是由面向大众的娱乐以及生活辅助类应用展开。不过,随着U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改善,行业市场也开始成为U业务的重要领域。 

  日本的NTT DoCoMo是移动业务的经营高手。该公司数年前公布了一项中期业务发展计划,其中除移动拍卖、音乐、搜索广告、移动支付等面向大众的消费类业务外,该公司还将涉及企业客户的各类U应用作为此后发展的重点。迄今,DoCoMo也已经在日本的强势产业家电和汽车行业中同企业进行了颇具创新力的尝试。据日本总务省课长阪本泰男称,日本的先进企业多数已经开始利用U网络工具。而根据报告显示,这些企业的商品生产线效率提高了10%,交货期缩短了一半。如此强大的助推作用正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启用泛在应用。 

  韩国也实现了类似的发展。韩国是全球首个提出U战略的国家。配合u-Korea推出的u-Home是韩国的u-IT839八大创新服务之一。这种智能家庭的最终目的是,让韩国民众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并能在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与互动多媒体服务。据韩国相关官员介绍,由于建筑行业启动了U应用的计划,近年来韩国新建的民宅基本都具有u-Home功能。 

业务特性:从封闭到开放 
 
  电信业目前正在经历一场业务创新革命,定制化需求使得产业链各方尤其是终端客户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封闭创新到开放创新正被越来越多的传统运营商所采纳。在U时代,通信主体将极大地扩张,物物通信也被认为是一个即将出现的通信盛景,充分的信息交换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面向U时代的多样化服务以及通信需求,一场注重开放创新的模式转型也在逐步开展。 

  有观点认为,相比于E阶段,U时代基础设施更注重构建物联网以及不同网络的融合。运营商要同以往的平台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合作,更要面对因无所不在特性产生的客户生态小圈子。尤其是在行业应用方面,通信主体由以往的人改变为产品甚至是产品部件,运营商必然要将业务深入到行业的供应链中。这就要求运营商同行业小生态圈形成充分互动,准确把握其服务需求。 

  事实上,这种新的模式并没有大范围展开,但由于物联通信特点而引起的这种革新已经露出了苗头。同时,U的独特性也使得传统行业应用的界限更加开放,使得行业应用从以往多局限于内部流程信息化的应用扩展到行业外部,进而形成了一个同时具备行业特性和公众消费特性的新应用形态。比如,目前在汽车制造、消费品、零售等同物流相关的行业,U应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