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家坐镇智能识别24小时 无缝隙监控奥运食品安全

作者:市场报
日期:2007-08-22 08:56:09
摘要:为确保奥运食品的安全,北京市正在全力打造一张严密的食品监控网。近日,《市场报》记者就奥运食品安全问题采访了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唐云华。
    建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唐云华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从食品安全标准、监控系统建设、可追溯系统建设、检测体系构建,以及奥运食品赛前监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开展奥运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及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首先,制定了奥运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确定了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等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技术规范。 

    其次,制定并实施了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方案。对奥运供应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的基本情况,供应品种和供应能力进行了备案。并从生产环境、加工工艺、操作流程、食品的理化、卫生、微生物指标等方面,对企业从生产源头、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到供货全过程,形成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数据库,并对监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奥运食品的安全追溯信息进行归集、查询、分析、评估、跟踪、预警。运用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加密通信等功能,结合对运输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实现从生产基地经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 

    食品安全能否万无一失 

    奥运会期间,奥运食谱保持7天“脸谱”每天都新鲜。据了解,奥运村供应量已经估算出来:大概要7.5万升牛奶,330吨水果蔬菜,82吨海产品,750升番茄酱,300万份饮料,还有21吨奶酪,131吨肉类等。如此大量的食品供应,食品安全问题自然十分引人注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部分境外媒体故意夸大和恶意炒作下,中国的食品安全似乎风声鹤唳。事实上,中国在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能经受得住任何挑剔眼光的检验—— 

    “好运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将首先在奥运食品供应商、赞助商、定点供应基地和企业以及物流配送中心,为奥运养殖基地畜禽产品佩戴耳标、脚标等。应用IC卡、RFID等技术,实现对畜禽产品养殖、收购、屠宰、分割、运输、销售等信息的全程追溯;并运用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加密通信等功能,结合对运输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和温度、湿度自动记录装置,实现从生产基地经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 

    为确保北京奥运的食品安全,有关方面已采取3项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完善的奥运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确定十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的技术规范,制定一系列奥运食品的安全包装、储运和标准的适用原则。 

    专家委员会把关食品安全 

    《2008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出台、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立,均为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上了“保险”。另外,北京市已启动“绿色食品与良种工程”,在建设6个工厂化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建成0.33至0.66万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无公害蔬菜上市总产量达到3亿至5亿公斤,以保障奥运食品安全。据介绍,仅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晚上的鸭子就大概需要2.3万只,现在绿色鸭子的基地确定在顺义。除了在源头上确保安全外,食品流通过程也受到严格监控。当运动员在奥运村选取某种食物时,他(她)胸前的就餐胸卡就会自动将这种食物读入,如果发现有问题,从发现到人员出动,进行检测,确定结果,再通知经营者、生产者将食品下架,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 

    在奥运场馆、涉外宾馆、运动员住宿地点附近的摊点,更是有关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北京市将加强对比赛场馆、签约饭店周边及交通沿线食品安全工作的整顿和规范,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销售食品的流动摊点。